中国人的一天第3130期:烈士弟弟倾尽家产返乡报恩

中国人的一天 腾讯 229℃ 评论

乡亲们也想致富,但都穷怕了,怕担风险,不敢贷款搞建设。任维成就自掏腰包200多万,又贷了200多万。

中国人的一天第3130期:烈士弟弟倾尽家产返乡报恩

2016年后半年,大棚里开始改产反季水果,搞采摘园,他又看到了希望。采摘园里有草莓、火龙果等热门水果,每到节假日,总能吸引不少游客前来采摘。村民的收入一下子就提高了。图为来采摘的游客。

中国人的一天第3130期:烈士弟弟倾尽家产返乡报恩

林立的大棚寄托着他的希望。他每天都要巡查一遍,看看哪里的塑料布破了,看看棚子里的温度、湿度是否正常。

中国人的一天第3130期:烈士弟弟倾尽家产返乡报恩

在大棚里连续种了两年西红柿,可致富效果并不理想。2015年是任维成最低谷的时候,一度想要毁掉大棚。“我自己的钱都花光了,乡亲们也没有受益,那时候真的特别灰心,真想放弃了。”

中国人的一天第3130期:烈士弟弟倾尽家产返乡报恩

大棚里的火龙果采用篱架式栽培,对土质、温度、湿度、光照都有要求。任维成跟着请来的技术员学会了全套种植技术,“不能当甩手掌柜,否则会吃大亏。”

中国人的一天第3130期:烈士弟弟倾尽家产返乡报恩

乡亲们也想致富,但都穷怕了,怕担风险,不敢贷款搞建设。任维成就自掏腰包200多万,又贷了200多万。平整土地,兴修水利,组织养殖、种植合作社,又建了温室大棚15座、拱棚40座。看到村里交通不便,他又修了田间小路和桥梁。

中国人的一天第3130期:烈士弟弟倾尽家产返乡报恩

“要想富,先修路。村里沟沟峁峁多,出去干农活,很多时间都耗在了路上。”几年来,任维成在县里的支持下修了2座桥、7个涵洞、6公里田间道路。

中国人的一天第3130期:烈士弟弟倾尽家产返乡报恩

多年来,旋余沟村的村民主要靠种玉米为生,人多地薄,陷入贫困。全村375人,其中216人都是贫困人口,是典型的贫困村。

中国人的一天第3130期:烈士弟弟倾尽家产返乡报恩

“我能有今天,全靠乡亲们的帮扶。”1970年,任维成在乡亲们的推荐下参加工作,当过国家干部,企业改制后还做过生意,2012年退休时,他已小有成就。看到乡亲们仍未脱贫,任维成决定回乡报恩,想办法帮他们致富。

中国人的一天第3130期:烈士弟弟倾尽家产返乡报恩

任维成说,“我的根在这儿,我要用我的余生,把全村的沟沟坎坎全部绿化,把贫穷落后的旋余沟变成富裕沟。”

中国人的一天第3130期:烈士弟弟倾尽家产返乡报恩

“大哥的尸骨一直没有找到,只有一座空墓。”这是他多年的遗憾。“但如果哥哥九泉之下看到我们家乡的变化,他也会高兴的。”任维成遇到难处的时候,经常蹲在大哥任维德的空坟前,拔拔杂草,静一静,“为了革命,他把命都搭进去了。比较起来,我这点困难不算啥,挺一挺也就过去了。”

中国人的一天第3130期:烈士弟弟倾尽家产返乡报恩

任维成还张罗起了养殖合作社,放牧和饲料育肥结合,300多头牛肥肥壮壮的。社里的20户贫困户每年可以享受分红。“现在人们越来越讲究健康,牛粪是上好的农家肥,搞绿色种植可离不了哩。”任维成说。

中国人的一天第3130期:烈士弟弟倾尽家产返乡报恩

“等我投资的梨园、葡萄园有收益后,我会把它们无偿送给村民们。到时候,我们村人均收入上到2万元就不成问题了。”2017年,旋余沟村在任维成的带领下已经整村脱贫。

中国人的一天第3130期:烈士弟弟倾尽家产返乡报恩

1947年,任维成的大哥跟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壮烈牺牲。任维成出生时,父亲已经56岁。从他记事起,父亲就没有劳动能力。全靠国家给的烈士遗属抚恤金和村里分的粮食生活。家里老的老,小的小,打水用水成了问题。“全村18岁至60岁的男村民就每天轮流打水送到我家。”他说,“我是吃乡亲们的粮,喝乡亲们的水长大的。”

中国人的一天第3130期:烈士弟弟倾尽家产返乡报恩

65岁的任维成退休后本可以安享晚年,但他选择回到山西省榆社县旋余沟村当起了第一书记。全村375口人,其中216口是贫困户,他就自掏腰包200多万,又贷了200多万,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很多人不理解他,说他是“放着自在不自在,维成揽下三四百(人)”。他却说,“我是回来报恩的。”(摄影&视频/觅晋工作室 编辑汪晓为《中国人的一天》第3130期)

文章来源腾讯新闻,建议下载腾讯手机新闻客户端浏览

转载请注明:微图摘 » 中国人的一天第3130期:烈士弟弟倾尽家产返乡报恩

喜欢 (0)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