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调色加俩黑条 = 电影感?一群导演和摄影师哭瞎
图片:《布达佩斯大饭店》如何拍出如同电影效果的摄影照片,或者是后期应怎么调整?
对于辛迪雪漫来说,把她的作品单纯当作“如同电影效果的摄影照片”太委屈。她是一个集合演员导演摄影师化妆师为一身的人,她对人的观察入微,对镜头的十足了解,对模仿能力的无敌自信,造就了她的作品。我们看电影一窥人生百态,她用自己展现人生百态。
另外再介绍两位非常出名的喜欢拍摄“如同电影效果的摄影照片”的摄影艺术家。
一位是 Gregory Crewdson, 他的每一幅作品堪比好莱坞的投入。比如这一幅:
照着居民的这一束光,你以为特效或者路灯你就输了。是他派直升飞机照射的……
而他的大多数照片有一种“上帝视角”,也是因为摄像机是架在起重机(升降机)上。
这里面的人员投入/场景选取,都是电影级别的。
他的这系列作品背后的意义,我就不赘述了,因为不是题主关注的。
第二个是我个人特别喜欢的摄影师 Jeff Wall
他的摄影作品都是 staged 的,看起来却很自然,有一种散文诗的意境。他展览自己的照片的方式也非常的“电影”,他将作品放大到介于一般的摄影作品,与电影的屏幕大小之间,并用光箱作为后备,让人有一种置身其中的奇妙感觉。
答案更新得很粗糙,只是给大家提供了点拓展性的想法。如有不当敬请更正。
还有其实这个答案是脱题的,因为题主问的是后期调色哈哈哈哈。
还是感谢厚爱。感谢来围观的我的朋友们。
原文:
要看你想要 哪种电影 的效果。
放一段台湾电影摄影师李屏宾大师的话:
如果我很容易就把光圈處理到一個景深很好、畫面出來很漂亮的話,那麼對我來講,那就變成大家做的事情都一樣了,那麼也就失去了自己所喜歡的影像的某些感覺;而且,鏡頭都有自己的個性,有些在沒有景深的時候,反而才能呈現出最好的樣貌和色彩。
好吧,受老师的影响我很喜欢李屏宾大师,
他所拍摄的《花样年华》《恋恋风尘》以及《挪威的森林》
想必大家都会对里面的光影表达以及镜头叙事非常有印象,
《挪威的森林》里面那个 120 米的轨道拍摄的 5 分 06 秒的长镜头实在是美到不行,
如我老师当时的评价“仿佛每一帧都单独成画。”
如果想对电影镜头的光影表达有所了解,建议可以看下他的书《光影诗人李屏宾》以及关于他的纪录片《乘着光影旅行》以及放映周报对于李屏宾的采访
并不一定说你要认同、喜欢这个人的拍摄风格,但是里面的很多理念是可以借鉴的。
以前跟专业的拍电影团队工作过,觉得包括前期、拍摄、后期,尤其是后期影调的调整,都是要把整个情绪表达出来的重要步骤,
其他回答中大家说的,通过调节色彩,拉曲线,加台词、对白,拉暗角 等等的办法,(为了回应题主的后半部分提问),不失为一种捷径,但是还是想对题主直言,
电影镜头的风格,若要刨去原声和音乐的表达,专门截止静止的时间点下的画面,
它的美感来自于:
- 灯光的布置:这场戏该布置多少个灯,哪一个灯几百瓦色温多少,打到哪一个演员哪一个部位,还是照亮背景,为了突出什么,压暗什么
- 色彩的表达:哪一盏灯加什么色纸,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 镜头跑位的布置:需要以谁的角度,哪一个角度去观察,用哪一种态度观察,是偷窥?交流?蔑视?跟踪?旁观?主观?表达恐慌?焦虑?平静?
- 演员的素养:如果镜头里有人物出现的话,他是主角?配角?路人?
- 空镜头:这个物体/风景/其他客体,所承载的情绪,所表达的大环境,周围的道具对其烘托,客体被对待的态度。
- 然后才到后期,然而其实很多电影的前期如果灯光表达到位的话,后期主要是调整不同的机位、不同场景下镜头的连贯性所进行的颜色调整,还会加上导演所希望的整体情绪表达。这个能达到效果的方法其他答案里面已经讲的很清楚了,无需赘述。只是希望大家在后期修改图片,想要把它表达为电影风格的时候,记得你是用什么情绪,再去想用什么手段。
只是加台词这种办法,不觉得很敷衍么。真有这么容易,大家随便拍点东西加台词就可以上院线,你愿意么= =电影真的是因为有台词才有风格么?电影人会哭的。
前面对于电影镜头的表达,都是个人随感,并没有什么专业术语,请各位电影大大指正和指导。
最后放一位很喜欢自拍、也很喜欢把自己模仿当成电影里女主角的摄影师的作品,她的照片,就很有电影的风格,大家可以参考下。
除了把自己当女主角一样的“饰演”,她镜头的摆放,表现了当代人对于女性观察视角的反思,这也是很值得借鉴的。
难怪麦当娜姐要赞助她。
她就是 Cindy Sherman
虽然只是单幅的照片,但是大家能在每张照片中仿佛感受到剧情一般的浮想联翩,
为什么这个女生会单独回家,为什么会单独在路边打车,这个女仆是否是遭受侵犯的对象,
等等
她并非在拍电影,虽然她是在模仿电影里面的情形,但是这也给我们很多提示,
如何在拍摄中表达你想要讲述的东西,
画面里是否什么东西太多,什么东西又还不够,
灯光是不是还没有能表达出情绪?
