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觉得没什么,回头却发现,自己曾经的一些决定影响太大

知乎日报 一苒 142℃ 评论

当时觉得没什么,回头却发现,自己曾经的一些决定影响太大

图片:Yestone 邑石网正版图库

你在职业生涯中做过哪些决定,当时觉得没什么,回头看却发现影响深远?

一苒,全栈汽车人:产品/营销/渠道/电商/媒体 关注行业变革

一 失而复得的实习机会

毕业前一年,大众(中国)总部来同济汽车学院招募实习生,获得 Offer 的人,可以在毕业前的最后那个夏天在北京三里屯度过三个月的时间。

当年的德国大众,是中国神车;外资企业在国内依然有美妙的光环效应。那里是每个汽车学员学生都想去的地方。

大部分同学都递交了简历,等待着竞争激烈的选拔。

我也期待这个选拔,但我连简历关没有通过。在选拔开始前就被淘汰了。

作为一路靠个人单打独斗,在应试教育体系中游刃有余的我,从小不爱求人。

但我那次不得不求助同年级的某位学生会干部——他恰好可以帮这个小忙。

无论他是跟谁打了招呼,或者是简单的把我的简历重新塞到了那个正确的箱子里面,我不得而知。但我知道第二天我可以参加面试了。

后来变得顺利起来。

我通过两轮面试,拿到了 Offer,去遥远的北京待了三个月。

这是我人生第一次全职工作。

分配在大众中国进口车财务部门,作为一名实习生,你没有什么选择权。

但实际上,这个分配对我帮助极大。在我入职对大概第三天,一位经验丰富的女同事突然离职,她的工作被在几天内移交给我,负责整个公司的预算控制和一些其它的数据统计 / 促销奖金发放等等——我当时还不会使用 Excel。

事实上,第一次我的上司,董哥,问我的时候,我大方的说我会使用,不就是 1+2=3 吗?输入几个数字,单元格里做计算,非常简单。

董哥掏出了自己的电脑,展现了他当时处理的数据量和漂亮、精准、复杂的公式和图表。在这种杀人不见血的无情鄙视之下,对电脑知识极为匮乏,仅限于打打游戏的我,开始奋起学习 Excel 技术,钻研财务业务。

每天在公司几乎都要工作到 9 点或者 10 点,大多数实习生大概 6 点就下班了。

更糟糕的是,需要饿着肚子——因为三里屯的餐厅超越了一名大学生的费用承受能力。

我提醒自己每天中午在食堂尽可能多吃,然后在晚上搭地铁回家的路上,买一份快餐填饱肚子。

三个月之内,我成为了部门里,也许 Excel 水平最好的之一。我编了一堆愚蠢的复杂的不美观的公式,但总之能把前任每个月花费 3 天做的事情,在五分钟之内搞定。

大众中国、董哥,还有当时的王姓总监,都对我帮助很大。人们说第一次总是令人难忘,实际上确实如此。

当然,这源于自己最开始,经过百般纠结,丢下“读书人的清高”,请学员里的干部同学帮忙“走了个后门”。

二 毕业时,从多个毕业 Offer 中做出痛苦选择

毕业那年,我最想青睐的地方是上海大众,但是我的户口不是上海,所以我在某次面试成功并获得高分以后,还是被“优化”了。(上海的国企有优先考虑本地户籍就业的政治诉求,这个也可以理解。具体的故事这里不分享了。保证属实。)

作为一名同济学生,我学过两年德语,有一些德国情节,还在大众中国总部实习过,错过了上海大众的机会,让我有些沮丧。

后来,我先后拿到了上海通用、福特中国、东风日产的 Offer。

我面临一个选择。

选钱最多的、行业名气和地位最高的?

选最洋气的、充满美式公司文化、在陆家嘴黄金地带办公的?

还是选一家坐落在陌生广州的郊区、薪水最低的公司呢?

我从没去过一次广州,但我还是选择了东风日产,作为自己的第一份工作。

各种各样的因素我都综合考虑,非常纠结。但真正促使我下定决心的因素是:

制造工程师这种事情根本不是我愿意去做的事情。在同济车辆工程学习了五年以后,没有挂在学校里,就谢老师的不杀之恩了——面试我的两位大哥,江湖风范十足,随时要掏出烟抽两口,问的问题基本都是家长里短——我估计去工厂里做他们的跟班小弟,不会太有人生乐趣。

去福特可以做进口车项目的销售助理,面试我的那位经理,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他现在应该是林肯品牌在国内的最高职位。我特别欣赏福特这家纯外资面试中展现的一切,从人到流程到内容,都合理高效,尊重彼此的同时能够有效的考察面试人。当时福特计划重启中断了多年的进口车业务,计划通过合资伙伴的渠道售卖。我真的对这份工作很动心。

但东风日产给予我的工作是产品规划:这份工作需要我综合掌握行业的宏观情况,企业的内部资源,基于市场和内部能力,以及未来趋势,规划自己的产品布局。

我不是说这份工作是最好的工作——实际上并不是——如果有人告诉你,在一家中国内地的合资车企或者任何一家车企里,产品规划的地位和存在感比市场部或者销售部高,那就是最大的谎言:)

