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想自杀的人到实施自杀都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

知乎日报 曾旻; 375℃ 评论

一个想自杀的人到实施自杀都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

图片:Casey Muir-Taylor / CC BY-ND

曾旻,研究创伤心理学

自杀这样一个行为包含自杀意念、自杀企图和自杀行为。

那么题主的问题似乎就是一个人从有自杀意念,是如何发展到出现自杀行为的。

从定义上,自杀意念是指那些丧失活下去的愿望, 但还没有导致身体受伤的自杀构想与行为(Beck et al., 1973);而自杀企图是指非致命性结果的自我伤害行为, 具有一定程度的自杀意图, 其结果可能是受伤或没有受伤(O'Carroll et al.,1996)。

也就是说,自杀意念是在意图和内部心理活动中,还没有构想出自杀的计划和企图。而自杀企图是没有完整计划的一种自杀尝试,结果可能导致受伤但并不会真正成功自杀。而只有达到自杀行为层面,才是最终产生自杀成功这样后果的行为。

它有两种可能性,一种是具有完整的计划性,会计划在某个时间和地点,运用某种特定方式去结束生命。而另一种具有冲动性,在一种强烈的情绪冲动下,个体出现脱离现实感,或失控感,而随机选择自杀方式很快地实施该行为。

西方调查结果表明, 自杀意念的发生率在 18 岁以下约为 15~30.8% (Kokkevi, Rotsika,Arapaki, & Richardson, 2012; Nock et al., 2008), 18 岁之后急剧下降, 约为 3.7~14.3% (Crosby et al.,2011; Nock et al., 2008)。我国的调查结果表明, 大学生的自杀意念发生率为 12.9~20.5% (李献云等,2011; 梁瑛楠, 杨丽珠, 2011); 社区人群的自杀意念发生率为 7.9% (李献云等, 2010)。

但是 WHO (2014)的统计数据表明, 2012 年全球范围内总体自杀率约十万分之 11.4。

也就是 0.0114%!

我们就有一个惊人的发现,自杀意念的出现是非常的普遍的,而真正成功实施自杀行为的人,非常之少。

而这个过程伴随了个体一系列心理状态和心理过程:

1, 绝望。对生活缺乏希望,对某些目标没有期待,以及对获得成功毫无信念等。这种心理状态是引起自杀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McMillan, Gilbody, Beresford 和 Neilly(2007)的元分析发现绝望至少会增加 3 倍的最终自杀风险。

2,认知僵化。也就是说个体将自杀当做解决当下问题的唯一办法。自杀者往往看不到生命中其他的可能性,和新的变化。他们认为发生了某件事,自己就彻底完蛋,某些事情根本没有办法应对和解决。

3,对过去记忆的过度关注和概括。对过去生活事件的回忆中,有些人会十分关注消极部分,对于过去个人经历中消极的体验无法释怀,不断反复思考和回忆那些消极部分。并且他们会对过往消极的部分进行过度的概括化,从部分消极推广至整体消极,从而完全否定自我,否定世界,否定生活的希望,否定生命的价值等等。

4,问题解决能力的缺乏。很多人缺乏问题解决能力,当面对压力情景时,无法应对。有些人会觉得自己内部的心理活动是让人恐惧的,担忧的,无法被人理解的。这些都会推动个体封闭自我,自我沉溺在消极体验中,加重无助感和绝望感。

5,心理痛苦。Shneidman (1993)提出心理痛苦(psychache)的概念, 它是指一种由心理需要受阻或没有实现引起的被羞辱、内疚、愤怒、孤独以及绝望等精神痛苦的状态。当这种精神痛苦的程度超过个体所能承受的最大限度, 个体会将自杀视为终止这种不可承受的意识流动的唯一方法, 从而发生自杀行为。Shneidman 认为心理痛苦是引发自杀的直接原因, 而其他因素, 如抑郁与绝望, 只有与心理痛苦相联系才与自杀相关。

