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生活周刊 IMDb 最大刷票事件,意外把《肖申克的救赎》刷成第一
图片:肖申克的救赎为什么IMDb第一是《肖申克》而不是《教父》?
这是imdb当年很著名的一个插曲。
2008年《蝙蝠侠:黑暗骑士》上映时,一干该片死党为了将其推上TOP1,昼夜不停刷ID给蝙蝠侠打10分,给当时第一的《教父》打1分(够XE吧),终于把一部21世纪影片送上了TOP1宝座,同时也让《肖申克的救赎》的分数超越了《教父》。
如今《黑暗骑士》终究不敌岁月洗礼跌下去了,不过《肖申克的救赎》的优势却保留了下来,成了TOP1。
黑手党死的真冤啊
我支持现排名第一@Waller John 的答案,因为她说的是关注过这件事的人都知道的事实。
我补充一些数据,帮助大家回顾下《肖申克的救赎》在2008年如何取代《教父》的IMDb Top 250榜首的这段历史。
上图是《教父》的IMDb排名走势图,从1998年开始,该片基本上稳定地排在Top 250榜单的第一名,而在2008年7月底,突然降到第3名,然后从当年8月10日起至今,回升并保持在第二。
《教父》的评分到底发生了什么怪事?请看表:
上表是《教父》在2008年7月份的投票变动情况,在7月中旬之前,该片每天新增投票100多,但从大约7月20日起,每天新增投票超过1000,同时它的排名降到第2,然后第3。对的,因为《黑暗骑士》上映了。
《黑暗骑士》上映,《教父》投票猛增,伴随排名下降,这种关联难道不古怪吗?如果只是《黑暗骑士》自己分数高,超过了《教父》,那为何《教父》又跌到《肖申克的救赎》之下?结论只有一个:短期内恶评《教父》的人大量增加了。
再看看《黑暗骑士》的排名走势情况:
从上图可以看出,影片于2008年7月中旬上映,在几天之内冲到Top 250的第一,但在这个位置上它只保持了不到一个月,从8月10日开始连连下跌,最低跌到过第12名,今排第6。
上表是《黑暗骑士》上映初期的排名情况,它只用了三天,就冲到榜首,当时每日投票高达2万多。
那《肖申克的救赎》又是怎么回事呢?
从上图可知,《肖申克的救赎》在90年代末其实已当过第一,不过在本世纪初的几年时间内,它通常是仅次于《教父》的老二,直到2008年7月底,它短暂下跌到第三(因为《黑暗骑士》强势入榜),很快,由于《教父》下跌,《黑暗骑士》也不复最初几天的勇猛,从当年的8月10日起,《肖申克的救赎》出人意料地跃升第一的宝座,并保持到今天。
上表显示,其实《肖申克的救赎》的投票情况也受到了《黑暗骑士》上映的影响,从之前的每天100-200票,猛增到后来的每天600-1000票,个别天数甚至突破1000。为什么《黑暗骑士》上映,大家要多给《教父》和《肖申克的救赎》投票?这之间的关联还不明显么?只不过《肖申克的救赎》的目标不如《教父》醒目,所以受到的「攻击」不如《教父》猛烈,说它最后渔翁得利也不为过。
再补充一个数据:
上表是《黑暗骑士》刚上映不久时统计的「仇恨投票」比例,即打「1分」的票数占总票数之比。《十二怒汉》《黄金三镖客》《低俗小说》等其他Top 10行列的影片这个比例在2.20-3.60%之间,肖申克的救赎为3.40%,比较正常,《黑暗骑士》为3.70%,略偏高,而常年稳居第一的《教父》竟高达6.40%,说明出现大量的人给《教父》打1分。
IMDb的投票规则:
IMDb有两个评分系统,一个是每部影片都有的常规评分,一个是进入Top 250的特殊评分。对于后者来说,只有所谓「regular voter」的投票才有效。IMDb并未公布「regular voter」的定义,但我们不难猜测,它对用户的投票历史有要求,比如至少投满多少部,甚或满足一定的投票资历,如投票满一年,等等。而且这个定义会根据情况修改,一般来说门槛越来越高。所以,一部影片的常规评分和Top 250榜上的评分(若入榜)往往不一致,因为统计对象不同。
有人就会疑问,既然Top 250榜对参与评分的人有资格要求,那还存在刷分吗?
当然可以。因为参与刷分的用户,并非我们理解的像豆瓣上为国产新片刷分的刚注册僵尸号,他们也都是经常看片、经常打分的影迷,这里面肯定有很多符合「regular voter」资格的人,所以他们的行为完全可以影响Top 250的排名情况。
关注过当年那段「战况」的人,应该都有印象,那时的各大英文论坛甚至中文论坛上,每天都有人直播这几部热门影片的投票和得分变动情况,合纵、连横,各为其主,不亦乐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