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首次输给中华台北,这回,留给男篮的时间也不多了

知乎日报 巴巴罗莎 163℃ 评论

历史上首次输给中华台北,这回,留给男篮的时间也不多了

图片:CFP

2013 年亚锦赛表现得这么差有哪些原因?中国男篮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

巴巴罗莎,刀锋

“We Are All Witnesses”——本来这是我准备用在这篇文章的标题。我终于见证了这样一个伟大的历史时刻:中国队无缘亚锦赛四强。但是,现在我已经没劲揶揄中国男篮了。除了把标题改成“哔哔哔”外,我只想问一个问题:这到底是谁的错?

师傅,大师兄被妖怪抓走了!

我能理解扬纳基斯坚持把孙悦带到马尼拉,他一定知道凭孙悦的状态是没有能力承担国家级的赛事的。但是即使是我也明白,这是一个天赋极佳的球员,身高,臂展,弹跳,视野,运动能力,他具有成为顶级外线的一切条件。进攻端有灵活性,防守端有覆盖面,但凡有一点复苏的迹象,孙悦都将是国家队一笔宝贵的财富。

可惜,他连一点复苏的迹象也没有。

孙悦官龄28岁,正是一个运动员的大好年华,即使到了2016年里约奥运会,他也依然有能力为中国队的外线添一把柴火。如果只是状态不佳的话,每个教练都宁愿用一个亚锦赛名额帮他恢复状态——可是,他在球场上的表现,已经不仅仅是用“状态不佳”就能轻描淡写混过去的事情了。

对阵印度和巴林,孙悦几次在蝇量级盯防的情况下运球脱手,砸到膝盖脚面,然后被迫抱住球,等队友接应。进攻端不仅是投不进球,大部分进攻都用草率的投篮解决,没有突破,完全看不到持球进攻能力。防守端在淘汰赛之前毫无积极性,也跟不上对防球员的脚步,场上几次被晃个趔趄,这种盯防水准我只能用“运动能力失调”来形容。

一个无需争辩的事实:孙悦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进行系统训练了。

这几年,我已经很难在娱乐之外的版块听到孙悦的消息。他在球场外的活动实在是太多,太多了,他打篮球的机会实在太少,太少了。也许我们不能怪孙悦,虽然他确实不是一个具有很强自律性的球员,但是在无球可打的状态下,我相信多数球员都没有办法调动起对篮球的热情。

最开始孙悦还能在美国打一打ABA联赛,接下来就只能给美国的业余球员在一些国内次级城市打打表演赛,赚赚球票了。在这个问题上,中国篮协和孙悦的东家:北京奥神男篮功不可没。

前一段时间,网易体育和《篮球报》写了两篇观点不一的文章。网易体育把李苏和他的北京奥神队摆在一个“规则挑战者”的位置上,描绘了一支完全私有化的球队在半市场化体制内争取属于自己的权利,《篮球报》则从张琦的卖身契入手,揭开了奥神球员被当成老板私产的悲惨境遇。而孙悦正是这些签了长达几十年甚至终身合同的球员们当中的一个。

这两篇文章的目标指向同一个问题:在CBA联赛逐渐迈向市场化的过程中,球队和篮协的关系是怎样的?

在计划体制下,地方提供大队向国家输送人才,为国争光天经地义。但在职业联赛的环境下,虽然大部分球队依然具有官方背景,但准确的讲,球员已经成为球队的雇员,没有参加国家队,为国效力的义务,而篮协从理论上来说也仅仅是一个协调组织,并无调动球员的权利。这是篮协与奥神争端的起点,而争端的终点,就是奥神的卖身长契不符合职业联赛规定,需要修改球员合约以获得入场资格,而奥神不愿放弃自己占有的球员特权,最终被篮协踢出局。

在这场拉锯战中,我们很难以确凿无疑的说谁是正确的一方,谁又应该背负斗争的责任,但是奥神的球员们——比如孙悦,他们是牺牲品,这群球员的青春和天赋已经完完全全的耽误在游戏规则变更的痛苦之中。

师傅,二师兄被妖怪抓走了!

平心而论,中国队在对台北的比赛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性远高于之前的小组赛。我们可以看到孙悦在防守端积极的回防站位,也能看到朱芳雨和王仕鹏在底线和两翼不断反跑穿插,中国队在比赛一开始就展现出了良好的状态,台北队几次试图将节奏带快,都被这种积极性遏止。台北最重要的得分武器林志杰在孙悦的限制下发挥糟糕,中国队上半场领先的最大分数一度达到17分。

于是我们觉得这场比赛可以轻松拿下了,我们降低了比赛的兴奋度,我们开始放任对手打出快节奏,我们不再给对方的外线施加压力……在一波疯狂的三分雨过后,我们才发现比赛才刚刚开始。我们沉浸在温吞的惬意当中,伴随着心理防线的崩溃,球员们的表现就像是走丢了的孩子,再也完全无法组织起有效的进攻和防守了。