把静态照片拍出“电影感”是个伪命题,尤其是那些加了两条黑边和字幕就以为有“电影感”的。
电影摄影风格有那种对比强烈摆十几个灯在棚里拍的(《Sin City》);
有那种纪录片风格对比较低色彩不饱和的(《三峡好人》);
有鲜艳亮丽用美术道具砸出来的(《布达佩斯大饭店》);
还有一心要向老照片甚至油画学的(《一代宗师》):
有用三分构图的,也有不用三分构图的,比如经典的 Wes Anderson 强迫症:
有《安妮霍尔》那样主角说半天话却不出现在镜头里的,有《Spring Breakers》那样实验性手法没事就打一片大红灯绿灯的:
你倒是告诉我,里面哪个算有电影感,哪个算没有电影感?
单独看截图,哪张算是“有电影感的照片”???
楼上大部分都在说调色,而脱离情节意境的电影调色都是耍流氓。不是说高光青一点暗部黄一点就像电影,到处都有反例。
要问我电影摄影有没有可供借鉴、总结的特点,那就是——为情节服务!
比如好莱坞摄影经常喜欢背景偏青,主体偏黄,因为这样可以在突出主体的同时,不影响主体(往往是人物)的肤色,同时更有纵深感。
里面运用此大法最熟练的大概就是迈克尔·贝:
姑娘和大黄蜂都如!此!之!黄!【哔——
同理可得,这种简单粗暴的调色法一定可以让您的照片显得财大气粗。
其实电影界中的确有一种特别的摄影风格,和故事风格结合起来,成为 film noir(黑色电影)。其特点是戏剧性地利用光影和黑白对比,为情节服务(没错又来了)。
注意墙上的影子。其实《Sin City》系列的视觉风格很大程度上是向 film noir 致敬。
说回问题本身吧,看了这么多不同摄影风格,你还会认为“电影感”是轻易能模仿出来的东西吗?那么多调色教程,我敢问您模仿的是哪部电影的哪种感觉啊?
静态摄影和电影摄影是两种不同的媒介,有不同的功能和优缺点,为了实现同一个目的——传达故事。静态摄影由于没有时间维度,需要在有限的画面内纯粹用图像表达故事;而电影摄影则得益于时间(上下文)和台词的存在,可以更加灵活。把静态摄影和电影摄影混起来谈论技巧,谈论调色,谈论“感觉”,完全就是耍流氓。
诚然,很多时候当我们学不到神髓,就只能学个皮毛架子,就好像不能理解数学的人只能多做题一样。我们也许能够用 PS 模仿一两部电影截图的色调,但是融合在构图与调色中的叙事手法,绝不是这样就可以学到。
总之,我特别讨厌所谓“电影感”照片的说法,就好像人家郭靖练会了降龙十八掌,你拿过来花几个样子印在草纸上批发成秘籍一样。谁爱练谁练,反正就是卖给圈外爱好者的。但若要拿着这秘籍去参加武林大会,这就是你的不对了。
对于这个问题,我个人并不倾向于去总结一套方法。说实话,我对@刘烨宏 转载的 《电影胶片风格调色的思路与实践》这篇文章有一些不理解,这篇文章对于色彩的理解完全没有达到一个风光摄影师及格的水准,更别说电影摄影了。
这两幅图片无论哪一方面,前者都要胜过后者。
但是遗憾的是,我们摄影论坛充斥着这样的所谓调色技巧,把原本优质的照片处理成这种不伦不类的风格,更令人发指的是,居然得到网站编辑或者摄影师的推崇,总是令人有种闭关锁国的无奈之感。
这是 red one 直出的原片。
这是影片的最终效果。
对比可看出整体色调从暖到冷(偏绿),这跟大卫芬奇的风格不无关系,有摄影基础的同学很容易看出个中区别, 阴影部分偏的非常明显。
原片
影片的最终效果
原片
影片的最终效果
随着光线布置的复杂程度,你会发现你越来越难看出原片与正片的区别。
但是大卫芬奇的片子有一点好分辨,就是绿 + 暗。
前面几位的答案都是横向分析一些影片的摄影风格,我就说点别的。记得上一届奥斯卡最佳摄影和最佳视觉效果都是《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以下简称少年派 ),简单的说点自己对于这部影片在视觉上的理解,希望可以给予题主一些有助于思考的内容。少年派不是一部完全由普通摄影机拍摄出来的电影,而是一部 3D 电影,这里我们仅仅讨论正片的视觉色彩风格。