但这份工作是我当时非常喜欢,而且觉得合适我的个人特质:我爱看书、爱分析、爱跟人讨论问题、喜欢观察社会、做综合性的思考。我不知道如果我不适合这种工作,还有谁适合这种工作。

我当时还年少无知,不了解汽车这个行业:但我隐约觉得,我的 Offer 选择,不能看钱的多少,不能看公司的名气,不能看企业的风格,我应该关注的是本质。本质的东西是,我是否有足够的天赋和意愿,来做这件事,并且努力把它做到别绝大多数人都好一点。

三 在你想要放弃的时候,坚持一下

当我跳槽到上海通用凯迪拉克品牌的时候,我的工作内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产品经理变成了营销经理,而且主要负责渠道营销。

老实说,我当时根本不懂什么是营销——别光笑话我,知乎上大多数从事技术工作、或者技术背景的学生,你们对营销也是一无所知。

我说的不懂,不仅仅是看不懂 ATL、BTL、Campaign 这些术语,不仅仅是搞不清楚公关传播和广告投放的本质区别,实际上,也包括对甲方、代理公司、销售管理体系和经销商渠道各自的角色、职能的一无所知。

很多掌握了计算机技术或者任何技术的专业人士,经常误以为营销没有技术含量,非常简单。

事实恰好相反——你觉得最不技术的东西,其实是非常困难的东西。举个例子:宗教、哲学,都是如此。

营销跟宗教和哲学实际上有共通之处,难以统计、难以量化、难以制订清晰的逻辑、难以总结明确的得失、难以做出慎重的决策。而市场环境又瞬息万变,你得到的信息往往严重滞后、不准确、不完整。

营销是一门让最严谨的理科生感觉到头大的学问——因为他们从小习惯了在确定的条件下,思考特定的问题,解决难题——但营销有点像是在黑暗森林是举着几根蜡烛,叫嚣着要砍死对手——其实你连对手在哪里,你要去哪里都搞不清楚。

还有一点很麻烦,就是人际关系的处理和维护。

在产品规划或者战略研究或者研发这种部门,人际关系其实跟大学的实验室里差不了多少。

当然也会有政治和江湖,但其实已经很单纯了。

在营销体系里,在 B2B 的企业间沟通环境下,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

很多时候你不得不看着 A,想着 B,说着 C,指着 D。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这个游戏规则,我懂。

但我玩不来,笨拙不堪。

我非常不适应这次跳槽。

在工作的第一年,有领导直接明示我辞职可能是一个更妥当的结果。

从小到大,无论是学业生涯还是职业生涯,从来没有陷入到这样的不利境地:经常被公开批评,办事总是不利,工作毫无思绪,居然被人劝退。

失眠是当时的家常便饭。差点就准备去找工作,换一家企业继续。

但内心的骄傲感把我拉住了——我可以退出一家公司,但不是从后门,我想要把事情做好了,再从容离开。

后来我在这家公司多坚持了 2 年。

这两年我改善了与领导和同事的关系,先后负责华北和华南市场,出差访问过至少 20 个全国各地不同城市的至少 30 家汽车经销商。

每到一个地方,我总是跟当地的经销商经理人、主管、员工、甚至消费者,找机会进行各种各样的交谈,观察在这个终端市场里的微观百态,以及汽车品牌的产品和营销,在终端的种种体现:Good or Bad。

我把这段经历看做难得的学习机会,绝大多数汽车公司产品经理、战略评论员、市场调研工专家,没有这样的机会,他们只能在写字桌里借助情报和信息开展工作。

在我看来,这有些纸上谈兵,实际上有不小的局限性。

随着信心的增强,我开始大胆尝试。举一个小例子:

内地某省省会音乐厅的一次区域新车发布会,现场有接近 2000 名观众,活动目的是推广我们的重磅新车。

因为觉得总部预留的演讲词空洞而又无趣,而我当天早起洗澡时恰好灵感大发,于是我用手机写了一段发布会产品介绍的文案(得益于以前我做过产品经理,业余喜欢写作,这不是很难的事情),心里默默背诵了 20 遍直到倒背如流。

在发布会中,我代替了聘请的当地专业电台主持人,上台介绍产品。

最后的效果非常好。

但事后我才知道自己有多冒险:如果搞砸了,责任都是我的,罪名可以是不守规矩、漠视品牌同事的劳动成果等等。即使效果好,也不会有任何人赞扬。

“正确”的做法是,让主持人按部就班的背诵稿件,播放冗长的官方产品 PPT,不管现场的消费者是否喜欢。

四 在你又一次想要放弃的时候,再坚持一下

带着非常感恩的心情离开上海通用后,我和几个伙伴一起,加入了国内一家电商导购平台。负责组建汽车事业部,拓展汽车业务。

这家公司在国内的电商导购领域是一只常青树。由于他们正在冲击 IPO 的缄默期,我不会多说。

说点跟公司大局没关系的:

