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要当老板,赚大钱之前得先吐多少?」
图片:《破产姐妹》有哪些成本是老板们开公司前未曾预见到的?
做一个合集并加上自己的体会,算是精华帖,方便大家阅读。
开公司当老板,基本每个人心中或多或少心中有本账:哪些钱需要花出去。但是仍有不少成本常常被新出马的老板忽略,根据该问题下的各个答案总结如下(方法论参考 眼看着自己所在行业日渐衰退是怎样一种体验? - 何明科的回答,考虑到数据不多,就不使用爬虫和统计工具),并加入自己的部分思考。
一、显性成本
该问题下面的答案大部分都属于显性成本。所谓显性成本基本为可以直接用会计数字计算和体现出来,所以这种钱相对来说往往是小钱。现总结如下。
HR 费用,包括:
- 招聘费用:各种猎头费、服务端口费及创始人付出的时间
- 应对离职:人员不稳定导致时常性的外包填坑、新人培训
- 国家强制的福利:五险一金(绝对超过大多数的想象和正常逻辑)、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 企业自主的福利:聚餐、下午茶、生日福利、停车费、磨洋工加班而来的加班外卖
- 人员效率:办公室政治、员工的特殊情况(怀孕、工伤或者团建受伤、遇到各类生活难题)、不断更替核心团队
财务费用,包括:
- 税:发票、晚交社保罚款、增值税发票(一开跨月不可作废必须交税)
- 做账费用(聘请外部的财务人员)
- 坏账或者账期
市场费,包括:
- 公关费用:各种打点及节日送礼、企业形象支出(比如:做包做 T-Shirt)
- 政府公关费用(这个不好细说)
办公费用,包括:
- 固话费(没有座机像骗子企业)、宽带费
- 房租水电及打点物业
- 房租违约:业务的迅速发展总是需要提前换更大的办公室
不可抗力,包括:
- 各种灾害造成的损失,答案中提到了火灾、水灾等等
二、隐性成本
其实最大的成本还是来自于隐性成本。所谓隐性成本往往不能直接用会计数字计算和体现出来,这些成本对于创业企业来说却常常是致命或者根本性的。
现总结如下。
- 机会成本。找错方向或者资源配置失误,损失时间损失机会
- 创始人的生理、心理及现金健康。有句话叫做“不下牌桌”,只要创始人雄心还在而且还有钱继续,就迟早有机会。但是有些创始人在短期内迅速消耗身体或者现金,迅速下牌桌,而没有等到机会出现的时刻。
- 找错人
就“找错人”多说几句。首先,最怕找错合伙人。如果合伙人之间没有基本的能力及人品信任,或者没有共同的愿景及价值观,哪怕是没有互相包容的氛围,公司必然陷入在方向上或者在用人上等各个方面的纠结、撕逼到争执,最后企业只能以一方出走或者彻底瓦解为终结。浪费的是时间和精力,损失的是士气和机会。这也是为什么投资人对于初创公司的团队构成特别在乎的原因,尤其担忧那些临时组建的团队(在创业的热潮中,确实有不少团队是在某个峰会上相遇,然后看对眼而组建的团队)。那些“一起扛过枪”而经历时间和事件考验的团队,往往才更容易走得远,所谓的各态历经。
其次,找错投资人也很受伤。许多初创团队对于投融资并不了解,为了解决启动资金的问题,往往对于钱过于渴求或者单纯地因为地域或见识限制只知道某些所谓的大品牌,最终仓促拿下某些投资人的"要命钱"。(具体怎么防范这些坑爹的条款,请移步 用数据化的方式解析投资条款,这个系列用数据的方式阐述投资协议中的各个条款)然而,在股权分配和公司治理上一旦埋下结构性的隐患,爆发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其破坏力可轻易摧毁一个哪怕是运营良好的公司。例如,某天使投资人常常投资占到 40-50% 以上,创始团队对于此结构一开始并无太多概念。但是随着公司的运营,创始团队逐渐沦为打工者的角色。如果公司运营不好,方向经常被天使投资人换来换去,稍不满意从公司到团队,就被随意卖掉;如果公司运营很好,创始团队心里也会失衡(公司全是我做的,为什么你拿这么多),天使投资人也往往会因为急于变现,很轻易地就以当时认为的一个高价卖掉(但其实,这些公司卖掉后的第一年产生的利润,就比整个估值要高)。
最后,找错核心员工同样糟心。上面显性成本的章节已经提到了各种人员的问题,比如:离职造成需要用外包来填坑,公司政治或者员工生活难题影响团队在工作的发挥,反复离职及反复招聘带来的成本等等。但是这些都是小巫,而大巫是在某些核心岗位找到错误的员工。一方面,核心员工能力不够可能造成执行力低下,方向再好而没有实施,又能如何。另一方面,如果核心员工的人品或者合作精神有问题,可能出现“狭天子以令诸侯”的局面,在版权及核心代码等公司重要资产方面形成致命漏洞,这些对于企业来说都是万劫不复的。而且往往是“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如果核心员工有问题,往往会引来或者自然筛选剩下有同样特质的员工,会将破坏作用放大。所以即使弄走出问题的核心员工,剩下的员工也容易有类似的问题,除非彻底洗牌。
更多文章及分享请关注我的专栏,数据冰山
转载请注明:微图摘 » 「你好,我要当老板,赚大钱之前得先吐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