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一篇旧文,写于我刚离开北京那年的冬天,当时想念最多的地方就是常去的那家菜市场)
八里庄那条窄窄的老街,是从西四环穿越到西三环的秘密小道,每日热热闹闹,是早晨上班族抢时间的赌注,有可能顺利胜出,出现在首师大的门口;更有可能的是被结结实实的堵在慈寿塔下的小桥两旁,望着不远处阜石路上车流如水,捶胸顿足。
我比较喜欢冬天它的另一种热闹,源于我无比热爱的菜市场。
下了班,从运通车站走过来,走进菜市场的时候,手里总也不是空的,不是车站铁皮桶出来的热乎乎的烤白薯,就是路旁刚掀开笼屉的冒着蒸汽的菜包子,再或者是菜场门口那家烧饼铺里的芝麻火烧。嘴里塞着一口,含混不清地和常去照顾生意的摊主打招呼,那个瘦瘦的小伙子,就会笑着说:“今天下班晚了哈”“今天吃点什么,蘑菇新来的,我给你挑点?”然后递上搓开口的塑料袋,我腾开手,专心地挑又大又红的西红柿、顶花挂刺的黄瓜、溜圆光亮的茄子,长长的大葱,看他称完一样一样装好,收了钱把袋子递给我之前,又顺手往袋子里塞一把香菜、几个尖椒,总是从心里感到很满足。
卖豆制品的大婶,到冬天手上就会生冻疮,手背上紫紫的,肿得老高。我隔天会去买一斤豆芽,或者一块豆腐,看到纱布下面的大块豆腐快卖完了,就替她高兴,因为卖完了,她就可以早点回家,把手暖一暖。
门口那个卖火烧的是母子俩,花生酱的、芝麻的、豆沙的、还有水煎包,都是我喜欢的。有一天照例去买,母亲脸上都是歉意地说:“油和面都涨价了,烧饼也涨了一毛,不好意思。”可是等我买了几个烧饼和水煎包时,她又多给了一个水煎包。那样的实诚,让人眼睛一热,有要哭的冲动。
菜市场外面摆摊的大嫂,冬天会在身后支起一个塑料的棚子挡风,偶尔买几种菜,我心算的价钱比她快,她憨厚地一笑。等到下回再去,装好了菜,她就歪了头笑说:“反正我没你算得快,你自己算算?”有一天她那里的青椒比尖椒还让人跳脚得辣,跟她说,她也大笑着:“我也吃了,辣死我了!下回咱们不从他那进了啊!”邻家大姐一样的亲切。
超市越来越多的北京,人和人之间也许都像超市里的青菜,隔了一层保鲜膜,看着薄薄得、透明的,却连空气也穿不透。
热爱菜市场,不仅是因为那里有火热的生活气息,更因为那里有那些亲切的像亲人一样的人们,我们能知道在所有的繁华背后,还有一些比我们更普通的人们和他们的生活,也知道不管怎么样的生活,都要像不可缺少的菜市场一样热腾腾的鲜活得过下去。
又是冬天了,不知道今年豆腐大婶的手好了点没有,也不知道菜场外面的大嫂是不是支起了挡风的棚子,笼着手,一点不假的笑容还在吗?
在第一场雪还没有到来之前,想念菜市场,想念菜市场的人们。
查看原文 © 版权属于作者 商业转载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