刚加入公司的时候,我和一起加入的伙伴发现,我们预先准备了三个月的所有规划方案,全部都是错的。

我们从所谓的“世界 500 强”公司得意洋洋而来,却立刻陷入了水土不服。

想象和现实的差距是巨大的。业绩惨淡,频道流量很差,产品开发进度缓慢。时刻感觉公司管理层和其它部门的同事在看着我们拙劣的表演。

三个月左右,最初的团队核心成员就开始陆续退出,另谋高就。

当时我也想走,还去了一家汽车公司面试,相聊甚欢。

不过我又考虑了一下,还是那句话:我可以退出一家公司,但不是从后门,我想要把事情做好了,再从容离开。

后来,我接管了整个团队,跟管理层充分沟通,新招了一些年轻人,稳定了团队里剩下的成员。我们一起努力。运气很好,频道的业务有了很明显的改善,并且走向了稳定发展。

五 如果一个一面之缘的网友,约你写一本书

两年前的时候,电子工业出版社的一位老师,通过知乎联系我,邀请我写一本关于中国新能源汽车的科普书。

第一次受邀,再加上每个读书人心里总有一些这方面的情愫,我非常高兴,几乎要立刻答应。

但考虑再三之后,我拒绝了。原因是:

  • 写书太累

写书和在社区里输出内容相比,要费力 10 倍。

我一小时就能写一个 2500 字知乎回答,我认为这是在跟社区里的朋友分享观点。但写书的话,你必须更加严肃认真,字斟句酌。

  • 写书时间太长

一本 10 万字以上的书,至少要花费半年以上的时间。分散的精力太多。

  • 写书极为不赚钱

这是中国的现状。简单的说,写一本非畅销书,费九牛二虎之力,版税收入不到自己半个月工资。随便做点什么,比如去麦当劳打工,时薪恐怕也超过写书。

当然了,如果能写很红的网络小说,那另当别论。

去年,因为在知乎上写作和特斯拉汽车相关的内容,结识了剑桥大学法国文学毕业、会说四国语言的、如今在新华(香港)集团担任创新领域投资总监的 @Emma 。

她是特斯拉车主、Elon Musk 的长期观察者。她曾经在特斯拉皮卡的发布会上,坐在现场第一排的正中间。发布会结束后,Elon 特地走过来跟她握了手——可能因为她是第一排唯一的女生,还是亚洲面孔。

在我们仅仅有过一面之缘后,她有一天突然打电话给我:她说想和我一起联名写一本书,这本书会和 Elon Musk 有关,和 Tesla 以及 SpaceX 等 Elon 的事业都有关。

因为这个时候我脑子里早就考虑过了写书的麻烦、辛苦和吃力不讨好,所以我不太有意愿。

我想了很多消极的因素,比如辛苦和时间成本,即使是事物的积极因素——我对特斯拉充满热情,也很欣赏 Elon 这位狂野天才创业家,我会把它转化为消极的因素来考虑:正因为我很尊重 Elon、特斯拉等等,所以我们如果要写书,这本书就必须格外认真、格外严肃、格外用心。这意味着时间和精力成本的翻倍增加。

我心想:还是算了吧。

再说,我跟 Emma 可不熟,我们只是吃过一次饭而已。

我常住上海,她则是在南方或者国外,我们能远程合作,做好这样一件事吗?

再说了,我们能写好这个重要的主题吗?需要搜集多少资料,做多少采访呢?

还有,我有自己的全职工作、还要每年在知乎写超过 50 万字,上哪找时间呢?

跟 Elon Musk 相关的书籍,已经有好几本了,还有一本是被 Elon 授权过的,我们能超过他们吗?

... ...

内心想了无数不写的理由。

但最后我跟 @Emma 说:写!

我觉得:你不应该拒绝另一个人如此真诚、热情而且充满想象力的邀请。这件事情本质上是一个好事。我应该去勇敢承受压力和麻烦,不拒绝这个挑战。

现在不是退缩的时候。

即使最终这本书没有写好,或者没有写成,至少你曾经勇敢的开始了。

我们生命中各种的奇迹、喜悦、梦想、美好,很多时候,最初都来自于你在彷徨、犹豫、怀疑、惧怕的情况下,依然选择坚定向前。

就像前东家,凯迪拉克品牌的最新 Slogan:所有的伟大,源于一个勇敢的开始。


最后跟大家通报一下这本关于 Elon Musk 书的进展: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它本来应该在 2017 年底出版。

但一如每一件重要的大事,进展相当不顺利,我们遭遇了各种困难,包括 Emma 和我,都在这段时间内发生了职业生涯的重大变动。

书毕竟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我们要兼顾考虑各个方面。

大多数时候,是我在厚颜无耻的拖延着进度,Emma 会一直提醒我继续向前。

Emma 的家人和我的家人,在这件事情上,给予了我们极大的支持,这是我们到现在还没有放弃的重要原因。

希望它能够在今年,尽早跟我们自己见面——我相信,见自己,比见世界更加重要。

本质上,我们总是在和自己一起相处、一起撕咬、一起和解。

我祈祷这本书会有不错的封面设计,也祈祷你们中有一些人会喜欢它。

转载请注明:微图摘 » 当时觉得没什么,回头却发现,自己曾经的一些决定影响太大

喜欢 (0)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