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台湾食品屡出问题?

真话 网易新媒体 184℃ 评论

  2013年对台湾的食品安全来说绝对是多灾多难的一年,出现问题的食品种类和影响范围都远甚于2011年的塑化剂风波。问题食品名单上有一连串的名字——掺假油、伪台湾米、香精面包、甲苯餐盒、毒淀粉,而最新出现的是含重金属方便面,统一、康师傅等广受内地消费者欢迎的品牌也纷纷中枪。这些问题食品严重打击了台湾人的消费信心,而海峡这边,许多人想知道那个在陆客心中民风淳朴、温良恭俭的台湾到底怎么了?

  “毒油”引发的方便面恐慌

  上月底台湾媒体《今周刊》将方便面油包送检,测出含铅、砷、铜等重金属,其中深受内地消费者欢迎的品牌康师傅香辣牛肉汤面、韩国辛拉面、统一老坛酸菜牛肉面也出现在名单上。但是,其中统一老坛酸菜面酱包的含铜及铅量最高,分别达1.73和0.222毫克/公斤,含砷量最高的则是辛拉面,数值为0.532毫克/公斤。

  由于目前台湾地区并未对方便面的油包制定出重金属剂量的标准,因此无法判定是否超标。针对方便面,内地目前有两部安全标准,分别是《GB17400-2003方便面卫生标准》和《GB2762-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据此衡量,“统一老坛酸菜牛肉面”酱包的铅含量未超标,但韩国辛拉面在“砷”这一项上超标了。

  由于上述两项卫生标准均未对铜含量做出规定,我们只能从另一个侧面来看调料包里的铜。内地政府在《GB28050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中规定了铜的NRV值,可以理解为人体每天适宜摄取铜1.5毫克。老坛酸菜面的调料每公斤含铜1.73毫克,但考虑到任何一个正常人一天应该很难吃下一公斤的调味包,所以应该不构成超标的问题。

  为什么台湾媒体会将方便面送检?事情的源头还是在调味包所使用的油上。这场台湾食品史上最大的骗局,用《天下》杂志的话形容,就是“一个大老板、两个调油师,借着一本只有三个人知道的秘方,忽悠全台湾长达七年”。

  位于彰化的大统长基公司创立36年,在台湾市场占有率约10其低价位的产品涵盖了橄榄油、花生油、葡萄籽油、胡麻油等。可这家老字号食用油厂商上月被发现以低价棉籽油、橄榄残渣油混充高价橄榄油,而且还在食油中添加非法染色剂“铜叶绿素”。此外,大统的花生油还被查出不含任何花生原料,辣椒油不含任何辣椒。

  大统旗下九成油品出了问题不说,“混油”风波还牵连了岛内其他的油商,使用类似手法欺诈消费者的富味乡公司很快被挖出来,而福懋油脂、顶新旗下味全等油品大厂则被查出曾使用大统的原料。台湾地检署统计,大统制造出2.8万多吨的黑心油品,若再加上卖给顶新和福懋的油,7年下来制出的黑心油几乎可以填满14座标准游泳池。

  由于康师傅方便面在台委托味全生产,因此有消费者担心方便面的炸油及酱料包的油从何而来。味全台湾方面回应称,在台生产的康师傅、德克士、卡乐比薯片所使用的油都是来自东南亚进口的棕榈油,并没有使用大统油。

  至于在内地销售食品,康师傅和统一的中国分公司都称方便面送检显示符合国家安全标准,产地不同,用油也安全。辛拉面中国公司—农心上海食品有限公司则表示此次台湾销售的辛拉面产品全部从韩国进口,而大陆销售的辛拉面都是由上海和沈阳的工厂生产,无须担心。

  台湾食品问题不断

  作为传统的农业地区,台湾人向来以“人与土地”的亲密关系而自豪。去过台湾或者买过台湾食品的人几乎都对其产品强调“天然”、“手作”、“古早味”印象深刻。但今年以来,岛内食品频频出现问题,超市货架经常不停换下被曝光的问题食品,消费者信心跌至谷底。

  2013年5月,“毒淀粉”事件。媒体发现工业黏合剂顺丁烯二酸“潜伏”台湾淀粉业已达40年之久。这种“毒淀粉”可使番薯粉更易黏结,口感更Q弹,珍珠奶茶、芋圆、板条、肉圆、鸡排……这些著名小吃纷纷中招。统一等知名企业均被发现在布丁、奶茶、关东煮等食品中使用了毒淀粉。同月,销往全台夜市及小吃摊的双鹤酱油、巧香酱油,被验出“单氯丙二醇”含量超标,有致癌风险。

  6月,统一旗下7款产品被曝长期使用“立光农工”公司的原料,而该公司6年来将工业防腐剂EDTA-2Na加入“洋菜粉”、“爱玉粉”食品原料,卖给统一、爱之味等多家大企业。最终包括统一布丁等在内的产品在台湾地区全部停产下架。6月出问题的还有大米,台湾消基会抽验市售糙米,发现花莲富里乡农会卖的“富丽有机糙米”,含有违禁杀虫剂“加保利”。

  8月,出现了虚假宣传的“胖达人”面包和有毒纸餐具。小S代言的“天然酵母、无添加人工香料”的胖达人面包实际上含有9种人工香精。为擦去纸餐具上的油污,台中市皇冠特殊印刷公司命令员工用有毒溶剂甲苯擦拭,其年产纸餐盒、纸杯逾3亿6千万个,供应台湾上百家餐饮业,受影响的包括鼎泰丰、华航、蕃茄村汉堡、台湾鸡腿王等餐厅。

  10月,号称是“台湾好米”前三名的“山水米”被发现以次充好,泉顺食品公司进口只有台湾米价1/3的便宜越南米混充,违规混米的品项高达11种,其中有些甚至被查出“一粒台湾米都没有”。“假台湾米”至少4000吨之多,全都获有岛内CAS优良农产品(食米)标章。

  “食安事件让我很沮丧”,台湾饮食作家叶怡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是多么地以台湾食物为傲,它本来应该是在原味里绽放光芒,没想到我们的原味却是建立在虚假之上”。

  台湾食安部门颁发的“微笑OK手势”(GMP)标签如今已成为坊间的笑话。这个具有24年历史的标志所代表的“安全、卫生、质量、纯正与诚实”在这一年间全被颠覆,再也无法让消费者放心。“为了100%的利润,资本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资本就敢犯任何罪行”,食物再毒,也毒不过无良商人的贪婪和让他们有机可乘的疏松监管体制。

  作者:华山

转载请注明:微图摘 » 为何台湾食品屡出问题?

喜欢 (0)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