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十一学校:从「正常高中」到「教改先锋」

知乎日报 程毅南 296℃ 评论

北京市十一学校:从「正常高中」到「教改先锋」

图片:北京市十一学校

北京十一学校创新育人模式的探索有什么值得学习借鉴之处?

程毅南,学心理,做投资,脑洞大

作为一个已经毕业 6 年的校友,一直非常关注十一学校的变化,经常回学校跟老师们聊聊天,看看学弟学妹们的变化。其实,十一学校的变化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教改”,而是由一个传统官僚制度的学校,转变为一个市场化经营的企业。也就是说,从制度上、企业文化上、经营方式上、产品结构上、客户关系上、以及企业的终极理想上,都发生了巨大改变。

以下大部分信息来自在职骨干教师、校领导和在校同学。

其实所谓“创新育人模式”的探索,就是以学校为基础做的教育改革了。从新校长正式上任,到现在 6-7 年的时间里,十一学校从一个“正常高中”(每班 50 人,班主任制,全班统一课表,选修课有限,社团数量几十,严厉打击“早恋”),到现在的“教改先锋”(基本类似美式大学,没有固定班级,学生自主选课,每个老师负责十几个学生的生活,小班制,选修课和社团茫茫多,默许“早恋”),这是一个巨大的转变,当然不能说变就变。

1. 对历史的了解和继承

我毕业前两年,李希贵校长正式就任,而其实在这之前,他已经在学校里“潜伏”了很长一段时间,还经常到处听课,了解学校的方方面面。在实行教改的初段,他也不是一下就把所有理念全部铺开,而是一年走一小步。但每一步都有规律:文化(理念)先于动作。

有一个故事我听了很有感触,说李希贵校长要做教改,但首先要在学校内部统一思想。因为这是很大的一个改变,中学其实又是相对保守的机构,很多教师和主任其实不愿意改变现状,就希望踏踏实实干到退休,那么,如果你的骨干教师团队不支持改革,那就无从改起,而且学校的老师们很容易拿学校的原有制度和文化来反对你——“你一个外人,凭什么改变我们这儿的文化?”所以李校长经过反复研讨,整理(或者说创作)出了一个“十一学校过去五十年来的成功所积淀的文化”,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敢为天下先”的文化,认为这是十一学校过去成功的关键。这下好了,不支持改革的人,反倒成了不尊重学校文化的人。这就在思想上占据了主动。

很多其他学校也尝试做教育改革、空降了外面的校长来改,但是基本都失败了,原因就是在于,忽略了对学校固有文化的了解,没有利用原有基础做创新,一味地推翻旧制度、建立新制度,当然要损害很多人的利益。所以很多学校的教改,往往在 1-2 年内就夭折了,学生还有新鲜劲儿,但教师完全没干劲。十一学校能坚持 6-7 年,与文化、思想上的工作是分不开的。

2. 对核心 KPI 的保护

教改的本质是为了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既然是提升素质,那在数字上就不能降低,不然很容易受到外界质疑。十一学校原来也是海淀区高考成绩前五的学校(我在那会儿经常说自己是第二,不过不太客观,前五应该算客观了),每届高中 600 多人,几十个清华北大,这个东西不能丢。所以我记得在一开始,李希贵提的未来目标是,十一学校毕业生,三分之一北大清华,三分之一国外名校,剩下三分之一我忘记是什么了……所以说,改归改,对学霸、学神的培养并不放松。

旧数字上不放松,还增加了新数字。十一学校国际部很早就办起来了,最开始是接收国际学生增加收入,现在则是侧重出国班,每年输送几十几百的人去国外名校,然后拿每年考上常春藤、美国 Top 10、英国 Top 4 的人数,一样可以对外宣传,一样吹起来很牛逼。每年还有各种学科竞赛、青少年竞赛拿奖的学生,茫茫多。所以对家长来说,十一学校的竞争力并没有因为“杂七杂八”的东西多了而减弱,反而让孩子有更多选择。这尤其对于思想更为开放的北京家长来说,是利好。

3. 内部激励扩大化、丰富化

不同于传统学校,十一学校优化了内部激励方式,为教师(员工)和学生(客户)都拓宽了发展空间,并加强了成就激励。

首先说学生。

传统学校,一般来说,一届几百号人里面,就那么几个明星,要么是体育的、要么是学神,再能耐点的搞点竞赛、社团,也就这样了。而现在十一学校多元化的发展,学生在马术、击剑、弓道、橄榄球、芭蕾、模联、乐团、电竞、商业、小语种、各类社团等,在市级、区级的比赛中都能拿奖,或者都能在校内搞出名堂,学校还会在每个月表彰全校百星,搞得学校里几千号人几乎每个人都觉得自己了不起,能当明星。每个学生对自己的发展有更大自主选择权、更丰富的发展空间的同时,学校也在实质上鼓励这种全面性和多样性。校长甚至经常带一些有特长的同学参加一些市里的活动,帮助学生见识更大的世界、接触更优质的资源。