影片最开始是派家里动物园的介绍,从这一帧的情况来看,高光被降档了,用 LR 取值 R84.5,G86.9,B89.1,明显的是偏蓝青色,暗部区域最深的不低于 R5,G5,B5。也就是说,从这一帧的情况来看,暗部区域是纯灰色,没有色彩倾向,而亮部则是偏蓝青色,符合人眼对于蓝青色不敏感的补充,这样的色调在后面还有很多。而对于平面摄影师,这样的色调显然不符合他们对印象中所谓大片的理解,如果我是杂志社或网站的美指,我可能会把照片设计成这样:
这张照片和电影画面有什么不同呢,首先曝光值不一样,电影院几乎是全黑的环境,所以电影画面的曝光值一定是低于普通照片的,否则会造成画面过亮。其次这个照片已经被风格化了,不是原来的场景还原,而是艺术处理,一般来说,电影需要的是表现整体画面风格,适应画面环境,不需要额外的艺术处理。印刷稿和网站,比较倾向于更明亮的色调,暗部区域也会偏色,形成独特的视觉风格。这张的暗部区域偏向于蓝色,没有电影画面那么黄,红色部分则适当增加饱和度,并增加暗角。
对比一下如果是电影画面适应到 bing 的主页
相比之下,我个人更喜欢电影画面的味道。
这是拍摄时的剧照,我们看到 pi 的裤子几乎是纯白色(暗部度偏蓝),船体也是白色,而在最终影片里,导演的处理是偏向于绿色,绿色的数值比红与蓝高出 4%。
至于为什么要偏绿,这个有很多因素,有可能和那个时代的 kino flo 灯组有关系,kino flo 用久了会偏绿,后来索性都调成绿色(《七宗罪》是始作俑者),或者是让人跟电视新闻的夜景联系起来(电视新闻的夜景会用夜视仪拍摄,夜视仪是绿色),使人产生真实的感觉,又或者是人眼对于绿色更舒服。总之,现在的风格就是这样,偏绿。
对比正片截图和剧照我们发现,影片把高光压的很低,仿佛加了一层青色的滤镜,天空被填充了绿色,减少红色的饱和度,暗部细节提亮,暗部和亮部的对比不是那么明显,相当于增大了宽容度,让看看到更多的细节。
风光大片,虽然是合成的,但是依然可以看到设计师艺术造诣,暗部细节丰富,高光依然偏青蓝,白平衡始终没有往暖的方向倾斜。构图这里就不说了。
室内一般场景,窗外的高光依旧被压低,注意室内暗部细节,没有造成细节损失,看起来像加了暗角,其实没有,只是中间的高光产生的错觉。白平衡依旧像蓝绿方倾斜,整体曝光降档。派身上的白色衣服偏冷,另外摄影师尽量减少环境光对摄影的影响,室外的光线看起来是白色,窗帘没有被室外的颜色污染。(真实情况可能是室外的光线会造成偏蓝,后期被修饰。)
室内一般复杂场景。此处光线较为复杂,把握不好容易弄脏画面,厨师的脸部补光充分,背景也有理想的光线,这个场景已经不是普通摄影师可以掌握的了,一般情况下,根据我看过的港台或者大陆的电影,这种复杂的光线摄影校色会十分困难,我看到的一般是类似这样的风格
就不多说了。
室内极复杂场景,这样的画面看似简单,其实非常难拍摄,难度在于背景光线与人物脸部的细节的对比处理,从 pi 的眼睛里可以察觉到灯箱的布置。因为窗帘枕头衣服都是白色,所以减少了后期处理的难度。白色的窗帘枕头衣服都是偏绿,与影片中海上绚烂的饱和色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部影片中有很多场景值得摄影师借鉴,毕竟是拿了最佳摄影,我说的也仅仅是极小的一部分,还不一定正确。题主的问题其实很好解答,说到底这无关电影,纯粹是对摄影的知识掌握到何种程度,说到底还是基本功,在我看来,构图远远比色彩风格重要。构图决定了你拍什么样的照片,所谓的电影风格其实根本没有这样的风格,我说这样的话不知道会不会被骂,但是确实如此。我相信,如果你将一张照片构图无可挑剔,色彩还原正确,再加上简单的 Ps 修饰(这仅仅需要一丁点技术),我相信就可以营造出所谓的电影效果照片。
附一张喜欢的电影画面。(我真心不喜欢时尚杂志上拍摄的那些所谓的时尚大片,更喜欢这种电影调调)
转载请注明:微图摘 » 照片调色加俩黑条 = 电影感?一群导演和摄影师哭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