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春内讧难逃一个钱字

真话 网易新媒体 232℃ 评论

  编者按:咏春内讧,随后演变为“咏春”与“永春”之争,近日又有嵩山少林寺公开卷入回应。从门户之争到江湖乱战,这出“武林大戏”都很难再与侠义精神联系到一起。熙熙攘攘,皆为利往,哪还有世外桃源般的武林呢?

  突然又杀出个“永春”

  10月9日,叶问之子叶准在佛山的发布会遭“砸场”后,咏春内讧便持续发酵。10月16日,佛山顺德永春第四代掌门陈国基半路杀出,昭告天下:“在咏春(永春)这一武林派系中,顺德永春才是最正宗的。”而在此之前的10月13日的“第五届顺德陈华顺永春拳文化节”上,陈国基已大肆宣传,顺德永春申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已递交资料,并在9月份成功通过初审,申遗复评将在11月初举行。

  这出咏春门户大乱战此时再起波折,而这种争斗由来已久。2011年,佛山咏春顺德永春一同入选第四批省级非遗推荐项目名单,2012年正式入选为第四批省级非遗,顺德永春落选。2010年7月,叶准回佛山活动,就国家体育总局对顺德杏坛镇东马宁村申报“中国永春之乡”进行验收一事坦言:“我不会承认永春是咏春。”

  武林的咏春派,常有“起于严咏春,显于梁赞,盛于叶问”的说法,但“咏春”与“永春”的何时分歧却是众说纷纭,梁赞以前,基本无文字记载,口口相传之下,终难考证。

  而在拳术套路上,“咏春”与“永春”最大的差异是,“咏春”基本只有三套拳,分别为小念头、寻桥、标指;而“永春”则共有十二套拳,除了与咏春相同的三套,还有伏虎拳、红砂手拳、木人桩拳、一路花拳、二路花拳、佛掌、大练拳、三娘拳(镜拳)、五雷拳等,招式的更接近洪拳。

  在2010年,顺德杏坛东马宁村申请“中国永春拳之乡”接受国家体育总局验收时,马东村书记徐兆祥坚持认为咏春拳是永春拳衍生出的,他曾说:“永春起源于福建泉州少林寺的永春殿,全称是永春派少林拳,后来才衍生出咏春,就像每个人读书,掌握的知识程度与学历不一样,咏春流传较广的就3套拳,而永春就有12套,绝对是在咏春之上。”但佛山诸多武林人士则反驳,永春拳多出来的9套,套路上与洪拳类似,有可能是后期人为添加的。

  随后,陈国基出示了自己的谱系图,若按其示,永春这一拳种创始人是少林至善禅师,后来传第五代至杏坛人陈华顺,陈华顺将永春发扬光大,其门下弟子十多人,其中就包括叶问。叶问是陈华顺最小的徒弟,陈华顺收叶问为徒时已是晚年,只教了其两套半(其中小念头半套)。

  然而,谱系各不同,根据与叶问同期并称“咏春三雄”的姚才后人姚忠强提供的“佛山姚才姚祺咏春拳源流”,自严咏春以下,除把拳术传授给黄华宝、梁二娣外,还传授给罗晚恭和陆锦二人,一共有三条线路向后世传承。梁赞授业于黄华宝、梁二娣,陈华顺则又师承梁赞。而陈华顺之下,其徒叶问的支派也叫“咏春”,很大程度上,只有陈汝棉(陈华顺之子)一派、在顺德杏坛发展壮大起来的才称“永春”。据悉,目前咏春与永春的学习者比例约为9:1。

  事实上,近期叶准召开发布会遭梁旭辉砸场一事,充其量只是叶派咏春的内部斗争。真正大规模的门派“内讧”,是2010年《叶问前传》引发的。历史记载,阮奇山、姚才、叶问在当时并称“咏春三雄”,功夫不相伯仲。而在电影中,姚才和阮奇山被一帮日本人打倒,最后叶问赶到,横扫了日本人。这个情节被阮氏后人和姚氏后人认为有“诽谤嫌疑”,并向剧组提出抗议。调解会初期,双方言语不合,现场差点直接过招。而最后,此事以《叶问前传》出品人冼国林向阮奇山后人阮祖棠斟茶道歉收场。我们很难预料咏春派未来的发展,但如此内斗,终究难成大器,更浪费了近年来叶问电影潮带来的生存空间。