也就是说,前四点都会通过引起个体强烈的心理痛苦,个体为逃避这种心理痛苦而最终选择自杀行为。

  • 在自杀差异激活理论(Differential Activation Theory of Suicidality)中,研究者认为,悲观、抑郁的情绪会与负性的认知和信念失调建立连接,这种连接随着多次反复就会被强化。不断被强化之后,会变得越发的自动化。因此,一个非常小的负面刺激,引起很小的负性情绪,就可能激发个体的自杀意念。从这个角度只解释了为什么自杀意念会出现
  • 那么自杀人际理论(Interpersonal Theory of Suicide)解释了自杀意念何以导致自杀行为。。该理论认为, 个体仅有自杀的愿望并不会自杀(WHO 的数据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只有同时具备实现愿望的能力, 才会自杀。如图:

这个理论从人际关系的角度理解,自杀意念的出现源于在人际关系中的挫败而产生了累赘感和为满足的归属感。也就是说,一个人觉得我被周围所有的人都抛弃了,我不属于周围任何一个团体和家庭,我很孤独,因此,我感到我是一个多余的人。

但是这种感受只会产生自杀意念,而真正的自杀行为出现,需要习得自杀的能力。例如,克服恐惧和忍受疼痛的能力。个体通过反复多次接触痛苦与刺激的事件, 可以降低对死亡的恐惧, 并提高身体疼痛的容忍度,从而习得自杀能力。习得自杀能力的内在机制是对痛苦、恐惧及疼痛的习惯化与拮抗作用(van Orden et al., 2010)。

  • 而认知行为治疗的创始人——阿隆贝克(2008)提出了自杀的认知行为模型,如下图:

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人格特质,有些人在人格特点上会具备一些自杀的易感因素,他们更加脆弱,心理韧性差,复原力弱,更加极端和完美主义等等。当这样的人遭遇巨大压力时,很可能会产生精神异常的认知过程(包含但不限于:抑郁症、焦虑症、创伤后应激障碍、强迫症、精神分裂症等的负性认知过程)这种认知过程可能影响到个体出现自杀意念,最终产生自杀行为。

从自杀意念到自杀行为要经过两个心理状态,如下图:

阿隆贝克认为,精神异常的过程,会引起个体出现自杀图式,也就是对于自杀的一种核心信念。例如,他们可能会认为「自杀是我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当个体持有这种核心信念的时候,个体内心会处于一种长期的状态绝望中。

长期持续存在的一种心理状态——绝望感,它会和自杀图式产生交互作用,互相增强彼此的强度。并且个体在生活中会选择性的注意自杀的线索,也就是看到绳子就想到上吊,看到高楼就想到跳下来等等。这种注意力的一种偏向会产生固着,从而产生自杀意念。当状态绝望带来的心理痛苦感个体无法忍受,超出个体的忍受阈限的时候,个体就会选择自杀行为。

  • 关于自杀,O’Connor (2011)提出动机 - 意志整合模型。这个模型整合了以上诸多模型,最为完整的提出了自杀行为的发展过程,认为认为自杀行为的发展有三个阶段:前动机阶段、动机阶段和意志阶段。如图:

那么我们可以看到,从自杀意念到自杀行为,这个中间能够起到调节作用的,包括:自杀能力、冲动性、实施意图(计划),工具可获得性、模仿等等。

所以,在自杀的危机干预中,当我们发现当事人有自杀意图之后,最为重要的就是问当事人,是否有自杀计划,越具体化的计划,那么个体自杀的风险越大,因为这代表着他的实施意图非常明显,并且很可能具有了自杀能力。同时通过当时描述的自杀计划,我们也可以评估到当事人准备使用自杀的工具可获得性。

参考文献:

杜睿, & 江光荣. (2015). 自杀行为: 影响因素, 理论模型及研究展望. 心理科学进展, 8, 015.


我们建立了一个危机干预组织,帮助心理危机者们,包括但不限于自杀的心理危机。了解我们可以关注微信号:「AlbertChan2015」。由美国 NOVA 危机干预授权培训师 Albert 带领大家学习。

转载请注明:微图摘 » 一个想自杀的人到实施自杀都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

喜欢 (0)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