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在水里要吸氧气,为什么到了岸上氧气更多反而会死?
图片:Yestone.com 版权图片库这个问题问得好。
首先 所有动物呼吸的必须靠身体或身体的某个部位和空气充分接触。 这样才能发生有效气体交换。 个体很小的动物体表就足够充分接触,所以不需要专门的呼吸器官。
鱼鳃的结构,超多的分支鳃丝,每条鳃丝上还有无数的鳃小片,毛细血管极其丰富,形成极大的表面积。
鱼的鳃必须泡在水里才能彻底舒展开,达到最大表面积,在鳃盖一张一合的配合下(看起来就是鱼嘴一张一合),水流过鳃丝,完成气体交换。
到了空气中,鳃丝被水的张力黏在一起,表面积大大减小,呼吸能力大大降低。
不过靠一些人工手段,鱼在空气中还是能呼吸存活一段时间的。
这里一定要提到弓鱼技术。
弓鱼是福建地区不靠水运输活鱼的独特技术。
如图头尾栓结成弓状,鳃盖被迫打开,鳃丝直接接触空气,空气一直处于流动状态通过鱼鳃,这样鱼就能在空气中小小地呼吸了。
弓好的鱼可以在空气中存活十多个小时。
(端起碗来吃鱼,放下筷子谈人道的,有多远滚多远)
转载请注明:微图摘 » 鱼在水里要吸氧气,为什么到了岸上氧气更多反而会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