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贵的那场梦,真不是宋徽宗做的
图片:Public Domain现在有种风气很不好。
一说哪个皇帝品位最差,答案必须是“乾隆”,理由是人家审美有“农家乐风”。
一说哪个皇帝品位最好,答案必须是“宋徽宗”,理由是人家爱江山更爱艺术,亡国亡得有美感。
再问:哪种文物最能代表宋徽宗的品位?
若想端稳情怀不洒汤,保住身价不落荒,你必须顺应某种神秘的力量,回答:汝瓷。
汝瓷出产于北宋汝窑,的确很美。
天青色釉面不温不火,如蓝天般宁静淡雅:
可再美也架不住某些人辣么吹吧!
有人说,你知道汝瓷怎么那么美吗?因为宋徽宗这人特别会做梦!
某天晚上,皇上梦见下大雨,心情被淋成了落汤鸡。谁知不一会儿雨过天晴,露出苍天一角湛蓝无比!
宋徽宗一觉醒来,心情干爽得想吟诗。他立刻把烧窑官叫到跟前,说:雨过青天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把青天的颜色给我做到瓷器上!
我想,这应该是史上最贵的一场梦,因为从梦里演化出的那些瓷器,现在都贵得离谱。
10 月初,一件汝窑天青釉笔洗在香港拍卖,拍卖公司最初给的估价是1 亿港币:
我的感觉是:太谦虚。
果然,人家最后卖了2.943 亿!
只可惜,这么贵的梦,真不是宋徽宗做的。
其实从头到尾,就没有人做过梦……
类似记载原本说的是五代皇帝周世宗柴荣,他比宋徽宗早生了一百多年。据说柴荣朝的瓷器特别好,连碎片都可以当古董卖,与金玉同价,人送外号“柴窑”。
据说有一天,烧窑官请示柴荣,下一批瓷器烧什么品种。只见皇上凝思片刻,然后抄起御笔,刷刷刷写下两句诗(皇上都爱写诗):雨过青天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
不信自己看原文:
这是关于那两句诗的最早记载,出自明朝博物学家谢肇淛(音谢照这)撰写的随笔集《五杂俎》。
一位五代皇帝的诗作,首次出现在 600 年后的明朝书籍里,这已经够不靠谱了。然后,另一位皇帝居然在梦醒时分吟出同样的句子——你说他俩什么关系?
从古至今,无论人还是物件,名气大了都容易变成传说,都容易被神化。
汝瓷就是这种情况。
无数人说它“完美无瑕”,说它是“中国瓷器的最高峰”——可能我对“完美”一词的理解有偏差,请问完美的瓷器上怎么有黑点:
喏,这个也有:
好像大家都有:
然而,乾隆家的瓷器上很少有:
我花七块五在超市买的大面碗上也没有:
汝瓷上的黑点名叫缩釉点,说白了,就是一种瑕疵。
烧制瓷器的时候,瓷胎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一些气体。小气泡聚集在釉层里,越聚越大,便突破釉层飘出来,在釉面留下“小坑”。如果釉的粘性大,没有及时回填小坑,就形成了缩釉点。
平心而论,缩釉点算不上大毛病,在宋朝瓷器上很常见,甚至建国后的瓷器上也有。要求一千年前的窑工做到完美,实在强人所难。
但另外一个缺点,就是汝窑自己的问题了——那就是不耐用。
之前的文章讲过,汝瓷传世品中有五只瓶子,居然四只有残缺,这绝不是巧合:
容易磕破,是因为瓷胎有问题。
汝瓷的釉色被神化,瓷胎也跟着被神化了。有人说汝瓷胎质细腻,胎色统一,比较浅淡,人送外号“香灰胎”。
但实际情况是,汝瓷胎色有深有浅,并不是统一的香灰色;胎质的细腻程度虽然高于普通民窑,但也没有细到惊世骇俗的地步,甚至比不上河北等地生产的其他宋代高档瓷器。
最要命的是,汝窑烧造温度普遍偏低,达不到正常瓷器所需的 1300 度,所以胎体普遍没有烧硬实,孔洞较多,比较疏松,所以容易磕破,不耐用。
有人说:不对呀,讲解员同学,你以前不是最喜欢“神吹”文物的嘛!吹某幅画是镇馆之宝啦,吹某件青铜器禁止出国啦,怎么今天处处跟汝瓷过不去,莫非被盗号了!
盗号,还真没有。
之所以挑汝瓷的毛病,恰恰因为我心中有 - 真 - 爱。
当你一遍遍神化一件文物的时候,神化它的品相,神化它的由来,你反而会觉得,只要皇上有品位,爱做梦,肯花钱,无论多美的东西都能做出来。
可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
汝瓷的美确实超越了时代,让现代人赞叹不已,但汝瓷的技术是不可能超越时代的。即使皇上真的梦到那么漂亮的釉色,窑工也要有本事实现才行。
只有认识到技术上的局限性,你才更能体会,汝窑窑工为实现超越时代的美,付出了多少超越时代的代价!
