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这是一场北京国际电影节经典修复单元的放映活动。时间4月16日18:30,地点北京,中国电影资料馆。500多人在黑暗中屏气凝神,等待《美国往事》4K导演终极255分钟完整版开演。
演员姚晨也坐在这500人中。观影结束后,她发了这样一条微博:“四小时版本的《美国往事》,让五百人的场子座无虚席,连楼梯上也坐了人。熟悉的主旋律响起,回忆的思绪满场飘荡,将众人包裹缠绕。剧中那句最心碎的台词:‘面条,我滑倒了。’让场子里的抽泣声此起彼伏。与其说这是一次重温经典,不如说是集体对旧梦的缅怀。这是他们的往事,也是我们的。”
对有机会踏入影院的的中国影迷来说,这不只是旧梦缅怀,这更是久别重逢,因为它是如此的让人激动。
●观影《美国往事》,是一次集体朝圣
笔者也坐在那500多人之中。
下了班转了三趟地铁,穿越朝阳海淀,到的时候大部分影迷已经入场。刚取了票,就有戴眼镜的小个男人攥着几张毛爷爷冲上来:您的票卖吗?表情焦灼。
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今天的中国文青,终于可以从录像厅黏糊糊的沙发上走开,从宿舍温暖的被窝里爬出来,走进电影院,堂堂正正地来一场朝圣之旅。
不用问,和你一样,没有人是第一次来看这部电影。这是一群在昏暗的录像厅或是在宿舍的电脑前早已与《美国往事》结缘的人。
笔者怀着朝圣的心态进场,深吸一口气坐定,灯灭,全场鼓掌。电影厂牌走过,导演赛尔乔莱昂内的名字闪现在眼前。配乐大师埃尼奥?莫里康内的旋律适时响起,周围一片满足的叹息声。
对中国文艺青年来说,《美国往事》是文艺趣味独特的识别暗号。片中导演以罗伯特德尼罗饰演的“面条”的视角,以超过4小时的篇幅展现了二十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一群纽约黑帮少年们的起起落落和残酷人生。
今天,那些熟稔于心的人物、情节、对白,那些过去只能对着狭窄的电脑显示器观赏的影像,终于出现在大荧幕上,这一刻不只是满足,这一刻更充满了庄严、神圣的仪式感。这一刻,还有许多陌生人和你心灵相通,一起哭一起笑一起叹息,这一刻,世界并不孤独。
罗伯特德尼罗那张寂寥的老脸出现在荧幕上,配着Yesterday的旋律,就能让人湿了眼眶;经典的“电话铃声”,在巨大的影院里更显刺耳和惊悚,一声一声都打在影迷的心上;“面条”从厕所的砖缝中偷窥黛博拉在粮仓中翩翩起舞,你能想象黛博拉那张惊为天人的脸占据大半个屏幕,意味深长的笑吗?多米尼克中枪后那句令人心碎的台词:“面条,我滑倒了”,场子里一片抽泣声。
四个多小时的放映结束后,几乎所有人都瘫坐在椅子上。电影资料馆也给予《美国往事》以最高礼遇,放完所有字幕灯光才点亮。在once upon a time in America的旋律中,几百人仍陷在面条最后那个谜一样的笑容中久久失神,几十年的光景如悠悠长歌。电影能够道尽人生吗?能。
●展映见证了中国影迷对影史经典的热情
此次北京国际电影节300部电影展映的选择主要分为两个大方向:一是面对历史,针对著名影人、大师进行作品修复展映,这也是戛纳、柏林、上海、香港等各大电影节惯例,有类似《美国往事》、《教父》,以及“奥黛丽?赫本”系列这样的经典影片,还有观众不熟悉的电影,比如意大利导演罗伯托?罗西里尼和英格丽?褒曼合作的新现实主义电影《意大利之旅》《火山边缘之恋》、石挥的《哀乐中年》《关连长》等。
一个人一生之中,能有几多机会在电影院观看影史经典?所以影迷对北京电影节经典展映充满了如潮的热情。在4月9日正式开票时间8:00前,电影节售票平台格瓦拉网站已涌入了大批用户。3分钟出票量即破万张。截至当日上午9:30,格瓦拉上北京电影节的销售额已超200万,占据总出票量的92%。其中《美国往事》、《教父》系列8:02进入选座页面,就已出现即将满座的状态。
目前国内能看到影视经典的大荧幕,仍屈指可数。仅以北京为例,若想看经典电影或者艺术电影,北京恐怕只有卢米埃芳草地影城,百老汇电影中心、中国电影资料馆等少数院线可供选择。
