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勾:总之,粉丝们!乃们要对 Hebe(田馥甄)有信心!
图片:《渺小》如何评价田馥甄的新专辑《渺小》?
看来华研是打算将田馥甄的“文艺女神“路线进行到底。不过”文艺女神“有很多种风格,这又要考验华研的包装定位能力了...我还是从歌曲风格说起吧。
在之前田馥甄的回答中,之前有人提到提到她是中文版拉拉打雷,如今一语成谶...很多人认为主打歌《渺小》借鉴了王菲,其实根据小道消息貌似这首主打歌就是华研收歌收了近一年的lana del rey风格 (评论: 渺小),再加上我已将Born to Die整张专辑听到滚瓜烂熟,反正一听到《渺小》,第一个念头就是金发红唇的拉拉打雷姐...不过《渺小》专辑却不似《Born to Die》专辑有那样的统一性和仪式感,制作公司只不过用这首主打歌做一个风格小试探:你看这样的歌Hebe也能唱!
豆瓣中的溢美之词已经很多,我仅说我认为的专辑中令我印象深刻的“点”——大家别紧张我不是来拉仇恨的...首先是“风格多样”。当然,说好听是风格多样,说不好听(咳咳)就是“拼贴”。专辑前半段,即从拉拉打雷风格的《渺小》到《你快乐未必我快乐》,歌曲是一首一种风格,听得我思维时时跳线。从《这个人已经与我无关》开始(矮马这歌风格陡然一变就转到成人抒情了)至最后一首,风格又再次统一为抒情歌曲,区别在于配器或厚重或轻薄。
我坚持认为,田馥甄清亮到单薄的小细嗓驾驭不了厚重配器的歌曲。纵然《你就不要想起我》和一专的《寂寞寂寞就好》一样,都是难得的旋律抓耳之作,但是一配上弦乐...特别是副歌那句“你就不要想我到疯掉”,小细嗓真的要被淹没了喂~~还有《矛盾》,电吉他一上来差点盖掉高音区。相对而言,《渺小》的处理倒挺不错。拉拉打雷的歌曲中通常辅以大量弦乐,《渺小》以合成器取代弦乐,田馥甄的歌声可以凸显出来。
对于“风格多样”的事儿大家见仁见智。制作团队似乎打算让田馥甄在三专中尝试一下新的文艺风格,也许还要标榜一下“Hebe神马都能唱”,于是在二专中统一的风格又分散了。而且——很奇怪——明明在二专中似乎打定主意扬长避短,像My Love那样走乐器轻薄化路线,三专中厚重配器的歌曲反而多起来了。这种路线摇摆是肿么回事...
第二个“点”是歌曲旋律追求平淡。我曾提到《渺小》的“副歌去高潮化”,豆瓣有人称其为“旋律扁平化”。制作团队似乎认为“文艺”就是“旋律平淡”——啊喂这是严重的认识误区好咩?!这导致不少粉丝认为这张专辑旋律不够“抓耳动听”。而专辑中旋律抓耳动听的歌曲风格又偏到成人抒情那一路,换言之,不够“文艺”。制作团队似乎拿不准“文艺”和“好听旋律”的平衡点。我觉得“文艺”和“旋律”不矛盾,如果我是唱片公司老板,就把Feist啊Regina Spektor啊王菲啊Tori Amos啊Cat Power啊Beth Orton啊万芳啊Bat for Lashes啊拉拉打雷啊Dido啊Florence Welch啊一帮文艺女歌手的专辑丢给制作团队,让他们听一百遍啊一百遍,学学别人怎么写旋律的。哦对了,还有孙燕姿的那张《我要的幸福》,这张专辑风格清新文艺,旋律抓耳动听,真是华语唱片口碑市场兼得的优秀代表啊啊啊!!(众:楼主的脑缠病又发作了!快拿绳子来!!
咳咳...看起来我在批评这张专辑??我承认这张专辑的确有些槽点,不过大家纠结于“歌曲是否好听”完全重点错,重点是华研的包装能力。你看,自从华语唱片工业大崩溃后,即使是大厂牌也很难有精力金钱对一个歌手进行彻底的包装,而华研还能够下血本对田馥甄进行精准彻底的包装,帮助其成功转型,在如今的环境下,足以让我这个曾经的华语歌迷感慨过去的好时光。当然,这种包装有利有弊,有知友曾经在“如何评价安妮 · 海瑟薇?”的回答中提到:“...我举几个和安妮•海瑟薇类似的国内的例子。尚雯婕和田馥甄,这俩都是经过精心包装后转型成功的女歌手,前者我还非常喜欢,但她们的成功只能远观,是典型的企划产物,怎么讲?看看她们的微博吧,说话都太不对劲了,这让满怀期待寻找与歌手认同感的潜在粉丝顿时大失所望。”如果意识到田馥甄的形象是包装的结果(这时搞不好会有脑缠粉跳出来说“田馥甄本来就热爱文艺”神马的),而且她本身不一定能像拉拉打雷无缝融入这个形象设定,呃...关注点自然不一样了...
所以呢,如果你觉得田馥甄转型后的路线非常对你的胃口,别忘给居于幕后默默流血流汗的制作包装团队送上一朵小红花;如果你觉得歌曲不好听,这种事儿也不能怪田馥甄,炮口要对准目标嘛。总之,粉丝们!乃们要对Hebe有信心!如今她已经在华语歌坛占有一席之地(看看新专辑推出后豆瓣的支持率),只要制作团队不发疯,小心的把握专辑的风格,她的音乐还是值得期待的。
转载请注明:微图摘 » 丁勾:总之,粉丝们!乃们要对 Hebe(田馥甄)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