就说温度偏低导致瓷胎疏松吧,是窑工没本事提高温度吗?恐怕不是。
有学者认为,窑温偏低,可能是因为正常温度会影响釉色。换句话讲,窑工宁可牺牲瓷器的质量,也要烧出纯正的天青色。
为了这天青色,汝窑窑工真是操碎了心。
之前的文章讲过,汝瓷颜色漂亮,靠的是釉里的铁元素。
但铁元素极其“善变”,氧气充足时发黄,氧气不足时发绿发青,温度太低发灰,温度太高又发紫。想要呈现纯正的天青色,必须精确控制窑炉内的温度与含氧量。
汝窑最初采用前圆后方的马蹄形窑炉,占地五六平米,相当于两张双人床,面积不大,便于控制温度与含氧量。一座炉子一次能烧三十多组瓷坯,产量比较小:
烧出的成品是这样的:
有点偏绿,窑工应该不太满意。
为了更好地控制温度与含氧量,窑工缩小了窑炉体积。
究竟多小?占地只有1.5 平方米,约等于一张单人床!
这么小的窑炉,一次装烧的瓷坯不会超过十组,除去烧坏的,最后的成品难怪只够伺候皇上一家人!
窑炉大小合适了,炉内技术也不能马虎。
烧窑的时候,窑炉里面烟火弥漫,粉尘很容易沾到瓷坯上。所以瓷坯不能直接放进窑炉,而是预先放在用耐火土制成的陶盒子里,学名叫“匣钵”:
匣钵可以一层层摞起来,或者盖上盖子,保护匣钵里的瓷坯不受污染。
使用匣钵算不上新鲜事。中国是陶瓷大国,匣钵技术早在史前时代就出现了(你没看错,就是比夏商周还要早的史前时代),唐朝时广泛应用于瓷器行业,属于业内常识。
但汝窑的特殊之处是,首次在匣钵外面抹了一层耐火泥:
有学者认为,抹耐火泥可以提高密封性,便于更好地控制匣钵内的温度与含氧量。比如窑炉冷却的时候,外界的氧气不容易进入匣钵,不会干扰铁元素显色。
瓷坯装进匣钵,往窑炉里一送,可以点火了吧?
等一下。
瓷坯表面施了釉,釉浆有“粘性”,烧完后会粘在匣钵里,这就悲剧了。所以,许多民窑瓷器只施了半截釉,烧出来是这样的:
没穿裤子的瓷器,皇上肯定不爱用。
汝窑的办法是,在匣钵里放一个“支架”,把瓷坯搁在“支架”上:
这两种支架在汝窑最常见,由一个垫饼或垫圈,加上多个支钉组成。垫饼、垫圈和支钉都用泥土烧成。
把瓷坯从头到脚裹上釉浆,搁在支架上。等烧完了,就能轻松取下来,瓷器底部只会留下几个细小的支钉痕:
支钉技术也不是汝窑首创,早在唐代就比较普遍了。但相比前辈,汝窑精益求精,支钉痕更加小巧,连这样的细节都做到了极致:
在匣钵里垫上支架,把瓷坯放进去,盖上匣钵盖,这下可以点火了吧?
别忘了把这玩意儿一块儿放进炉里:
自古以来,窑工都有一项绝活:观察火焰颜色,就能判断炉内温度。但汝瓷毕竟要求高,所以要加一道保险,就是上面这些带孔的碎瓷片。
呼呼烧一会儿,窑工拿铁钩从炉里钩出一块碎片来,看看釉色变了没,看看火候怎么样。这些碎片就是烧窑用的试片,称为“火照”。
火照技术也不稀奇,唐代就有(忽然觉得唐朝真先进),但是像汝窑这样专门弄个“座子”的并不多见:
注意到没有?单单这一个座子就可以插十几片火照。也就是说,烧一炉瓷器需要至少察看火候十多次——你别忘了,汝窑窑炉只有一张单人床大小,如此折腾,只是为了伺候一二十件瓷器而已!
你说是不是操碎了心!
如此费心,烧出的瓷器当然绝美;能烧出此等瓷器的汝窑,当然很伟大。
但是,这种伟大,并不代表汝瓷是“中国瓷器的最高峰”。
汝瓷甚至算不上“中国青瓷的最高峰”——古人把“如冰似玉”当作对青瓷的最高标准,我怎么觉得浙江龙泉窑瓷器更像玉器呢?
就连最接近雨后青天的瓷器,也不一定是汝瓷。
你看,清代天蓝釉瓷器是不是更接近蓝天的颜色?
汝窑的伟大,更不代表它是完美的。
它的瑕疵与它的时代紧紧捆绑在一起。无论窑工多么努力,但在技术上,他们无论如何也达不到现代意义上的完美。
但我觉得,汝瓷在艺术上就是完美的。
它耗费那么多钱财,历经那么多工序,最后的釉色却如此单纯,宁静,云淡风轻,仿佛只是挥了下手,便把天空的颜色披在了身上。
人力与天然,奢华与简单,都削去各自的棱角,神奇般融为一体。
雨过青天,
云破一角,
落人间。
【汝窑篇完】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王牌讲解员
转载请注明:微图摘 » 史上最贵的那场梦,真不是宋徽宗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