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知道2014年9月15日:撕裂人生李香兰

凤凰知道 凤凰新闻客户端 281℃ 评论

第361期

凤凰新闻客户端撰稿人 王月兵

[导语]2014年,9月7日,李香兰在日本逝世,享年94岁。

李香兰是谁?她是红遍整个沦陷区的“东方之莺”,《夜来香》《苏州夜曲》《何日君再来》是她永恒的经典;她也是红极一时的电影明星,是中国电影“人物志”上一个不愿被提及但又绕不过去的人物。

作为中国电影史上的传奇人物,李香兰和“满映”(伪满洲国时日本在东北成立的一个电影机构)曾留下自己的印迹。也正因如此,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她“被夹在母国中国与祖国日本中间,拼斗的火花溅满全身。”

●“满映”曾是亚洲最大的电影厂,发掘了李香兰

在中国电影发展的百年长河中,有一段灰色历史,李香兰和“满映”恰与这段历史密切相关。

日本占领东三省后,为了宣扬大东亚共荣思想,1933年5月,关东军参谋小林最早提出了建立伪满洲国电影机构的设想。1937年8月,“株式会社满洲映画协会”正式成立,简称“满映”。

“满映”占地16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0294平方米,包括一座办公楼,6座摄影棚,一座录音室,一座洗印间及大道具厂等建筑。“满映”拥有宽大的拍摄场地及精良的设备,其摄影技术达到当时世界最高水平,是当时亚洲最大的电影生产企业。 30年代的满映演员张冰玉说:“那公司好大好大,溜冰池、游泳池,篮球长、排球场,像日本明星都是一流的,常到满映来访问,那么我们中国演员,我们都有男宿舍女宿舍,上班虽然在公司里边,但是也有一段路,因为公司太大了。”

“满映”生产的影片分为“娱民电影”、“时事电影”和“启民电影”3种。“娱民电影”类似于故事片,是“国策影片”。如《蜜月快车》、《富贵春梦》、《冤魂复仇》、《铁血慧心》等,主要宣传“日满亲善”、“王道乐土”、“五族协和”等殖民统治思想。“启民电影”主要是宣传片、教育片和纪录片,目的是宣传和灌输军国主义思想。如《北方部队》宣传军国主义思想,《开拓团之春》鼓吹日伪一体。“时事电影”就是新闻片,主要记录伪满时期的时事,为日伪政权歌功颂德。在满映存在的8年时间里,“满映”的员工达到2000多人,共摄制1000多部影片。据《满洲年鉴》的统计,观看过满映电影的中国东北民众在1943年大约为450万人,1944年达到500万人左右。

满映制作的电影,有一个特色,就是启用中国演员,演出对日本效忠的故事,几乎所有的演员都是中国人,唯一的例外就是李香兰。

李香兰的经历是独特的。李香兰的父亲山口文雄祖籍是日本佐贺县,1906年,山口文雄来到东北,在“满铁”所属的抚顺煤矿任职。1920年2月12日,李香兰生于奉天省,取名山口淑子。1933年,因其父的关系认奉天银行经理李际春为义父,取名李香兰。1934年,山口文雄在北平结识了华北亲日派人物潘毓桂,李香兰认其为义父,改名潘淑华。

李香兰天生丽质,说一口流利的汉语,又有一副美妙的歌喉。1937年,李香兰在日本奉天广播电台新节目《满洲新歌曲》演唱了《渔家女》《昭君怨》《孟姜女》等中国歌曲,被刚刚成立的“满映”发现,李香兰成了满映的特邀演员。

「 hi,请记住我们哦,名字“微图摘”,域名www.weituzhai.com 」

●满映将李香兰打造成战争宣传中最知名的“中国”演员

1938至1940年间,李香兰在“满映”相继拍摄了《蜜月快车》、《富贵春梦》等影片,《蜜月快车》讲述了新婚夫妇子明和淑琴乘坐特别快车去北平旅行,遇到五花八门乘客的逗趣离奇经历。这几部影片多为“满映”的国策片,政治上宣传“五族协和”。李香兰在拍摄这些影片时,只是现场按导演摆布行事。但由于李香兰天资聪慧,形象出众,这几部影片很快使她走红。

