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使馆感谢中国网民,其实「到此一游」真不止是不道德
图片:archer10 (Dennis) / CC BY-SA在名胜古迹留字「到此一游」的做法是否违反了法律?
其实都可以搜到。
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六十六条规定:
刻划、涂污或者损坏文物尚不严重的,或者损毁依照本法第十五条第一款规定设立的文物保护单位标志的,由公安机关或者文物所在单位给予警告,可以并处罚款。
埃及人民议会1983年颁布实施的《埃及文物保护法》第三章第四十五条第2款规定:
凡在文物上张贴广告、宣传画;在文物上书写、刻画或涂抹的,可判处3个月以上1年以下的拘役,并处100埃镑以上,500埃镑以下的罚款。(不到人民币500块)
条例看上去明显比我国严,但不知道执行得如何,我师姐去过卢克索神庙,她说「埃及卢克索各种刻字留言不要太多,各种语言各个年代,还有古希腊人工整刻下的到此一游呢。。。」说起来,各国人民都有点这毛病,我国尤甚。对于现今这种在国内景点刻字大家不以为意,而在外则觉得丢人的行为,似乎太双重标准了吧?这当中,有多少人是像导游一样真的痛惜文物被破坏的?大多数人,不过是觉得面子没了。这种价值观才是要纠正的。
文物上不可以刻字是因为其稀有性、不可复原性,退一步讨论,对于普通建筑物是否就可以容忍?
至少作为我个人看到居民住宅楼印满了「下水道疏通」,「开门安纱窗」,电线竿上密布「祖传牛皮癣」「办证」是很不舒服的。这事有没有人管?
最后对@杨勤荣 补充的「 我们国家很多文物古迹可能是假的,重修的」这一说法表示不满和无奈。曾经学过考古,文物重修这个问题很复杂。首先不管哪国,很多濒危文物建筑必须经过整修才可以更好地保存下去,不是一味维护就可以的,「 重修」不是罪过。其次,我国运用的手段和技术不断更新,理念也在慢慢,努力做到「 修旧如旧」,不破坏它的原始样貌。可是文保工作者理念的革新不等于领导理念的革新,我国领导的知识、审美和远见明显滞后于时代需要,才有那么多看上去很「 假」的古建筑存在。
5月28日更新:
【旅游局发布出境游文明指南:不损物品请勿喧哗】国家旅游局网站消息,旅游局今天发布了中国公民出国(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含请勿喧哗、不损物品等内容。
指南全文如下:
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注重礼仪,保持尊严。
讲究卫生,爱护环境;衣着得体,请勿喧哗。
尊老爱幼,助人为乐;女士优先,礼貌谦让。
出行办事,遵守时间;排队有序,不越黄线。
文明住宿,不损用品;安静用餐,请勿浪费。
健康娱乐,有益身心;赌博色情,坚决拒绝。
参观游览,遵守规定;习俗禁忌,切勿冒犯。
遇有疑难,咨询领馆;文明出行,一路平安。
【国家旅游局发布国内旅游文明公约:不在古迹涂刻】国家旅游局今天发布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其中指出,不在文物古迹上涂刻,不攀爬触摸文物,拍照摄像遵守规定。
公约全文如下:
营造文明、和谐的旅游环境,关系到每位游客的切身利益。做文明游客是我们大家的义务,请遵守以下公约:
1、维护环境卫生。不随地吐痰和口香糖,不乱扔废弃物,不在禁烟场所吸烟。
2、遵守公共秩序。不喧哗吵闹,排队遵守秩序,不并行挡道,不在公众场所高声交谈。
3、保护生态环境。不踩踏绿地,不摘折花木和果实,不追捉、投打、乱喂动物。
4、保护文物古迹。不在文物古迹上涂刻,不攀爬触摸文物,拍照摄像遵守规定。
5、爱惜公共设施。不污损客房用品,不损坏公用设施,不贪占小便宜,节约用水用电,用餐不浪费。
6、尊重别人权利。不强行和外宾合影,不对着别人打喷嚏,不长期占用公共设施,尊重服务人员的劳动,
尊重各民族宗教习俗。
7、讲究以礼待人。衣着整洁得体,不在公共场所袒胸赤膊;礼让老幼病残,礼让女士;不讲粗话。
8、提倡健康娱乐。抵制封建迷信活动,拒绝黄、赌、毒。
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六十六条规定:
刻划、涂污或者损坏文物尚不严重的,或者损毁依照本法第十五条第一款规定设立的文物保护单位标志的,由公安机关或者文物所在单位给予警告,可以并处罚款。
埃及人民议会1983年颁布实施的《埃及文物保护法》第三章第四十五条第2款规定:
凡在文物上张贴广告、宣传画;在文物上书写、刻画或涂抹的,可判处3个月以上1年以下的拘役,并处100埃镑以上,500埃镑以下的罚款。(不到人民币500块)
条例看上去明显比我国严,但不知道执行得如何,我师姐去过卢克索神庙,她说「埃及卢克索各种刻字留言不要太多,各种语言各个年代,还有古希腊人工整刻下的到此一游呢。。。」说起来,各国人民都有点这毛病,我国尤甚。对于现今这种在国内景点刻字大家不以为意,而在外则觉得丢人的行为,似乎太双重标准了吧?这当中,有多少人是像导游一样真的痛惜文物被破坏的?大多数人,不过是觉得面子没了。这种价值观才是要纠正的。
文物上不可以刻字是因为其稀有性、不可复原性,退一步讨论,对于普通建筑物是否就可以容忍?
