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商这么大规模贿赂医生,搁哪国都是大事
图片:e-Magine Art / CC BY医疗从业者如何看待葛兰素大规模贿赂医生以换取药物使用一案?
首先,必须说明的是,这种情况司空见惯,几乎所有药商都干,从跨国巨头,到国内小药厂,一直到药品经销批发商,几乎没有例外。
其次,其实其中很多很难界定。例如,很多是学术会议,培训教育,学术交流等形式。以劳务费,劳务答谢等形式出现,而这些学术活动未必是完全装样子的。至于这些酬劳和待遇,包含会议宴会档次,会议地点什么的,以什么为度,以什么为界?什么是合理?什么又是行贿?国内没有任何明确界定。
没有界定和法规,会奔着什么方向去,大家是可以想象的。
这些学术活动肯定是带有明确导向的营销或者半营销行为,例如和IT界去参加VMware组织的云计算研讨会,IBM组织的什么SOA大会性质接近。但确也不是纯粹的伪装外衣。
通过学术交流,真正让医生们普遍了解最新的治疗手段及药理药品,事实上是最高级最合理的营销方式,也是有益的。
但是医药和医疗行业和IT行业毕竟是完全截然不同的两个行业。
这种情况在发达国家,例如欧洲和北美,是很少存在(存在也是非常私密和个人的违法勾当)的。因为当地法律对医生和药商的关系方面有严格的规定和界限。一旦越线,那就是身败名裂,锒铛入狱,最少也是行业扫地出门的事情。
但是在中国完全没有类似的法规和相应的执法。
甚至相应的国家管理单位:卫生厅什么的,反是其中关键的一环。
绝大多数跨国药商,进入中国市场以后,这件事情都是一个极大的管理和营销挑战:因为这在这些跨国巨头其他国家地区的经营行为中是没有经验和成熟规则可以沿用的。
无论从成本控制,财务处理,和营销管理方面,对这事都是两眼一抹黑,从公司的制度,流程,经验上完全空白,这事实上给了本土的灰色地带更多的操作空间。
法规缺失,其实只是一个小因素,甚至法规缺失的下面,还有自己的成因。
关键还是在于以药养医。
药商涉嫌行贿,对医生用药的影响是有,但是恐怕还不如医院本身给医生的业绩压力更大。
残酷的现实是,不开药,不做各种检查,医院的基本收入将很难维持。
现在滥用药物事实上已经查得很严,有良知有道德的医生,也并不罕见。只是在这样一个生态中,大家都只是在寻求一个适合自己,满足环境要求的,利益/良心/行业生存 都要兼顾到的平衡点和平衡准则而已。
至于说,为啥不能改掉以药养医,这话题就深了,无法在这做深入探讨,甚至不方便做公开探讨。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套用医疗领域的一句话,叫“病去如抽丝”。
药物未获得使用授权一事,应该是极少案例,这个事,搁哪都是大事,即便在中国,这也不是闹着玩的普遍事件。
(谢绝任何形式的转载)
转载请注明:微图摘 » 药商这么大规模贿赂医生,搁哪国都是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