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队去挖掘人家古人的坟墓……真的好吗?

知乎日报 斯大林同志 358℃ 评论

考古队去挖掘人家古人的坟墓……真的好吗?

图片:《夺宝奇兵》

斯大林同志,博物馆讲解,考古学渣,四海漂泊的东北银

身为一个考古文博系大学渣还是有责任通过仅有的科普维护一下本学科尊严的。(摊手)

学科概念啥的就不多说了反正学渣也掰扯不明白 -_-|| 有一次跟哥们聊当今不少圈外人对考古的误解,我说:这年头虽然不能要求每个人都变得博通百家吧但是对自己不了解的领域起码要有谨慎的尊重才好,此事无关学问高低而只是基本素质,结果网上报了一个关于考古发现的新闻的时候看底下评论真是让人哭笑不得;比如去年辽宁抓了一伙盗墓贼,领头的被判死缓,有人竟然评论说这种人国家应该招安、水平不知道比所谓的砖家高多少。 #%&* 就算不知道学界前辈们为了重构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面貌付出了多少青春与辛劳也不能因为某几个“砖家”的不良形象把学者都一棍子打死吧?!

我哥们回:不过感觉现在考古的找东西都没盗墓贼速度,也算盗墓贼厉害吧。

所以我要科普的一点就在这了——并非考古工作者手慢。作为一个莫名其妙进来的专硕如今才一年就已经在痛苦地琢磨毕业论文了 T_T 暂定的选题需要的发掘材料并不多然而有个非常重要的细节:超多的同类型遗存实际上是考古工作者已经通过地面踏勘、文物普查而基本掌握了位置的,有时因为某些情况包含了碎陶片之类遗物的文化层会裸露出来(比如我的选题所在的四川西北山区多发地震大家是晓得的)就给考古提供了很好的线索,那么为什么详尽的发掘材料还是少呢?很好理解,田野考古中有个词叫“清理”而非“发掘”指的就是对已损坏的遗迹进行的一种补救措施;比如四川某县的一处非常大的战国秦汉时期古墓群就在县城下面,因为现代建设施工发现了其中的一部分并且有所毁损,那么就需要考古人员把裸露出来的剩余东西“清理”走并做好详尽的记录、报告以供研究,避免彻底毁灭得连文字资料都不剩。如果一处遗迹非常有原地保护的价值(比如著名的三星堆遗址)就可以终止其他开发、就地建设遗址博物馆,没必要原地保护的呢就清理或发掘之后送到考古所、博物馆库房编号归档啦,原地该干嘛干嘛。总之田野考古和文物管理可确实是一点都马虎不得。

其实大家想一下如今适合人居的地方基本上自古就有较好的条件就很好理解实际上咱们生活的地方脚下真的不一定埋着什么,古人总不至于什么东西用完了就彻底挫骨扬灰渣都不剩吧 -_-|| 他们也是要丢垃圾的,而宝贝就更不用说,那么多牛 X 闪闪的人既然活过,用过的宝贝怎么可能遁入虚空呢?然而首先一点:如果说古人留下的东西都有研究价值,活过的人数以亿计哪研究得过来,况且总不可能为了找一个什么遗存把现代人好端端生活着的地方彻底铲掉。更重要的是已经有明定陵这种惨痛教训在前(一些特殊材质文物的保护真的很难做),类似的还有四川一座战国时期大墓在被清理时里面的丝织品见风即化(但好在留下了发掘报告可供还原场景),因此考古界对田野工作越来越谨慎。如今已经很少主动发掘,主动的一般都是经过评估损失细微、大学考古专业用来实习培养人才的之类,其余的也是最多的工作就是跟随被破坏的迹象去进行清理或抢救性发掘,这样至少可以在遗存惨遭“摸金校尉”毒手损失殆尽或因为进了空气自然风化、透水被泡烂之前留住最大的文物保护可能。

所以如今考古界出现一种现象是跟着盗墓贼走,不是因为考古的勘探水平不如盗墓贼,而是在这种非法行当仍然有大利可图的今天考古工作者们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抢救文物啊≥﹏≤ 这也是仅有的无奈之举。(当然考古者也不可能八面兼顾,所以去年引起轰动的南昌海昏侯墓就是这样被发现并得到保护的。)

至于在其他地方见过有一小撮人说考古者是可以贪财私吞宝贝的,我想说你见过干考古的人吗?从青春年少开始奔波南北披荆斩棘,风吹日晒得就像辛劳的农民伯伯,他们当中有的人为了自己投身的事业会一年三百多天转战各地,同其他领域的万千奋斗青年们一样赚着有限的钱琢磨着长远的努力——所以请不要妄加给以恶评,世上一种特大的悲剧就是热忱的好心没好报(包括得到认同这种心灵安慰)懂否?

此外,考古不等于挖宝贝——因为考古学最重要的任务是在分期断代的基础上确定遗存性质(什么时候什么样的人留下的何种遗存,比如墓葬就需要研究墓主人社会地位、生前从事行业、人群归属等一系列内涵);要知道像青铜器玉器这样的宝贝自古以来就有传家宝(西周铜器铭文标准结尾句:子子孙孙永宝用 or 永宝永享)一说,有可能被人供了几百年之后才入土(不一定随葬,也有可能是窖藏),而这时候社会审美风气早就变了不只一分。所以在学科最重要的任务上“宝贝”有时候几乎可以说一文不值,偏偏是前面提过的烂陶碎瓦这种随用随坏、即坏即扔的“垃圾”,才更具有研究特定时间段社会风气的意义。

总之考古就是要在垃圾堆里还原出古人生活的样子,这可远不是靠找几个宝贝就能实现的。欧洲的考古学一开始倒真是只找宝贝,不过后来(具体是从哪次发掘开始记不得了)便逐渐转向对普通遗物的关注。还有一些人盲目喜爱盗墓小说认为盗墓很帅、凭什么有证就叫考古的,“盗墓很帅”我就不吐槽了(微笑脸),关键一点是考古难道就只有挖墓吗?难道说那么多古人经营这片大地千百年就只留下几座坟冢?