对老师,也有激励。

物质上的奖励我不了解,不乱说,私自猜测一定会有提升,因为小班制的教学增加了每个老师的负担,同样教 100 个学生,50 个学生一堂课变成 25 个学生一堂课,原来一个老师上 2 节,现在要上 4 节,工作量变大了。

我讲讲“画饼”。如果这是一所传统学校,发展速度有限,教师升迁空间小,干得再好,也就是按部就班地排资历,那就相对没干劲儿。但十一学校作为“改革先锋”,被教委认可,它的成功经验就很宝贵,如果国家大面积推广教改,那就需要“复制”十一学校,怎么复制?开分校啊!所以对于目前的骨干教师来说,未来可以预期自己在分校做校长或主任,那就有成就上和物质上的双重激励。要知道,对于教师来说,能够影响更多人、能够教育更多人,其实是一个非常有情怀的激励。这原本是快消品和零售业内部激励的思路,被十一学校应用在了教育领域,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4. 构建理论体系

与以往的校规制定不同,李希贵校长想要做一件事,一定会需求一个理论支持、比如教育理论、心理理论、经济理论等。

比如十一学校的校服。大多数学校的校服就是同一款式,厉害点的用不同颜色区分不同年级,也就如此了。但十一学校搞了几十款校服,不仅颜色不同,款式也不同,而且都是找成熟服装品牌专门设计、生产和制造的。不熟悉服装生产和制造的朋友可能想象不到这样做的成本和难度:一个学校只有几千人,几千人对几十款衣服的需求,每款的数量、颜色、大小都是不一样的,可能具体到某个款式颜色型号的衣服,只生产几件,这个成本是很高的;而又要把这件衣服发到学校里这个具体的人手中,用到的人力物力又很高,还需要开发一个专门的订货、发货系统,而且还可能涉及到退换货;更重要的是,你不可能向学生要更高的价格,家长会吃了你。简而言之,特别麻烦,非常难。

为什么费这个劲搞这个?知乎上不是经常喜欢吐槽中国大学生 / 成年人不会穿衣服,为什么?从小学到高中都穿同样的校服了,没培养个人风格和审美。十一学校强调自主,强调全面素质,穿衣服的品味当然也要从小培养,这就是教育的一部分。那你说,为什么还要叫“校服”?李校长说,“校服”有两个概念,一个是在学校情境下同一的服装,一个是在学校穿的衣服。我们认为,校服就是在学校穿的衣服,只要款式符合青少年形象,没必要统一。反正,在这个学校,每个同学对这所学校的认同感,已经不需要通过穿统一校服来体现了。

无法反驳。

再比如,我在前一阵儿跟学校老师聊天的时候,就被咨询过关于某项潜在政策(比如“默许早恋”)可能有什么心理学依据或支持可供使用,是否对学生身心健康有利,如何划定界限,跟现有的体系和政策是否可能产生矛盾。十一学校“默许早恋”的现状依然有很多老师反对,不乏骨干。所以你可以想见,要改变一个观念,真的很难。

我其实很惊喜,因为我发现在十一学校,“教改”是个非常体系化的东西,不是校长拍脑门一个人定的,而是通过不断讨论、调研、内部沟通、外部沟通、测试、改进、再测试、再改进而完成的,而且充分地考虑了“保守势力”可能的反对,并且有针对性地通过类似营销的方式来达到思想统一。不是我要搞个人崇拜,但我讲真的觉得李希贵校长是个非常有想法的人。据说李希贵校长非常喜欢读书,没事就把自己刚读完的书送给周围老师和同学,他送自己看完的书的速度往往快过其他人读书的速度,而且他还送了很多人,所以我想这就是原因吧。

5. 适当的个人崇拜

其实,搞改革是需要个人崇拜的,比如邓总设计师。领袖的个人魅力,有时候可以推动一些缺乏依据、缺乏实证的事儿。如果没有领袖,只有信仰和教条,那其实很难改变任何事情,因为没有人明确方向、集中资源、承担责任。最重要的就是承担责任这一点。

我们社会喊了教改这么多年,为什么到现在才有一点点起色?因为没有人敢承担责任。家长喊改革喊减负,但不敢承担孩子落后的后果,反而是最拼命择校、报各种补习班、兴趣班的人;教委喊改革喊减负,却受不住高考区域竞争、保守学校、家长、以及教育相关产业的压力;学校喊改革喊减负,却害怕学校间竞争、家长责难、老师反水、学生放羊……所有人都知道必须改,但是大家都在说,没有一个人敢出头做。

李希贵校长从一个小教师做起,做过校长,做过地方教育局官员,做过国家督学,去过国外云游,又回来做校长,我认为他心里是有梦想的,是想为中国教育做点事的。他选择了十一学校,十一学校也选择了他,我想,这对双方来说都是风险、都是赌博。十一学校走到今天,不能说已经完全成功,也不能说没有失败的风险,但总要有这么一个人,带领大家摸着石头过河吧?

写到最后,恨自己早生了 10 年啊!但是晚生出来,或许就考不上十一了呢……呵呵……

转载请注明:微图摘 » 北京市十一学校:从「正常高中」到「教改先锋」

喜欢 (0)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