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那些发现不了的危险,我们只能靠运气了吗?

知乎日报 田吉顺 178℃ 评论

面对那些发现不了的危险,我们只能靠运气了吗?

图片:《外科风云》

你怎样理解「人生的成败和努力往往无关,只和关键时刻的关键选择有关」这句话?

田吉顺,来问丁香医生

几年前,我在产房负责处理急诊接收的孕产妇。那天临近下班还有不到半个小时,接到助产士电话,说待产室收了一个新病人,孕 37 周,因为考虑胎儿窘迫急诊收住入院的,让我过去看一下。

胎儿窘迫意思很简单,就是胎儿在子宫里缺氧了。但是胎儿窘迫的诊断不容易下,就是说你凭什么判断胎儿现在就是缺氧了呢?

隔着肚子去判断胎儿有没有缺氧,一直是医学上一个比较难解决的问题。多年来,很多医生想出来很多种方法,企图通过各种检查来发现胎儿在子宫里面的危险处境。但是遗憾的是,并没有什么理想的方法,可以根据某种检查就明确判断出胎儿在肚子里的安危。

所以,经常会有门诊产检发现胎心监护可疑的孕妇,为了保险起见被收住入院进一步检查,但实际上胎儿情况是正常的。就好像当年非典的时候,大家学会一个词叫做「疑似」患者,很多人有咳嗽或者发热就被隔离起来,但其实很多「疑似」最终诊断都不是非典。所以,有不少门诊检查怀疑胎儿窘迫的患者,其实只是「疑似」,进一步观察监测之后,可能就会发现其实是正常的。

这是一位已经怀孕到足月的孕妇,那天是按要求来医院进行常规产检的。结果门诊做了一次胎心监护有异常,就被急诊收住入院了。我来到她床边的时候,她正在复查胎心监护。

「今天自己感觉胎动情况怎么样啊?」既然考虑有胎儿窘迫的可能,在看各种报告单之前,我想自己心里先有个底。

「胎动情况?」她一脸茫然的重复了一遍我的话,「呃,我好像没怎么注意过胎动情况。呃,好像今天一直没怎么动过。」

「今天一直没有胎动?」这样的回答让我心里没底了。

「呃,好像是。好像早上动得挺多,然后就一直没有动了。」

「你是说先是胎动很多,然后就不动了?」

「医生,我也没怎么注意,真的不记得了。不过好像是有一段时间没有动过了。」

「那你是因为感觉没有胎动所以来医院看的吗?」

「不是啊,上周就约好今天来产检了,我还什么都没准备呢,就让我来住院了。」

这可不是我所希望的回答,于是我转向在产房轮转的住院医生,我负责她的带教:「这个孕妇门诊的胎心监护是怎么样的?」

「呃,田老师,我正在写交接班记录,这个孕妇的情况我还没有看过。」

「没有看过?胎儿窘迫急诊住院的孕妇,怎么还没有看过情况?」

「她编在六号床,本来我想按顺序把前面几个床位的情况先写好,然后再看她的。」

「急诊处理的顺序什么时候是按照床位编号来的了!」我一边质问着住院医生,一边自己翻看门诊病历。

门诊做的胎心监护显示了一次大幅的胎心减速!

「门诊的胎心监护看上去很不好啊!」边说着,我边看她正在复查的那张监护单。

就在这个时候,胎心突然又发生明显减速,心率减到只有正常时的一半,而且持续了足足一分钟。

「你现在有宫缩吗?」

「肚子一直没有痛过,没有任何不舒服啊。」孕妇一脸无辜的回答。

「不对!这个孕妇情况很急,快通知手术室要手术台,马上术前准备!」

很快,宝宝经过剖宫产被生了出来。脐带绕足一圈,在小脚踝上紧紧的绕了一圈。可能是被憋坏了,所以在生出来经过简单的复苏处理之后,小家伙报复性的放声大哭。

我们的心总算落了地,不过我还是感到了阵阵的后怕,因为几年前的一位孕妇非常应景的在我记忆中冒了出来。

那位孕妇一直是在我们科主任的门诊产前检查的,用主任的话说,这是一个正常得没法再正常的孕妇了:到孕 38 周门诊产检的时候,胎儿没有过大,也没有发育迟缓;胎心监护正常,B 超显示胎位、羊水量都正常——一切情况良好!然而,就是在这次产检之后的第三天,也是在快下班的时候,主任接到急诊室电话,说有个她做产检的孕妇,发现胎心消失了!主任马上冲到急诊室,看到了这位孕妇,以及围在身边的家人。

我忘不了主任在复习过门诊病历之后,脸上略过的那一阵茫然与无助的表情,因为那是几乎从未在她脸上出现过的表情。

作为一个产科医生,你可以经常看到紧张或者焦虑,而不是那样的茫然与无助。但是就在那一刻,我确确实实地看到了。

不过,也只是出现了很短的时间,随即,主任就需要回答孕妇和家属的问题了——为什么?

一个正常得没法再正常的孕妇,为什么在足月之后竟然胎心消失了?

为什么!

主任自然要根据医学专业知识,来一条条的分析各种可能的原因:母体因素,胎儿因素,胎盘脐带因素……但是,就像后来主任给我说的,其实,在那个时候,她自己也想知道到底是为什么!