还有,不要以为考古就是几个人手里有证就可以对任何遗存为所欲为了,审批程序很严格好吗,需要协调的关系也很多好吗(比如房地产商就要这块地、农民不愿被占用农田),一次田野考古能成功推进也是非常麻烦的,就好比古代就算是皇上也不能随便说砍谁就砍谁而是也要走法律程序的好吗!简单粗暴的事,想得倒美~所以看到知乎上另一个问题说考古怎样才不会触及现代人祖坟云云,想跟那个题主说安啦,上面讲了考古这么多需要顾及的因素,哪可能莫名其妙就刨了谁祖坟呢?(去年有个特例,浙江庆元的南宋大臣胡纮疑冢被盗,胡氏族人主动协助考古工作者找寻研究祖坟的线索,研究完又重修祖坟大礼祭拜,有一期《探索发现》就讲了这个事)至于耳闻有些地方有刁民非说春秋战国古墓是自家祖坟要赔偿的,这摆明了是讹人闹事,真没听说谁家认祖宗能认那么远的。因为家族这个东西总在不断裂变之中,上古那些大的家系早就分成千百支,早期的祖先记忆已经演变成民族文化的认同,如今一说家谱之类则自然是从自己所属家支的创始者而非更早的“共同祖先”算起了。

而说到历史学和考古学研究过往事物的价值,以个人学识确实不敢遑论,前面也提过“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这句话看起来有点太专但不可否认在当代世界一个国家从民众开始的文化自信是必不可少的,文化归属感总归根深蒂固。而若把文明、国家比做一个从古至今走来的人,这就和每个人思考自己性格以及相关策略时总会追溯到成长经历一样,文明、国家气质的养成也不是无根自生。所以引用笑星范伟的一句话倒过来讲:我不想知道我是怎么没的,就想知道我是怎么来的!(笑)个人也好国家也好,未来的路还长着,懂得了过往也会拥有开拓明天的战略;而且谁知道明天会怎样,昨日却已经沉淀、固定下来,静静等候着人们去阅读。至于看到过的另一种评论说中国人只知道抠老祖宗,美国却早已把火箭送上天云云,难道中国高新科技的快速发展你连一点耳闻都没有?中国由特定的历史情况走到今天,如今的发展可以说已是惊人的,从未听说发展可以一时兴起一口吃成大胖子这是起码应该懂;且难道美国就只鼓捣高科技?如此讲话可是将斯塔夫里阿诺斯、麦克尼尔这些历史名家置于何地(憋提了……哭,答主是打世界史专业被调剂到文博的,世界史仍然爱),又当是谁研究玛雅文明的遗迹引发了人们对那些神秘之事的兴趣呢?

不过大概对于一些选择了这条路的人来说动因真不至于有多么宏大,只是因为喜欢,但在热忱的主导下始终坚持不改初心的人就会变得优秀起来,于是与大家共勉吧!(/≧▽≦/)(虽然我是当不成学霸了 hhhhh 但是愿热情不灭~)

最后再絮叨一下文物保护的另一件事:博物馆有条禁令是拍照勿开闪光灯,可能有一部分人还不太理解为何。打个比方,假如一个人在暗室里呆了一个月不见一点太阳,突然冲出另一个人用强光闪其双目会怎么样呢?(答主本人就曾在小学毕业后宅了一个半月天天打游戏,卧室紧靠小山坡阳光少结果开学一出门我了个 X 眼睛简直见光死,瞬间感觉自己变耗子 -_-||)这还是人体,有一定的自我修复功能,而埋藏地下千百年的文物同样也是习惯了不见天日的环境却是“死”的、坏了就坏了的。所以大多数历史博物馆的灯光都比较暗淡就是考虑到这点,出土文物的一条重要的保护原则就是尽可能营造类似于埋藏状态的环境(所以对一些特别难保护的文物也有了“回填保护”这一措施),去年看海昏侯墓发掘直播的时候就注意到出土时处于特湿润环境中的遗物都被泡在水里运走了。所以看到文物被闪光灯闪来闪去真的好心疼啊(#?Д?) 且不说爱国,这些美丽的古代遗存可以寄托上多少浪漫情怀啊Σ(っ °Д °;)っ 所以我遇见这种行为会尽力劝止(然而兵马俑真是心碎,铜车马馆根本劝不过来好吗 T_T),原先一着急有时候会显得有点暴躁但静下心来想想这事就和国家发展一样不能急于求成,观念还靠从我做起慢慢普及。不过总是只能看见以后劝止,这种马后炮……当然一时也没有别的办法了。总之希望大家能对闪光灯禁令有一定的认识并从自身做起力所能及吧~

而其余的任务,还是愿职责所在的人们不动摇其志;相信在每个人力所能及之后,明天定会更加美好的!

转载请注明:微图摘 » 考古队去挖掘人家古人的坟墓……真的好吗?

喜欢 (0)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