1942年,李香兰和浦克拍摄了影片《迎春花》,影片的思想依然是“五族协和”,主要记载的都是东北三四十年代,中日百姓“融为一体”的生活。

影片中的街道、院落、餐馆均为当时沈阳(奉天)的外景,不经意间记录下了那个年代中国东北的风貌,哈尔滨的东正教堂、冰冻的松花江、冰雕十字架、冬泳的俄罗斯人们。影片中李香兰教日本人中文的情节很有意思。日本人问:你好,怎么说?李香兰:你吃了吗?日本人问:我很好。李香兰:吃了。

(《支那之夜》摄制组在苏州虎丘留影)

40年代的《苏州之夜》和《支那之夜》是李香兰的代表作之一,故事内容主要描述中日战争失去双亲的中国女孩,后来被日本军人收养,并且爱上日本人的故事。《支那之夜》中,李香兰所饰演的中国女子桂兰因在战争中失去双亲,而对日本人深恶痛绝。一次,船员长谷哲夫将她从纠缠的日本醉汉手中解救下来,并将其接回家中照顾。从坚决抗拒到慢慢接受,桂兰渐渐爱上了这个日本船员。后来,航行中的长谷哲夫遭遇中国军队袭击,引得桂兰甚是伤心,直至等到长谷哲夫平安返家。

这都是当年“满映”宣传大东亚战争的主要手法。现实人生中,李香兰是个不折不扣的日本女孩,可是在电影里头李香兰却是扮演中国女孩,不被凸显的日本身份,加上流利的中文,让李香兰成了日本战争宣传中最知名的中国演员,也是1937-1945年“满映”时期的代表人物。

《支那之夜》也是李香兰演艺生涯中最具争议的一部。虽然上海上映时还将片名改为了《上海之夜》,但这样一部讲述异国恋的电影,在当时的抗战背景影响下,遭到了中国的强烈不满,一致认为这部电影中桂兰的形象有辱国格。

曾有记者在新闻发布会后向她追问,既然是中国人,为何还要出演《支那之夜》这样的辱国电影。她不得不道歉:“那时我年轻不懂事,现在很后悔。在此向大家赔罪,再不干那种事了。”

●双重身份让李香兰进退维谷,最终选择暂别影坛

1942年,李香兰到日本占领下的上海发展,为孤岛上海的中华电影公司(“满映”出资入股)、中华联合制片公司拍摄影片。她出演的《木兰从军》与《流芳百世》的电影轰动一时。在《流芳百世》中她因扮演林则徐的女儿而蜚声沦陷区影坛,她主唱的电影主题歌曲———《卖糖歌》及插曲《戒烟歌》,红遍整个沦陷区。

1943年,李香兰与黎锦光合作发行传世名曲——《夜来香》,以及《恨不相逢未嫁时》《海燕》等经典音乐作品使之更上一层楼,成为与龚秋霞、周璇、姚莉、白光、白虹、吴莺音齐名的上海滩“七大歌后”之一。据她自己在回忆录《我的前半生》中说,最受听众欢迎的三首歌是《何日君再来》、《苏州夜曲》和《夜来香》。《何日君再来》是30年代的影片《三星伴月》插曲,虽然原唱是周璇,但她的演唱却别具另种风情。就如她的几幅老照片,艳而媚的脸,穿着旗袍,是东方但又不是中国的,眉眼间有一丝暧昧。