其实这已经不是中国队第一次领教中华台北队的外线实力,早在2009年,中国男篮的刻骨铭心的天津之旅,台北球员就已经让中国男篮吃到了足够的苦头。只是那个时候,台北内线缺乏一个支撑点,没有和中国队进行一较高下的硬实力。然而,当昆西·戴维斯成为台湾SBL联赛的MVP,并进而归化成为台北代表队成员时,中国队内线已经不再具有绝对的优势,当遮羞布被扯的一干二净,中国队的锋卫线在攻防两端的无力一览无余的展现在亚锦赛上。

这届亚锦赛展现了亚洲篮球飞速提高的竞技水平——当然,其中不可忽视的原因是亚洲篮联的归化政策。如今,除了中国队和伊朗队,本届亚锦赛余下的13支球队都已经拥有了归化球员。他们有内线的补外线,有外线的补内线,中国队的锋卫线看起来如此不堪,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中国队再也无法以强大的整体优势碾压对手了。

当我们把相同位置的球员摆到同一水平线上硬碰硬,我们终于有机会认真看看中国队外线的成色。

王仕鹏依然属于国内一流的得分后卫,老太太过街式的小碎步上篮独步篮坛,我一度以为亚洲没有一个防守者和裁判能看清王仕鹏的步频。几场比赛下来,王仕鹏的表现并不能说大失所望——他一直是一个攻强守弱的球员,可年龄的增长让他的缺点暴露的过于明显,而进攻端的手感也越来越捉摸不定。

与之相比,朱芳雨则更加让人无法忍受:他是巴赫拉米之前的亚洲第一小前锋,国家队外线最重要的防守者。虽然进攻更多依靠一手三分,但在防守端,他几乎是无法替代的闸门。可是本届杯赛,8号疲态尽显,身躯依旧孔武有力,但是脚步已经完全跟不上对位防守者,但凡遇到掩护,对手就会得到一片开阔的投篮区域。

之所以中国队打实力较弱的对手也依然无法拉开分差,实在是因为我们的防守太难以跟上对方的脚步了。当我们的球员在基本能力上就已经和对手有了距离,一味的谈防守还有什么意义呢?

也许我们不应该过多的责怪朱芳雨和王仕鹏,毕竟他们的年纪都已经大了。王仕鹏从2005年开始真正进入我们的视野,而朱芳雨还要更早,对于这两名老将来说,尽管他们的防守质量下降,态度也不再积极,可毕竟他们都已经打了快10年球了,我们无法要求更多。

可……等等!现在已经是2013年了,可我们的球队核心为什么还是王治郅,易建联,陈江华,王仕鹏,朱芳雨,孙悦?现在明明已经应该是易建联这一批球员的时代,为什么我们依然不得不带上那些老家伙?

请问邓华德,除了一届干枯的武汉亚锦赛冠军,你还给中国队留下了什么?

也许我们对邓华德的要求太多了。2008年之后,中国队的人才培养就处于一个低谷,邓华德带着这一支连易建联都没有的国家队拿到亚锦赛冠军,给中国篮球保留些许颜面已经实属不易。在那种青黄不接的情况下,除了邓华德,我们也找不到真正有实力改善中国篮球环境的教练——毕竟,有哪位名帅甘愿培育一支无法打出成绩的球队慢慢成长呢?

于是,邓华德的精神疗法让人们暂时忘记了中国篮球所面临的的危险,五战尽墨的2012年伦敦奥运会并未让人警醒,直到一年之后,人们才发现中国男篮在2008年之后没有任何进步,有的只是在吮吸哈里斯和尤纳斯剩下的老本,直到现在。

是的,承担人才培养责任的应该是联赛,而不是教练。邓华德也正是当时求贤无门的中国男篮唯一能够指望得上的人物。公允的说,篮协和邓华德只是男欢女爱,相互投其所好而已,虽然相互看着不顺眼,但彼此都知道,自己是对方的唯一选择。
于是,话题又回到了联赛上。我们本不应该指责CBA,因为这已经是亚洲运营最优秀,影响力最大的篮球联赛了。但是,由于中国球员培养的特殊形式,球员无法自由流动,大部分人只能留在国内生老病死。而各支球队对于联赛的态度,似乎是过于短视了。

至于上面的官老爷们,似乎还没弄明白CBA到底应该成为一个具有强大吸金能力的商业机构,还是中国篮球的造血站。他们也不知道篮协和篮管中心的牌子,他们到底应该挂上哪一个。

师傅……师傅也被妖怪抓走了!

