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还未平息,一波又来侵袭,这里就变得越来越「浪」
图片:Yestone.com 版权图片库为什么加拿大的芬迪湾有世界上最大的潮汐落差?
芬迪湾的潮汐落差和开口方向以及洋流都没什么关系。
造成潮汐落差很大的是“潮汐共振”(tidal resonance)。
“共振”想必题主应该知道吧:物体在某一个频率下振动,其振幅要比其它频率的大。据说从前有一队法国士兵齐步走过一座桥,整齐的步伐产生的振动频率,正好对应上了桥梁的固有频率,产生了较大的振幅,结果把桥给振塌了。而“潮汐共振”说的就是潮汐在某个水域(一般是海湾)里,正好激发了海洋的共振,导致潮汐波的振幅加大。
虽然在地图上轻易看不出来,但形成这种“潮汐共振”的效果,还真是和芬迪湾本身的地理形状有关系。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潮汐的频率。因为月球的影响,地球上会形成潮汐。潮汐是有规律的。通俗地说,月球会把地球上面向月球的海水“吸”起来。而根据地球和月球的质量比例,地 - 月系统的中心并非地心,而是稍微偏向月亮一点,因此在月球“吸”起一部分海水的同时,地球背后的海水也会被离心力给“抛”起来一点。因此,在面向月球和背向月球的两面,都会形成涨潮。(太阳的位置会决定大潮或小潮,这里且按下不表)
比如下图中的 A 点,现在正处于涨潮阶段:
然后随着地球自转,A 点逐渐地移动到了低潮的位置:
这之后,A 继续跟着地球自转而移动,来到了地球另一面的涨潮位,再次涨潮:
这整个过程里,A 转了地球半圈,也就是半天(12 小时)的时间。当然了,这只为了通俗解释的模型。真实情况中,月球不会停着不动,它也是要围着地球转的。因此,现实中 A 从一个高潮位到下一个高潮位的时间是 12 小时 30 分钟左右。也就是说,每隔 12 小时 30 分钟左右,A 点会迎来一次涨潮。这种潮汐模式叫“半日潮”(semi-diurnal tide),世界上很多地方都是这样的模式,包括芬迪湾。
(“全日潮”等其它模式这里就不说了)
了解了潮汐的频率,我们就来具体地分析一下芬迪湾。
芬迪湾位于北美大陆的东海岸。那是一个由大陆地壳过渡到海洋地壳的区域,在靠近陆地的海洋下面,是“大陆架”(continental shelf)。在大陆架的上方,海水比较浅。
海水的深浅会影响到海洋里的长波浪的推进速度:深度越深,推进速度越大;深度越浅,推进速度越小。大致的速度可以用这个公式去计算:
s = (g · d) ^ (1/2)
这其中,s 是推进速度,g 是重力加速度,d 是深度。这个公式其实并非很精确,但用于估算还是够了。
再看芬迪湾(图中的 Bay of Fundy):
它的平均水深大约是 90 米,g 取 9.8 米 / 秒^2,那么潮水在芬迪湾里的推进速度大概就是:
s = (90 * 9.8) ^ (1/2) ≈ 29 米 / 秒 ≈ 104 千米 / 小时
然后我们仔细看看芬迪湾的形状:
这个海湾细长细长的。从湾口的大陆架边缘到海湾的最内侧,长度大约是 300 千米(根据不同的算法,也有数据显示是 280 千米,不过不要紧,我们只是估算)。
海湾长度 300 千米,海浪推进速度 104 千米 / 小时,那么海浪从湾口到碰上内侧的陆地需要的时间差不多就是 3 个小时。而 3 个小时,与 1/4 个半日潮周期(3.125 小时)相差无几。
这会产生什么效果呢?就像那句歌词说的:一波还未平息,一波又来侵袭……
比如你端一盆水,从左向右一摇,就会发起一次振荡。波浪会从左向右晃过整个水盆,撞到水盆的右端,然后反弹回去,由右向左再次划过水盆。
在海洋里也一样。芬迪湾就相当于一个大水盆,而潮汐的作用以及地转偏向力都会在芬迪湾里激起振荡。根据前面所算的速度以及芬迪湾的大小,这个振荡的周期差不多就是 6 小时,即 1/2 个半日潮周期。这样一来,“潮汐共振”就形成了。
比如,在时间点 A,大西洋的涨潮达到顶峰,准备开始衰退。最后一波潮水从大西洋涌进了芬迪湾里面。
到了大约 3 小时后的时间点 B,大西洋上的海水正在退落,而芬迪湾里的潮水抵达了海湾的最顶端,开始反弹向大西洋。
6 小时过去了,到了时间点 C,芬迪湾的海水回到了海湾的湾口附近。而这时候,新一轮的涨潮即将拉开序幕。大西洋上刚刚开始上涨的新一轮潮水,又把芬迪湾的湾口出的海水给顶了回去,它们相互叠加在一起,激发了共振,增加了潮汐波的振幅,也就是说潮汐落差变大了。
如此周而复始,芬迪湾中的潮汐落差就变得很大。并且,芬迪湾的深度是从湾口到顶端急速递减的。由于芬迪湾形状狭窄,海水中蕴含的能量没法发散出去,因此水越浅,浪就越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海湾里的潮汐落差。
这就是为什么,正常的海域,潮汐落差在 1 米左右,而在芬迪湾,潮汐落差可以达到十多米。
欢迎围观:地球的那些事儿 - 知乎专栏
转载请注明:微图摘 » 一波还未平息,一波又来侵袭,这里就变得越来越「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