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吃了止疼片,咬自己的手还是会疼
图片:Christian Schnettelker / CC BY为什么痛经时吃止痛片就不痛了,但咬自己手还会痛?
其实这个问题用一句话也能能解决:疼痛并非一概而论,由于其性质不同,感觉亦大相径庭。当然这个答案非常宽泛,以下,我将作引申。
为便于理解,先请诸位思考这个问题:疼痛到底是什么?
谁都体验过疼痛,但是我猜,怕是几乎没有人可以清晰得回答上述问题。字面理解的疼痛一般指由身体损伤、病患或不良的外部刺激所引起的不舒服感觉。从出于临床实践的需要,国际疼痛研究协会(http://www.iasp-pain.org/)将疼痛定义为“由真正存在或潜在的身体组织损伤所引起的不舒服知觉和心理感觉”。从这个官方定义来看,疼痛包括 2 个层面:生理的和心理的。
生理层面决定了疼痛的不同性质,这里有着复杂的神经机制(且此处尚有争议),我不展开,仅以点带面,解释几种不同的疼痛。我要强调的是,不同性质的疼痛对应不同的传导通路,针对某种传导通路的措施对另一种传导通路上的疼痛可能完全无效。
1. 伤害性刺激导致的疼痛,一般又称为“快痛”。如问主说的,自己咬一口自己、或针刺。即属此类。这种疼痛是人体组织受到伤害性刺激后立即产生的疼痛,产生和消失都非常迅速,从感觉上来说非常“清楚”且“定位”明确。从人体反应上来说,可引起逃避性动作。
2. 与快痛对应的,当然是“慢痛”,通常描述为“灼痛”(参见下文)。当然,这种疼痛不是你们想象的那么“慢”,也就是发生在伤害性刺激后的 1 秒钟左右。相应的,其定位模糊且持续时间较长,举个例子,火烧手指即属此类,所以叫“灼痛”,昂?又比如,带状疱疹,本质是病毒感染神经节,导致“负责慢痛”神经损伤所致。这个痛,由于往往持续存在,患者往往心境恶劣,情绪不佳。
3. 炎症性疼痛。这个比较好理解,关节炎的患者通常会说“关节痛”,即属此类。而问主所说的痛经其实亦属于此类。比起上述两种相对单一神经纤维传导通路上的疼痛来说,炎症性疼痛是多种因素(机械、热、化学转导、炎性介质)调控下的复杂机制,其是通过受体、离子通道和神经递质或调节蛋白等来实现的。这个坑太略大,我就不跳了。常规止痛片对此类疼痛效果不错的原因在于,此类疼痛药物能够“消炎”,达到缓解的目的,但是实际上,由于其对症不对因,往往只能“救急”。
4. 中枢疼痛。这个属于比较玄乎的疼痛,原因是中枢神经敏感化——正常人“判定”的正常知觉在此中情况下将被误判为“疼痛”。有一个疾病纤维肌痛综合征即属于此类。不过呢,由于症状不典型,还有人怀疑是造出来的疾病呢。
5. 还有一种心理层面的罕见“疼痛”,称之为精神性痛(Psychogenic pain),事实上,这种疼痛到底存不存在,争议挺大,因此诊断和治疗上也莫衷一是。
看了那么多分类,我们可以推测一下,对“疼痛”的良好描述,将有助于临床开展诊断和治疗工作。比如我们说,一个肚子疼的女性,她到急诊描述自己是“下腹胀痛、酸痛”,那么结合病史,内科医生完全可能请一个妇科会诊了;反之,她说自己是“绞痛”,那么狠可能会请个普外科会诊吧。所以说,更好地描述疼痛十分重要,关于此的更多论述,请参见我在如何准确地描述疼痛? - 医学 中的讨论。
这里引申一下,在对待疼痛上,其实更为重要的是临床对待疼痛的态度。这里有一个公认准则:一个人说感到痛,这就是痛;他说痛仍在,痛就仍在(Pain is whatever the experiencing person says it is, existing whenever he says it does)。对于疼痛的处理,完全遵循这样一个准则。WHO 就建议,对于“疼痛”者,应当给予积极干预(http://www.who.int/medicines/areas/quality_safety/Scoping_WHOGuide_non-malignant_pain_adults.pdf)。
转载请注明:微图摘 » 明明吃了止疼片,咬自己的手还是会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