在观众看来,操着一口流利京片子的李香兰是土生土长的北京姑娘。但李香兰却为这个“伪中国身份”苦恼不已。美国斯坦福大学比较文学博士、现任印第安纳大学东亚及比较文学系副教授的张英进,在其著作《民国时期的上海电影与城市文化》中这样叙述:“在(20世纪)40年代初,上海的电影文化是很政治化的,谁在什么电影中出现受到很密切的关注。在这种不稳定的城市气氛中,李香兰仗着她美丽的歌声而突然走红。她是传奇性的神秘人物,无论是对日本统治者还是中国观众来说,她的国籍都是很敏感的政治秘密。”

1943年,因为为自己曾出演《支那之夜》的行为感到抱歉,她从“满映”辞职,暂别影坛。日后,李香兰的自传《在中国的日子——李香兰:我的半生》中提到,1937年她以中国人身份无意中参加了一次抗日集会,当时没有人知道她是日本人。每个人都表态“假如日本军侵入北京,诸位怎么办?”李香兰不知怎样说好,只能说“我要站在北京的城墙上!”接着,她写道:“我只能这样说,双方的子弹都能打中我,我可能第一个死去。我本能地想,这是我最好的出路。”

●李香兰和“满映”是一段畸形电影往事,但该在中国影史上留下一笔

1945年6月日本战败前,李香兰在上海大光明戏院举行了首次个人演唱会“夜来香幻想曲”。日本战败后,伪“满洲国”灭亡,“满映”理事长甘粕正彦自杀,“满映”随之解体。李香兰以“汉奸罪”被中华民国国民政府逮捕,押上了审判台。但随后鉴于李香兰在法庭上出具了证实她真实身份的凭据。在证明了她的日本移民身份后,法官宣布“让我们以德报怨”,李香兰被无罪释放,并于1946年2月遣送回日本。

回到日本后,她先是继续演艺生涯,再当主持,最终加入政坛。

对于后世的创作人来说,李香兰是他们的缪斯。比如蔡明亮视其为偶像,钟爱她“春蚕吐丝般的歌声”。作为生于马来西亚的华人,蔡导觉得自己与她一样,是“没有身份的人”;在电影《黑眼圈》中,安排她的歌曲《心曲》和《恨不相逢待嫁时》。她的如戏人生,更让创作者心心念念,日本拍过演过,中日1991年合拍连续剧《别了,李香兰!》,玉置浩二写的主题曲被张学友翻唱,传唱华人世界。最想拍李香兰传记片的李翰祥导演,则已仙去多年,空留遗憾。

历史常常出人意料。如李香兰,双重身份曾为她带来麻烦,但后人多感念她的艺术成就;曾经发掘李香兰的“满映”是日本帝国主义文化侵略中国的铁证,却也是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前身。而从满映中走出的电影人同中国电影的发展都有着难以割断的联系。

“满映”出身的新中国影人有很多,浦克、张奕、王启民、尹升山、夏佩杰 、郑晓君、马守清 、刘学尧、陈文渊等许多著名影人都曾是“满映”养成所的学员。浦克是《迎春花》中李香兰的搭档,李香兰称浦克双目传神,演技高超,是“永远的青年”。解放后,浦克堪称长影演员的旗帜,产量高,演技高,级别高,威望高,《向阳院的故事》中的石爷爷、《英雄儿女》中的朝鲜老大爷都让人印象深刻;张奕是《开国大典》中屈武的扮演者;马守清是中国电影科研界的泰斗;刘学尧是新中国第一部电影《桥》的美术师;陈文渊曾任长影总录音师,担任《上甘岭》、《甲午风云》、《兵临城下》等数十部影片的录音工作。

在中国电影史上,“满映”出身的影人是较为特殊的一个群体。一方面,“满映”培养和造就了他们的电影技能,给了他们谋生之术;而另一方面,这段不堪回首的从影史成为他们心中无法抹去的阴影,让他们在几次政治风暴中深受其苦。公平的说,他们都是正直善良的电影人,曾抱有各色的梦想进入“满映”,后来渐渐觉醒走出了自己的艺术路,成为新中国电影的开拓者。

转载请注明:微图摘 » 凤凰知道2014年9月15日:撕裂人生李香兰

喜欢 (0)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