至少作为我个人看到居民住宅楼印满了「下水道疏通」,「开门安纱窗」,电线竿上密布「祖传牛皮癣」「办证」是很不舒服的。这事有没有人管?
最后对@杨勤荣 补充的「 我们国家很多文物古迹可能是假的,重修的」这一说法表示不满和无奈。曾经学过考古,文物重修这个问题很复杂。首先不管哪国,很多濒危文物建筑必须经过整修才可以更好地保存下去,不是一味维护就可以的,「 重修」不是罪过。其次,我国运用的手段和技术不断更新,理念也在慢慢,努力做到「 修旧如旧」,不破坏它的原始样貌。可是文保工作者理念的革新不等于领导理念的革新,我国领导的知识、审美和远见明显滞后于时代需要,才有那么多看上去很「 假」的古建筑存在。
5月28日更新:
【旅游局发布出境游文明指南:不损物品请勿喧哗】国家旅游局网站消息,旅游局今天发布了中国公民出国(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含请勿喧哗、不损物品等内容。
指南全文如下:
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注重礼仪,保持尊严。
讲究卫生,爱护环境;衣着得体,请勿喧哗。
尊老爱幼,助人为乐;女士优先,礼貌谦让。
出行办事,遵守时间;排队有序,不越黄线。
文明住宿,不损用品;安静用餐,请勿浪费。
健康娱乐,有益身心;赌博色情,坚决拒绝。
参观游览,遵守规定;习俗禁忌,切勿冒犯。
遇有疑难,咨询领馆;文明出行,一路平安。
【国家旅游局发布国内旅游文明公约:不在古迹涂刻】国家旅游局今天发布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其中指出,不在文物古迹上涂刻,不攀爬触摸文物,拍照摄像遵守规定。
公约全文如下:
营造文明、和谐的旅游环境,关系到每位游客的切身利益。做文明游客是我们大家的义务,请遵守以下公约:
1、维护环境卫生。不随地吐痰和口香糖,不乱扔废弃物,不在禁烟场所吸烟。
2、遵守公共秩序。不喧哗吵闹,排队遵守秩序,不并行挡道,不在公众场所高声交谈。
3、保护生态环境。不踩踏绿地,不摘折花木和果实,不追捉、投打、乱喂动物。
4、保护文物古迹。不在文物古迹上涂刻,不攀爬触摸文物,拍照摄像遵守规定。
5、爱惜公共设施。不污损客房用品,不损坏公用设施,不贪占小便宜,节约用水用电,用餐不浪费。
6、尊重别人权利。不强行和外宾合影,不对着别人打喷嚏,不长期占用公共设施,尊重服务人员的劳动,
尊重各民族宗教习俗。
7、讲究以礼待人。衣着整洁得体,不在公共场所袒胸赤膊;礼让老幼病残,礼让女士;不讲粗话。
8、提倡健康娱乐。抵制封建迷信活动,拒绝黄、赌、毒。
转载请注明:微图摘 » 埃及使馆感谢中国网民,其实「到此一游」真不止是不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