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南风媒体人
出品:“理中客”工作室
今天你偶遇了吗?
念念不忘,必有偶遇!
世间所有相遇,都不过是偶遇。
你若安好,便能偶遇。
偶遇你火了,你妈妈知道吗?
……
最近几日,“偶遇”正病毒式传播。
偶遇,应该没几个人不懂其意,不就是偶然相遇吗?这当然没错,可又有些想当然,不如用小学老师教的方法,查资料确认一下。
我们先说说“遇”。《礼记·曲礼》有言:诸侯未及期相见曰遇;《公羊传》有记:夏,公及宋公遇于清,遇者何?不期也;《谷梁传》亦有写:不期而会曰遇。按我们现有的理解,遇就是逢、见的意思,但细究上述古文典籍的解释,我们还忽略了“不期”二字,即在古代,“遇”字已包含了“不期而遇”的意思。何为不期?这里便可引出“偶”了,偶然,非约定便是不期。
从上面的“说文解字”,我们可以发现,“遇”字本来就有“偶遇”的意思了,为什么还要加“偶”或“不期”呢?从语码构成上看,可认为其是强调,但为什么要强调“偶”这层意思呢?
我们可以读这样一段对话:
——老婆,我今天遇到前女友了!
——哼……
——你别误会,我们只是偶遇。
看出来了么,加上“偶”是对怀疑的解释,强调事先并未约定。也就是说,从“遇”到“偶遇”的变化,实际上是说话者遭遇了怀疑,或者自以为会遭遇怀疑,提前把这“偶”给强调一下,心虚着呢。汉字博大精深,个中微妙心理值得细细品味。
这些分析,你可觉得与下面的内容无关,也可觉得有些关系。在正式讲述“偶遇”近期火起来的事前,我们再补充一段古文,与“偶”相关,出自《聊斋志异·促织》——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过此已忘;而奉行者即为定例。好像扯远了点,不过我跟这段话也是“偶遇”啊。
回到正题,近期的“偶遇”火爆始于习大大吃庆丰包子的那天,微博网友@四海微传播发布消息:“亲们,我没看错吧?!习大大来庆丰吃包子啦!果断上图。”这里没“偶遇”二字,但“我没看错吧?!”把那种意味展现得淋漓尽致。此后,人们便不断设想,赶紧去吃包子,说不定就与习大大“偶遇”了。
2013年12月30日,“偶遇”正式进入舆论话语体系,郑州电视台记者采访“偶遇”市委书记吴天君,为描述生动,使用了“忽然发现”、“非常熟悉”、“仔细一看”、“正是”等词汇。
2013年1月1日,“偶遇”的神奇再次发生。法制晚报记者扫街“偶遇”公安部副部长傅政华配枪巡逻。其描述更加生动,“新年第一天!夜班兄弟们王府井扫街,正要撤,发现迎面配枪巡逻的像是公安局长,上前一问果然是傅政华局长,他说新年为保安全特意出来巡逻,接下来还要去金水桥,见我们要合影傅局很随和接受,并说‘不要着急’。”
这可不是“偶遇”第一次火呀,此前媒体已曝出多起“偶遇”官员事件:
2013年4月,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在十堰站赶火车,被湖北媒体“偶遇”,并全程直播;
2012年6月1日,一位网友“偶遇”当时的芜湖市副市长詹云超送女儿上学;
2011年大河网网友“偶遇”郑州代市长吴天君(与上文的书记为同一人)赤脚排涝,赞其为“最美身影”;
……
但这些“偶遇”出来后,调侃、质疑的声音高过了赞叹,人们似乎习惯性发问:这是作秀吧?官员所谓的“亲民”难让人相信,不得不说是公共信任危机。
这当然不能埋怨人们,毕竟日常里官员刻意安排的事件太多,新闻美化的东西太多,人们早就麻木了。更何况,每次“偶遇”都是官员在做好事,咋没“偶遇”过坏事呢?这次其实是习大大引发的“偶遇”风潮,上行下效,官员的自发性和诚意也都存疑。难怪人民日报也跟着疾呼,“偶遇”不偶,官员真正走近底层生活,方能挽回信任。
反思的当然不仅仅是官员,习惯了帮忙作秀的媒体又何尝不该反思?偶遇官员有必要大势宣扬吗?偶遇官员做好事会报道,若是负面的“偶遇”会不会也报?记者偶遇官员后,为什么不是想着专业采访,追问一些民生问题,而是拍照留念?
世事纷繁,有些问题终究只能点到即止。幸好“偶遇”一词本身足够美丽,充满想象和希望,不如在徐志摩的诗中重新找寻其身影吧: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映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需欢喜——
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汇时互放的光芒。
转载请注明:微图摘 » 【真话讲堂】偶和遇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