  各方之“利”

  回到此次咏春重回少林的事上,叶准冼国林一方集中指责梁旭辉借“回归少林立碑”敛财,即收钱刻名。根据网上流传的石碑图样,共刻上了叶问五个徒弟的姓名,但其中李小龙、黄淳梁、梁相已经过世,而在世的两位是张卓庆和梁文乐。并无叶问之子叶准、叶正的名号。而除了叶问宗支外,与叶问并称“咏春三雄”的阮奇山、姚才的传承关系也没有在石碑之上体现。

  梁旭辉是张卓庆的弟子。10月9日发布会上,冼国林一方向媒体发布了多份材料,其中就有一张网页截图,意思为:按照张卓庆、梁旭辉师徒设定的规则,其他人若也想在石碑上刻上姓名,须向其缴纳1000美元的费用,以团体的名义则需缴纳2000美元。对此,梁旭辉多次回应:其一,网上流传的石碑图样并未作准,自己只是受邀请方,主办方少林寺才拥有最终发布权;其二,自己从未因此事收受任何师傅的一分钱。而少林寺近日回应此事时,也否认收钱传闻。

  对此,叶准一方面严正指出:“将我父亲列为咏春正宗,把父亲的姓名刻在石碑上,我都不知道这些事。以前,要拍关于我父亲的电影,都需要经过我和我家人同意的。而且,我反对将其商业化,刻名字要钱是一种商业行为。”另一方面却是,在2009年5月8日播放的湖南卫视《天天向上》综艺节目中,叶准讲述,自己差不多38岁才开始学咏春,年轻的时候没有兴趣,学的时候没有兴趣,到现在也没有兴趣,是因为看到师兄弟教咏春的每一个人都赚到很多钱,“纯粹为了钱”。

  这话其实是本次事件最大的底牌。目前“叶问”二字已被注册,也像叶准所说的,凡使用“叶问”的名字、形象等,无论是电影、舞台剧、出书等,都需要叶准及其家人的同意。也就是说,叶准及其家人掌握了“叶问”这张名片的使用权。

  再举一例,“咏春”内讧事件中的另一个主角——少林寺。30多年前一部电影《少林寺》风靡大江南北,也让“少林”二字成为商家的猎物,冠以“少林”名字的商品如雨后春笋,甚至如烟、酒等风马牛不相及的商品都相继出现。其时少林寺并非法人,无权注册商标,维权时非常被动,直到河南少林寺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以后才逐渐解决。而最终,使用权可以转化为收益。

  很相似,2008年电影《叶问》上映,咏春拳如燎原之火广为人知,本来佛山只有零星几家咏春拳馆,在数年年间飙升超过二十家,还有不少未在武术协会、佛山市体育局正式注册登记。虽然实际上咏春源流还有诸如梁赞、阮奇山、姚才等名家,但“叶问”的名气,恐怕连始祖严咏春都比不过。也就是说,如果把“叶问”二字的控制范围扩张到“咏春”二字,所覆盖的利益将是巨量的。

  但现实的争斗远非如此简单,若要把“咏春”注册商标,目前来看任重道远。咏春拳的宗支繁衍众多,难以调和。另外,“咏春”不像“少林”,并没有一个实体的大本营,谁是商标持有人?现实是谁都不敢轻举妄动。除佛山、香港以外,鹤山、福建也有咏春的名声,随时有可能加入战团。

  讲到这,恐怕有心者已有了再以咏春为题写一篇武侠小说的冲动,然而现实始终比小说更出人意料,谁知道明天还会发生什么呢?唯有的感慨便是,纷争的江湖可以理解,可那些侠义还能何处去寻呢?

  本文系网易真话独家稿件。如有任何线索、反馈和意见,请发邮件至zhenhuapindao@163.com。真话微信号:zhenhuapindao

转载请注明:微图摘 » 咏春内讧难逃一个钱字

喜欢 (0)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