「你知道么?因为离上次门诊没隔多久,所以我还记得她看完门诊临走的时候,我对她说‘你就等着做妈妈吧!’想想真是觉得造化弄人。」说到这里,主任苦笑了一下。

之所以要提这位孕妇,是因为她有着和前面提到的那位胎儿窘迫患者几乎相同的经历——前一天晚上自己觉得胎动少,第二天胎动就消失了,但是自己没有在意,直到下午才反应过来到医院检查;而胎儿娩出来之后,都是一样的脐带绕足!她们的区别仅仅是一个运气好一点,到医院的时候胎心还在,让我们有机会做剖宫产手术,于是,她们得到了完全不同的两个结果。

那位胎心消失的孕妇给我们主任的触动非常大,主任说如果换做是她,她也无法接受这样的结果:怀孕到足月,胎心消失!于是,她去翻阅了医院 10 年来的病例资料,找到所有足月或者近足月胎死宫内的病例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有大约 70% 的情况是胎盘脐带因素,比如脐带扭转、脐带打结、脐带脱垂,等等等等,当然,还有像那位孕妇那样的,脐带绕足。

而更可怕的是,这样的情况,通常在分娩前是很难被发现的,除了可能会有胎动变化,孕妇本人不会有任何不适感。

我们了解脐带情况,更多的是通过 B 超检查,而平时的 B 超检查仅能发现脐带绕颈,却不能发现其它异常。但是,「脐带绕颈」其实不会造成脐血流阻断,这种自然现象倒是没什么好担心的。

真正带来危险的,其实是那些我们发现不了的

「真是太可怕了,这种事情只能靠运气了。」听完我关于主任的那位孕妇的讲述,我们的住院医生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你觉得只能靠运气了吗?」我问。

「是啊,我们这个产妇之所以最终皆大欢喜,就是因为她运气好啊。刚刚好是今天要来医院做产检,然后刚刚好就被发现了,然后我们马上做了剖宫产。不然的话,她也要经历主任的那位孕妇同样的悲剧啊!」

「嗯,我们这位产妇确实是运气好了很多,不过,要说只能靠运气,好像又有点绝对了。」

「不靠运气还能怎么样?大多数的脐带异常产检是没办法发现的啊。」

「整个孕期对于胎儿在宫内的监护,不是只有每个礼拜的医院检查,即使没有去医院,在家里也可以自我监护。你有没有发现,她们两个都没有重视自己的胎动情况?如果她们都更关注一下自己的胎动呢?如果主任那位孕妇,在前一天晚上感觉胎动减少的时候就到医院了呢?或者第二天胎动消失以后,不至于拖到下午才来呢?会不会结果就不一样了?要知道,从胎动消失到胎心消失,可能还会有一个时间间隔,就像我们这为产妇这样,可以让我们有机会去抢救新生儿。」

「哦,我明白了,如果孕妇可以注意自己的胎动情况的话,就有可能减少这种悲剧的发生。」

「不仅如此。你有没有感觉不只是我们这位产妇,你自己的运气也挺好的。」

「我的运气?」

「是啊,可能是可疑胎儿窘迫但最终其实正常的病人太多了,但是,如果不是助产士及时汇报了这位产妇的问题,而是等你按照床位写好交接班才去处理,我们的这位产妇会不会就不是现在这个结果了?」

「田老师,我明白了。」

很多事情的发生,其实是「实力」和「运气」综合作用的结果,只不过我们好像总是会忽略其中的一方。比如一个球队赢下一场足球比赛,我们会觉得就是获胜的球队完全靠实力取得的成绩,但实际上这里面还是有运气成分的。再比如我们这位孕妇,可能会觉得她是运气好才得到这个皆大欢喜的结果,但实际上也是有「实力」成分的。这个实力,就是我们医生对于特殊情况的识别和反应能力,如果你发现不了、处理不了,恐怕也得不到现在的结果。

其实我刚工作的时候,也是犯过错误的(可以看看这篇),这都很正常,医生都会犯错。而且,医学上有太多的不确定性,绝大多数情况我们也都没办法做到百分之百的把握,我们的工作也需要好运气。

但是,我们不能完全靠着运气工作,不能把结果都交给运气。不管怎么说,我们也是医生,我们得有自己的专业能力,我们要靠自己的专业能力去争取最好的结果。

医生一直在做选择:是继续观察,还是马上治疗?是做手术,还是药物?而且,不仅要选择,还要快速做出选择,不容犹豫。而医疗上确实有很多运气成分,就算我们尽了全力,可能也没法避免最坏的结果出现。就像当初主任的那位孕妇那样,她做了她可以做的全部工作,也还是没法阻止悲剧的发生。即使是经历过千锤百炼打磨过的专家,有时也难逃运气对他们的嘲弄。但是,这并不是说明我们医生就没什么好努力的了。

我们的努力,就是要让好运气真的光临我们的患者的时候,不至于因为我们专业上的不足,而影响到最终的结果。

转载请注明:微图摘 » 面对那些发现不了的危险,我们只能靠运气了吗?

喜欢 (0)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