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电影从 94 年就开始显著衰落了,和回归关系不大
图片:《英雄本色》香港电影没落的根本原因是香港回归吗?
如果熟悉香港電影史的朋友大概知道香港電影在1993達到高峰後之後的1994年就出現顯著下降。
參見
表2:香港本土電影產量
(資料來源:香港電影歷史博物館)
表3:台電影市場比
(資料來源:台文化局)
表4:香港電影出口台
1993年1 億2 千萬港幣
1994年8200萬 港幣
1995年6900 萬港幣
表1:香港本土電影(包括粵語及國語片)票房紀錄 (1979-1993)
《香港電影業百年》鍾寶賢著 p. 376
其資料來源:《香港電影工業結構及市場分析》陳清偉著 p.36
表5:(資料來源:香港旅遊發展局)
為什麼香港電影在1994不論在本土還是海外市場,在產量,在戲院數目上都顯著下降呢?到底是什麼原因?
1993年發生了兩個事件:
-在美國 Turner 及Disney 購併New Line 與Miramax
-中國電影改革的關鍵文件3 號推出
個別來看香港電影的衰落與這兩件事似乎沒有直接關係,但事實上(我認為)這兩件事情加速導致香港電影的衰落。
台灣與香港
80,90年代的香港電影非常依賴海外市場(主要為亞洲市場),而85年隨著東南亞市場的萎縮台灣成為香港電影最大的出口地。為了出口台灣,香港電影需要照顧台灣的口味。
如當年許鞍華拍《投奔怒海》本來找周潤發當男主角,但是因為要到海南島取景,發哥擔心台灣市場的關係而推辭,後來推薦劉德華當接替他,成為華仔初登大幕之作。
同時台灣眼見港產片如此賺錢,台灣資金開始進軍香港,衝擊香港當時電影市場的體系。1988年陳榮美、馮秉仲創立新寶院線,以中介身份為湧入的外資和本土製片公司牽線搭橋,開始了合作拍片。由此,台灣外資開始進入香港市場,台灣的八大片商取代了原來的金公主、德寶、嘉禾,成為市場的主要投資者。
新寶提供的優惠條件令製片公司紛紛脫離母公司,德寶、新藝城被迫倒閉,明星片酬與拍片數目同時急增,令質素下降,美國有學者指出香港電影的殞落是馬克思形容的"不計市場之限製而作之生產",一種古典過度生產的例子。從表1,我們可以見到,台資大舉進場的1988年正是香港入場人數最高的一年,而下一年入場人數就大幅度下降,並且再未能回到1988年的水平。這數字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而1992年台灣資金開始離場,同年小平南巡,外界對於內地媒體市場的進一步開放抱有希望,一年後中國電影改革起始的關鍵文件3 號推出,而在此之前與之後的1988至1994 年間,香港與中國內地一其合作了113 部合拍片。而與內地開展合拍片,即意味著要迎合內地市場。而張徹曾總結香港電影的成功是因為節奏快、少清規戒律,實實在在的群眾電影。不同於當時南韓、新加坡、台灣等地政府傾向干預美學創作的作風。
進擊的Hollywood
表2顯示1993年後外國電影在台灣市場所佔比例開始不斷上升,拋離港產片。事實上八十年代開始Hollywood就開始對未控制的市場展開發行與映演業的控制。如華納與日本 Nichii 公司在日本合作推出 30個多廳院戲院,首兩座便是於於1993 開幕。
Hollywood對亞洲市場的發行與映演業的控制大大衝擊香港電影,本來邵氏對東南亞如馬來西亞有一定的控制,但隨著邵氏的電影王國的終結,香港對東南亞也漸漸失去市場控制。嘉禾在1992開始與澳洲的Village Roadshow在東南亞地區開始多廳院戲院。但後來嘉禾股價下跌被Village Roadshow取得控股權,而Village Roadshow在台灣等地的合作伙伴仍華納。
九十年代一方面是戲院在減少,而一院多廳開始增多,有學者指出由此電影觀賞"由大眾消費型態改變成小眾與分眾",這種新的映演業經營方式則有利於影片供應量較大的片源,如美國影片。同時,台灣在1994年間,聯映戲院數及電影考貝數的放寬也對於美國電影有利。
而當香港十幾年還在拍同類電影的時候,美國開始大量特技,與此同時,香港的新武俠還是在"吊威也"1993香港最高票房的是《Jurassic Park》已預示著香港電影的沒落。
1993年後
台灣資金撤退後,大量的黑背景的資金進入香港電影工業,電影工業出現混亂,此時不少人離開香港去Hollywood發展,令製作水準出現下降。
而另一方面,隨著香港地價高企,戲院數目減少,同時1993年有線電視公司開始提供服務,進一步令香港本土市場萎縮。表5已顯示戲院由1993年的119間下跌至2011年47間,座位數目則由121,885個,下降至39,674個。
地產因素
租金高企嚴重打擊戲院的生存空間,戲院的毛利只有百分之五左右,而隨著製作費與水準下降,令市民沒有入場意欲,進一步打擊戲院。
另一方面,六七十年代,殖民地時期的香港政府地區發展規劃有設置戲院的規定,戲院被劃歸入社區設施必備的項目。但到了八十年代殖民政府鮮有公開拍賣土地興建戲院,僅由大型商場設置戲院。八十年代之後政策改變,不將戲院視為文化設施,也不視作為康樂設施,而是列為商業活動,納入"零售商品與服務範圍"。
戲院減少,生存困難,在考慮上映時都首先是外國大製作,本土小型製作根本拿不到檔期,令新人缺乏上位,練手的機會。到現在還是黃百嗚,王晶在開戲可想而知。
另外培養了大量新浪潮導演的TVB,在九十年代後"師奶化",節目單一化,新人缺乏展現才華的機會。前一段時期我在看TVB七十年代的恐怖短片《幻海奇情》,精彩非常,當年許多新浪潮導演都曾經執導過《幻海情真》系列。但是進入九十年代TVB就極少製作題材新穎,另類的節目,扼殺創造了,令香港電影青黃不接更嚴重。
而盜版的雪上加霜就不細述了。
--參考:
-馮建三:《香港電影工業的中國背景》
-蔡仲樑:《香港電影》
-卓伯棠:《國內電影院銀幕高速增加.香港戲院業前景則令人憂心》
转载请注明:微图摘 » 香港电影从 94 年就开始显著衰落了,和回归关系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