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哪里好,哪里不好?
图片:站酷海洛创意汉语有哪些优点?
1. 汉语的单音节词根多,再加上没有大量借用其他语言的词汇(如英语中的拉丁语,日韩语中的汉语),因此汉语可以用同一套词根构造普通词汇和专业词汇,构词法的逻辑性相当强。很多专业术语也完全可以“望文生义”。
比如汉语的“五边形、六边形、七边形、八边形”完全就是用与日常用语中相同的数字和“边”、“形”二字构成的,任何人都能明白,而英语的“pentagon hexagon heptagon octagon”则是来自拉丁文,和日常语言里的表述是脱节的,加大了理解难度。
同时,这种依靠单音节词根进行完全透明的构词的系统也是开放的。普通人也可以在起人名、起店名的时候,用两三个音节就传达出丰富的内涵。
2. 汉语数字的表达十分简单,严格遵循十进制,可以和阿拉伯数字表示法完全对应。序数词只需简单地加“第”。除了“二”和“两”的区别需要死记外,学习汉语数字完全没有难点,只要会阿拉伯数字,记住“零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这 14 个音节,就可以说出几乎生活中用得到的任何数字了!这比起法语变态的四则运算,日韩语固有和汉字两套,简直简单到天上了。即使是相对简单的英语也不如汉语合于十进制,11-19,20,30,40,50,60,70,80,90 还是要单独记忆。
3. 汉语的话题可以和后续部分在逻辑关系极为松散的情况下仍然组成句子而不引起误解,如“那场火幸亏消防队来得早”,对于日常生活中信息的高效传递很有用。当然,对于需要严密表达的场合,这就是缺点了。
4. 汉字的字形可以负载独立于语音的额外信息,这一点不同于拼音文字。因此只有汉语可以把元素周期表里的元素全部用单音节来表示,而拉丁语里用后缀表示,并且体现在语音上的元素类别,在汉语里是用部首表示的,不占用语音的时间。
汉语有什么缺陷?
汉语是世界语言中已知的唯一以主谓宾为主要语序但是定语从句在被修饰词前的语言。这就造成修饰全句宾语的定语从句必须插在意义上紧密的谓语和宾语之间,这一点是违背语感逻辑的,直接造成汉语不能容忍太长的定语从句。而读过英文文章的应该能感觉到定语从句对于精细描写的重要作用。
此外,汉语的定语从句和词语作定语都用“的”为标记,而又没有主谓一致关系,因此定语从句很容易发生层次划分的歧义,如“失去了监督的权力”可以解读为定语从句“失去了监督的 - 权力”,也可以解读为动宾结构套定中结构“失去了 - 监督的权力”,这一点也限制了定语从句的使用。
汉语话题优先且不严格区分主被动,导致许多“这个人谁也不喜欢”一类的歧义表达。
汉语的形容词或动词可以用原形充当名词,对于日常谈话没有多大问题,但是在谈论抽象事物时很容易带来歧义,比如“永恒的意义”可以是 eternal meaning 也可以是 the meaning of eternity。
转载请注明:微图摘 » 汉语哪里好,哪里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