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定简体字和繁体字的好看程度,主要还是习惯问题
图片:storyvillegirl / CC BY-SA简化字(六):简繁字美丑在习惯
注:标题求简多化繁为简,仅称之「习惯」实过于笼统。
简繁汉字的审美问题需要逐字讨论,但我认为通过汉字的部件、结构以及文化 - 心理层面可以找出一些用于判断美观的客观通则。首先,从部件和结构来说,其实简化字和繁体字的美丑大体上只是习惯问题,不过前提下这是对于运用了原有结构的简化字所提供的假设。大部分汉字在实行了简化之后,没有对汉字的系统增加过新的部件和结构,只是换成已有系统以内的其他部件或者删减偏旁,等等。因此,只要简化后采用的仍然是汉字的固有结构且原有的构件,则它们作为字图(即字形)的本质实乃相同。如此而言,则「骯」相较于「肮」、「斃」于「毙」、「礎」于「础」在美丑的问题上一律无异于「霸」相较于「露」、「趁」于「越」、「欺」于「期」。又如「境?」、「道辺」、「臆肊」等字,这些二简字并没有改変到汉字系统原有的结构,而且构件也是由原有的汉字组成的。以上所说的这一类字,它们的字形虽然不同,但都是存在于汉字系统的结构和构件。美观与否因人而异,且亦习惯使然。
第二个判断美丑的因素则取决于「结构是否明确」、「构件是否常用」两者,该通则所建立在的假设为:多数人容易接受惯用且常见的为「美」,而对罕见生僻的就稍有抗拒。换言之,这里所说的第二种因素根本也是习惯问题。所以对于简化字使用者来说,「鐝」、「鑁」、「鐵」和「鏹」、「鐠」、「鐳」等字,笔画虽然都介于 20~23 画,但前三者会比后三者复杂和陌生,从而显得「不好看」。相若而言,「竊」和「窃」、「繭」和「茧」、「瓊」和「琼」等等,这些繁体字的字形可能不如运用了常用部件的后者「好看」。但是汉字简化之后,采用了诸多草书楷化字,而这种简化字在汉字系统中有时会增加新的结构和部件,于是不习惯这种新形式的人就难以接受。然而,草书楷化字本身并不是问题,准确来说只是草书楷化带来的新形式。根据许长安,草书楷化的简化字大致可细分三类:第一种楷化字在简化后是通用部件,例如「爱、孙、过、时、妇」等受到草书影响而产生的古俗字。第二种在简化后「不是汉字的通用部件,但笔画结构是汉字固有的」[1],例如「应、实、寿、单、佥、学、监」等字。最后一种楷化字则运用了汉字原本没有的新结构,比如「东、乐、为、发、农、练、专、长、书、尧、韦」等字 [1]。
因此,第一种楷化字通常较容易接受,第二种则次之。然而,如果较少接触第三种楷化字所引入的新形式,这些不是汉字原有结构的楷化字就会不好看。我推断是因为这一类的楷化字并不符合汉字原有的结构常规,所以和运用了固有结构的字掺杂在一起就会看起来「不和谐」。另外,「实」这个楷化字虽然使用了汉字原有的笔画结构,但它的印刷字形却不如「実」字(也是草书楷化字)平稳,而明体则多以对称、平稳、方正为美,因此「実」作为印刷体出现可能更加适合。不过,在手写字中「实」和「実」好看不好看是根据个人的写法,因人而异。
另外,从文化 - 心理的角度来说,简化汉字的过程中对「敏感字形」所造成的更改通常都会影响到已识字者对它的感受,而且极其容易造成使用者的「反感」。敏感于更改的字形的特征大致如下:
- 通用历史悠久
- 地位向来稳定
- 高频字
- 姓氏用字
- 字理和哲学有所关联
「敏感字形」的概念在赵守辉和 Baldauf 的《Planning Chinese Characters》中也提及过,但这两位作者对这个概念的理解或许有些不同。他们把「敏感于改変的字形」以及几种用字现象归纳于「『国』字现象」(广义)的内部情况,同时他们也按照了不同性质而把国字现象分成四种类别中 [2]。然而,由于书中对国字现象提供的例子有不少误処,以下所讲解的三类都会经过笔者的编排(例子也会有些改换)。
就目前所见,国字现象的理论基于字形在「文化观念发生的冲突」,这里所着重的是文化和文字建立的关系。两位作者认为汉字的字形不是仅仅记录语言的符号,因为汉字同时也形成了一种文化图像 [2],因此对汉字字素的改换有时也会受到不同观念所影响。比如「国家」的「國」字秦汉以来的地位极为稳定,但由于上述原因而陆续出现了「囶、圀、囻、囯」等会意之法不同的字。这些情况下出现的会意字,如果含义和某人的价值观毫不吻合,从那个人的角度来看则是个「难看」的字;而且此一现象不限于简繁汉字。至于书中所提到的「敏感字形」则出自于冷玉龙在《对规范汉字几个问题的思考》中提供的论点。详见第 339-340 页:
《简化字总表》中有两种类型的简化字:一种是敏感类简化字;一种是非敏感类简化字。所谓敏感类简化字,是指大众非常熟悉、被关注度和使用频率极高、一改动就会引起社会各方强烈反应的常用字。非敏感类简化字,是指大众关注度低、使用频率不高的次常用字。同音替代和一对多类简化字基本上都属于第一种类型。因此,我们在这两类字的处理问题上应该非常慎重,因为对它们的任何改动所触及的都是社会用字最敏感的部位。
除非这一类的字涉及到之前说过的其他原因,不然通常都不会对字形美感的本身(per se)造成负面的影响。对于美感所出现的正负影响实则是由使用者的知觉所形成的,因此应该归根于由历史上长久以来的稳定习惯所形成的、社会意识上的「约定俗成」。
第一种具体的国字现象是汉字部件在视觉上造成的影响 [2]。比如「爱」字的形旁虽然不是「心」(实为声旁的部分),但对很多繁体使用者来说,把「心」这个部件删除仍然属于敏感的変化。又比如,「聖」简化成「圣」,「漢」简化成「汉」,以及二简字中把「德」字简化成「?一心」,等等。然而,忽略字理、功能等因素并只从字形来看,它们其实不分上下,美或丑是因为这些部件已经被接受为整体表现中不可缺少的图像。
第二种国字现象则是心理层面造成的审美问题。赵守辉对此现象的论点似乎大致建立在 Ferguson、Kaplan、Baldauf 等多位学者的研究和论文。首先,书中讲到 Ferguson 所提起的「用户评价」[3],用于表示语言社区以内的使用者对文字所建立的观念(不限于文字) [3]。刘明臣则在他的调查中发现,1980 年代的繁体字回潮的主要是和汉字简化前后对比出的字形美感有关 [4]。比如,「厂(廠)、广(廣)、产(産)、严(嚴)、气(氣)、飞(飛)」等字受到诸多的批评,对多数人来说只是因为简化后的字形看起来不如原字的结构平衡、对称、饱满。从字形上来说「厂」、「广」和「气」都是原有的汉字,可是在简化前的系统中并非常见惯例 [2]。而且前后造成的对比在使用者的感知上形成了区别(「戶戸」则无此比较),于是少接触这种结构的人都会抗拒这种形式,并从陌生感中衍生出「不好看」的感想。对于从小学习惯大陆规范字的人,这种陌生感并不比繁体字用者所感到的明显。然而,这种现象本身仍然是存在的,比如大陆规范字的惯用者看到了「病」字简化成「疒」,「眉」删除「目」,以及删除了内部的「面」字等等,仍然都会觉得「不好看」。这种现象听起来似乎不符合逻辑,但即使人们的需求是难以解释的,甚至是不符合「理性」的,这里所说的用户评价都不应该在文字规范的过程中被忽略 [2]。
第三种或许是最常被人注意到的现象,因为这里是关于姓氏的用字 [2]。在中国的传统中,姓氏的写法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因此汉字简化带来的更変不时都遭到使用者的抗拒甚至反感。比如,「赵(趙)、邓(鄧)、叶(葉)」等字的前后比较,对使用这些姓氏且惯用原字的人来说并不「好看」。姓氏用字面对更変较为保守,并且抗拒更改又如「肖(萧)」、「闫(阎)」等二简字,此等问题都可看作社会语言学的范畴。这里说的姓氏用字较为「保守」,意即使用这些姓氏的人通常偏好于维持原状。因此姓氏的更改通常是受到外来因素所影响的,而出自内部则较少有迥异的特変。
参引
- 《现代汉字规范化问题》134-138 页
- 《Planning Chinese Characters》82-87 页
- 《Sociolinguistic Perspectives – Papers on Language in Society》280-281 页
- 《关于北京高校汉字繁简问题的调查报告》
- 《简化字研究》339-340 页
- 原文:繁體字是否較簡化字要美觀?
转载请注明:微图摘 » 判定简体字和繁体字的好看程度,主要还是习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