比赛失败,总要有人承担责任。信兰成是肯定不会引咎辞职的,尽管中国队最糟糕的的三届亚锦赛:2002,2009,2013,他都是中国篮球的最高领导者。但是我们总要挑出一个人来背黑锅,如同2009年的郭士强,如果篮协想要找一个人承担全部责任的话,那这个人只能是扬纳基斯。

看,输球后更换教练,洗清责任,平息众怒,再许给球迷一个美好的明天,中国足协就是这么做的,屡试不爽。

扬纳基斯在几场比赛中的调度能力实在是太糟糕了。这种糟糕并不在于他给了孙悦机会,又在最关键的时刻雪藏;也不在于生死战中几位老将将局面稳定的情况下,让年轻人打了太长时间。

而是,他不够了解亚洲篮球。他太自信了。

他自信到直到小组赛的最后一场还在磨合阵容,调试球员;他自信到把正式比赛当成训练赛,开启12人的大轮换,考察球员能力;他自信到认为中国联赛培养出来的球员可以不进行基本素质的打磨,直接演练战术。

那只是他以为的亚洲篮球而已,亚洲篮球没那么弱,中国队也没那么强。

扬纳基斯带希腊国家队的时候,正是希腊篮球的巅峰。2005年夺得欧锦赛冠军,2006年击败梦之队拿到世锦赛亚军——扬纳基斯是欧洲最优秀的教练之一,也正如他所说:“面对尤纳斯,我从来就没输过。”

然而,扬纳基斯率领的是怎样的一支国家队?

我们暂且不论希腊的国内联赛,帕纳辛纳科斯和奥林匹亚科斯都是欧洲的顶级强队。单说希腊流畅的切入突分大范围转移,这是在他们后场拥有三位欧陆顶级球员:迪亚曼迪提斯,帕帕卢卡斯,斯潘诺里斯的条件下实现的。三位球员突破投射大局观样样俱佳,并且基本可以实现一到三号位的错位,与希腊对阵的球队在“一二三四,二二三四,突分转移,再来一次”的进攻号角中,很快就会出现防守失位,给希腊队的外线让出巨大的空间。

可是如今中国队的一二三号位,有能力做到这些吗?与台北队比赛的开局可以很清晰的看出扬纳基斯的战术思路,频繁的绕掩护跑位和内外线传导除了缺少突破之外,和在希腊的战术如出一辙。然而用了几次,问题就出来了:快速穿插时中国队根本无法保证传球质量,以至于球到手里就要稍微停顿,快速转移所造成的效果接近于零。诸如中国对韩国那场的命中率,根本就没法看。

也许扬纳基斯会哼哼两声说,就这些基本功还用老子教?可现实是:这些基本功真需要有人教。目前的人才培养体制中,球员的先天天赋被摆在第一位,技术位居其次,在身体条件相对不占绝对优势的后卫位置,这种选材方式的缺陷尤为明显。
能突破的不能投篮,能投篮的不会突破,突破投篮都会的不防守,愿意防守的别的什么都不会——当然,也有一个什么都会的,但那仅限于热身赛。

这就是我们的联赛培养出的一群球员,这就是我们围绕着姚明培养出来的一群球员。想想尤纳斯力排众议选出来的两名球员,陈江华和孙悦,一个进入CBA之后就不复国青风采,另外一个则根本不在CBA打球。我们的联赛怎么了?

虽然亚锦赛连半决赛都进不去,这事实无论如何也太难以接受了,可是回头想想,这样的一群球员,扬纳基斯想用几个月的时间完成质的飞跃,是否有可能?

我想,我们是否应该再多给他一点时间,让他为中国篮球做一点真正的事情?毕竟有了哈里斯和尤纳斯的努力,才给了我们一个2008,频繁换帅也许是能让我们的成绩变得好看一点,但是到2016,再到2020,唯成绩取用的教练选拔策略又能让中国篮球有多大进步呢?

谁是妖怪?

谁是抓走了大师兄,二师兄和师傅的妖怪?不需要多说了吧。

我们都应该真心的赞叹中华台北队在这届亚锦赛上的表现,他们的实力足够担当的起四强的荣誉,更重要的是,他们在球场上展现出来的团结,拼搏和永不言败的意志,正是中国篮球在职业化的过程中慢慢缺失的。

台北队不是中国男篮的妖魔,而是中国男篮的医生。

也许计划体制无法给予中国球员选择权,但至少我们不会去担心李楠在球场上悠闲的散步,不会担心刘玉栋在一场大败后偷笑。

台北对卡塔尔的失利成为了战胜中国队的最好注脚:在那场比赛中,中华台北本有机会避开中国队,选择一个稍弱的对手,可他们没有。

赛后许晋哲教练这样解释:“其实有一段我们落后12分的,但我们并没有想过挑选对手,我们想要赢球,我们一直说要尊重比赛。我们当时落后12分,大可以输下去,或者我们干脆输到16分好了,那样的话就把卡塔尔变到小组第一名去了,可是我们并没有这样做,这样是有点控制比赛、玩弄比赛的感觉,并不是尊重比赛的行为。我们每个球员都想要赢球。”

这场由落后17分到反超18分的大逆转,是对中华台北队拼搏进取,永不言弃的最好馈赠。我依稀在他们身上,看到了台啤“绿色奇迹”所埋下的种子。体育本该如此,不是吗?

他们配得上这场胜利——在我们已经配不上这场失败的时候。

转载请注明:微图摘 » 历史上首次输给中华台北,这回,留给男篮的时间也不多了

喜欢 (0)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