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向南,这是一部中国人的血泪史,也是一部中国人在异乡的成长史。中国人为何离开故土“下南洋”?在漫长的漂泊旅程中经历了怎样的艰难险阻?
当年贩卖“猪仔”的情景
20世纪40年代马来西亚华人政党马华工会的会员证
南洋的地理概念约在明朝形成,主要是指包括当今东盟十国在内的广大区域。广义的南洋还包含当今的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附近的太平洋诸岛。面对凶险叵测的海洋,下南洋本身就是拿性命相赌的旅程。早在唐宋时期,中国海商就到了东南亚沿海地区进行贸易往来。15 世纪初,爪哇、苏门答腊等地就出现了华人聚居区。
“若要富,须往猫里务”,这是明中叶福建漳泉地区流传着的谚语,一个“富”字,诱惑着一批又一批的商民前往“猫里务”( 注:古国名,在今菲律宾群岛)进行贸易和移民。1567年,福建漳州月港正式开放,前往菲律宾经商的商民更是络绎不绝。1571年,西班牙占领菲律宾,开辟了一条经由马尼拉通往拉丁美洲的太平洋航线,形成了拉美、马尼拉和闽粤地区间的三角贸易关系。菲律宾的消费品完全依赖中国商人远渡重洋来供应,西班牙殖民当局也积极招揽华侨前来贸易,来菲律宾的华人急剧增加。仅吕宋岛马尼拉的“八连”一地就聚居着数万华人。因大量购买中国商品,造成当地白银大量外流,也造成了殖民者对华侨的不满和愤怒。仅1603年至1762年的一百多年时间中,菲律宾华人遭到了五次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死难人数高达五万多人。
明朝中后期,政府多次发布禁令限制出海,但由于海外贸易的兴盛,前往东南亚的人依然有增无减。鸦片战争前,下南洋经商谋生的华人达到 150 万,他们在经历了远洋的风雨后在异国他乡经营着自己的生活,不少华人为了谋生而饱受折磨。19 世纪 60 年代至 20 世纪初,出现以华人劳工为主体的海外移民潮。西方国家在我国东南沿海招至东南亚的“契约华工”约 200 万人。“契约华工”又叫“卖猪仔”,受到的待遇几乎与奴隶无异,饱受“猪仔头”与“猪仔馆”的虐待。华工们被封禁在船舱内,条件恶劣,死亡率极高,贩运华工的船只被称为“移动地狱”。惨状一直延续到 1912 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禁止贩运“猪仔”与保护华侨的法令,苦力贸易的华工“下南洋”终告一段落。这一时期,部分华人以自由劳工的身份前往东南亚从事商业、手工业与农业活动,开辟他们人生的新天地。
20 世纪初到 20 世纪 50 年代初,东南亚在殖民国扶持下,铁路、航运、金融、制造等新产业得到空前发展,对于熟练劳工的需求进一步加大。仅 1922 年至 1939 年间,从厦门等港口出洋的移民就超过 500 万。日军侵入东南亚后,打压华人社会,大量华人回迁国内。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迁往东南亚的华人大幅减少。如今,中国人的脚步已经遍及全世界。而海外华人中最大的一个群体,就是东南亚华人。
参考资料:
1、 下南洋
2、 晚清海外移民的心酸历程
微思考:为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迁往东南亚的华人大幅减少?
转载请注明:微图摘 » 微历史:华人跨洋冒险下南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