中国电影资料馆曾于2013年11月举办了米高梅影展。其中就包括库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游》,只放映两场。早上11点现场售票,下午4点放映。当时笔者顶着寒风早早就到了资料馆准备排队买票,没想到队伍早已长不见尾,从资料馆门口一直蜿蜒到另一条小巷深处。笔者就这样被更有热情和毅力的影迷打败,错过了观影机会,遗憾了好长一段时间。
这不是跟风,而是因为在大银幕上看到《2001太空漫游》的机会太宝贵,所以影迷为了它甘受冷风。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天堂电影院”,阅尽千碟,都不如进一次影院。影评人疯爷说:“我们曾经躲在录像厅里看从香港传来的功夫片,但我一直认为,录像就是录像,只要在电视上放,其就不能算是电影。”
●中国影迷补课影史的历程
80年代之前,看外国电影经常是一件昂贵的、极具精英气质的事。文革时期的内参片,只供少数首长和外事部门的人员观看;译制片从引进、翻译、配音完成要经过一系列严格漫长的流程,能看到成片的时候,经常都晚于原作问世多年。
那时,人们对电影艺术的认知有限。对于西方经典,更多是学院派们如数家珍,自娱自乐,而普通人难以触及。电影编剧芦苇回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国内举办美国电影周,五部电影中有一部就是《黑狗》,那时候我年轻热情,对电影如痴如醉,看电影对我是一种艺术享受。这个电影在西安只上映一个礼拜,当时没有DVD,也没有磁带,而一张票要三毛钱,我的工资可是一个月三十六块钱,但我自己掏钱买票一天看一场。”
90年代观众开始有选择,许多人在录像厅里完成了电影启蒙,并见证了VCD业的快速兴起。这也是好莱坞进军中国的年代,1994年,中国广电部(广电总局的前身)正式决定以国际上普遍采用的票房分成方式,每年引进十部“基本反映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和表现当代电影艺术技术成就”的进口影片。就是这个“十部大片”时代,滋养了出生于70末到80末期间的成熟影迷群体,为中国核心影迷的欣赏水平厘定了标杆。
2000年后,《看电影》杂志凭借专业和热情的电影报道成为影迷的圣经,杂志整理的各种电影资料和对影史的梳理让许多人完成了“一个影迷的自我修养”。DVD碟市也随之出现,淘碟成了影迷乐此不疲的活动。北京沙子口、护国寺、新街口都是当年有名的淘碟地点。
在一群除了金钱,还有些许别的追求的盗版商滋养下,他们从碟片中遍览各国佳片,建构了这代人的影史观。这个时代的人是幸福的,因为你几乎可以通过碟片看到任何想看的电影。
录像厅、《看电影》杂志、盗版碟可以说影响了一代文青的世界观。经典对他们来说是蜗居必备,品味暗号。笔者的同事亲身经历过那个碟市时代。他经常回忆自己在家观看黑泽明、赛尔乔莱昂内们时的心情:“饱含朝圣心态,沐浴更衣,焚香净手,准备好吃喝,关灯拉窗帘,颤抖着把碟片推进去。”
在碟市欣欣向荣之际,2003至2004年间,BT下载兴起。带宽的增加和P2P软件的流行,使越来越多的网民能以更低的成本找到想看的电影。字幕组壮大起来,掀起了号称自唐玄奘西游和清末西风东渐之后第三次翻译浪潮。今天,云储存的出现,再一次大大降低了影迷们寻找、整理和储存电影的成本。这是精神生活极大丰富的时代,但是人们并不满足。如今,中国荧幕数已经进入“两万”时代,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细分院线也开始出现,普通人终于有机会在电影院补课经典,不能不说又一个可贵的进步。
●每一次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什么是经典?经典就是每次重逢,你都能从其中感受新的意味,发现新的自己。
上一代人经历了内参片,译制片的洗礼,这一代人经历了年度大片,碟市和网络字幕组的熏陶,今天,终于和青春眼泪汪汪重逢在大银幕。
在那一刻,影迷是幸福的。
转载请注明:微图摘 » 凤凰知道150417:纪念中国观众与《美国往事》的久别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