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事 · 民间福尔摩斯
图片:《神探夏洛克》![](http://img.xuehi.cn/1/1/1/pic3.zhimg.com%2fd409959a7d3344ad2a3d29fc56dc2dc2.jpg.780x0.auto.jpg)
* * *
满世界都是封锁的房间
有钥匙便是国王
* * *
有一天早晨,班里发生了两件事,一个是我们班同学放在教室后面充电的电脑丢了,由于是国际部可带电脑外加住宿寝室不让充电,提前解释清楚。
另一件事与之相比就变得十分的微不足道,但对我来说很不寻常,那就是我放在课桌上用来泡隐形眼镜的玻璃碗不见了……
在同学们着急着调监控找电脑的时候,没有人在乎朕丢了一个玻璃碗……
除了我……
于是我就开始思考这两者会不会有什么关系。
我的位置是靠近教室门的第一排,玻璃碗被我放着落得高高的书上,上面还放了一双筷子。由于那一段时间我在追《琅琊榜》,所以每天早上都是在食堂买了饭去班里吃,基本上都是第一个到班,去蹭网。
然而在我到班的时候,碗和电脑就都已经不见了。然而我并没有注意到同学电脑的失踪,只是注意到了碗,但并没有怎么在意,吃着早饭看《琅琊榜》。
直到同学们吵吵闹闹的时候,我才知道有人电脑丢了。
那么,电脑和碗失踪的时间,就在晚上班里没人的这一段时间。
可是偷电脑就偷电脑,为什么要偷我的碗呢~又不是什么贵重物品。
我的邻桌就是这样质疑我的。
为了反驳她的质疑,表示碗很重要这一点,我开始久违了的动脑子。
然后一分钟后得出了结论。
其实很简单,不能够称作神推理。
就是偷盗者在进我们班偷那个同学电脑的时候,没有开灯,在黑暗中摸索着,不小心撞掉了我的玻璃碗……
我似乎能想到神经高度紧张的偷盗者在寂静无声的黑暗中,突然听到玻璃碗破碎的声音的时候的样子了~
我已经说过了,碗是透明玻璃的,黑暗中想要清扫是十分困难的事情。然而我的座位周围并没有十分明显的玻璃碎片,那就说明对方是在有灯的情况下做的这项工作。
我们教学楼晚上电闸是会被拉下的,那么能过开灯的,就只有拥有可以开电闸箱的钥匙的那个人。
有我们班钥匙的人也许有很多,但两项都有的变寥寥无几。
并且,通过我的大胆心细,在座位凳子脚旁捡到了一块小小的碎玻璃渣。
基本可以证明我的猜想。
然后我告诉了我们班班长,虽然我有理有据令人信服,但这并不是直接证据,总不能拿着小玻璃渣对别人说你就是犯人吧……
真的会被打的。
于是在老师的帮助下,调了监控录像,据受害者丢电脑的同学所说,过程和我形容的基本一样。
犯人是学校的保安。
非常地没有新意。
电脑后来也还回来的……只是我的碗……一直没人赔偿……
不过还好,我还有一个一模一样的。
希望它的寿命能够长一些。
谢谢大家。
没想到大家对玻璃碗都这么的感兴趣……我就把同款给大家看看吧……真的是很普通的玻璃碗,没有骗你们,再来补充一点,我之前没有说清楚因为不重要,只是提了下玻璃碗的作用。它的确是来泡隐形的,放在班里因为班里饮水机有热水,碗里接热水,把放隐形的盒子放到里面泡,高温消毒小伙伴们……戴隐形的人都有这种习惯吧?
还有小伙伴问为什么不调监控……一开始就说丢电脑的同学要掉监控了,只是需要调监控的不是我,我只是在心疼我的碗而已。这些推论基本上也就是在五分钟内完成的,类似于自娱自乐吧。再加上因为学校的监控我们一直都以为是摆设,后来知道不是时告诉了老师,老师还要向上面申报,不是随随便便跑到监控室就能看的。
再加上我对后续进展并不怎么感兴趣……破碎的玻璃碗就如同我破碎的玻璃心一般,我根本不在乎同学的电脑好么……
以及大家对偷盗者的不合理举动提出了疑问,我想说…现实不是推理小说,来这句话是重点,请大家做笔记。如果是小说的话肯定是有 Bug 的,但临时作案是考虑不了那么多的。我也不是那个人,所以对方在考虑什么以及为何会有如此举动,我能做到最多只是提出合理猜测。只!是!自!娱!自!乐!罢!了!
今天刚从建科院参观实习完,回学校的时候在蒲黄榆地铁站转车时碰到了一个妹子。
当时的地铁还很空,她正坐在那里低头看书。
垂下来的长发半遮住了她的面容,但还是可以她专注的神情,穿着一身白衫长裙,身材姣好气质甜美而又恬淡。
我赶紧找到她身边坐下,一丝丝洗发水的幽香不断钻入我的鼻孔。我想要搭讪,却不敢开口,只是默默地陪着她看书,看了几页,认出这是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亚》。
地铁开了又停,广播里一遍遍播报着站牌号,旅客上车又下车。可这一切对她好像没有丝毫影响,她只是慢慢翻动着手中的书页,神情专注而又宁静。
我也不急了,因为学校已经过了好几站,她不下车,我又怎么舍得下车。
快到望京站,她终于合上书页,准备下车了。
最后的机会,必须要抓住。
我问道:“这本书还没看完吧?”
她收拾好东西:“嗯,还有几页。”
“诶,为了看完你这本书,我已经坐过了十几站了。”
她的脸一下子变得通红,看来她不是没有察觉到我一直在关注她。
但她却没有停下脚步,只是对我说了一句再见,就背上书包走出了车厢。
北京这个地儿,分开之后鬼知道下次还能不能见到面。
我一急,追出车厢对她说;“你是天津的吧?是刚从天津过来?”
她转过身,惊奇地问我:“你怎么知道?”
我笑而不语。
……
现在已经拿到了她的联系方式。
以下是理科生推理部分。
先上一张北京地铁图
我是在蒲黄榆站上车遇见她的,也就是说她很有可能是在北京南站上车的。
当然,仅仅这一点还不能说明什么。
在坐车的过程中,有一个微信地推的妹子请她扫一下二维码,她拒绝,说自己的手机已经没电关机了。
说明从她出发到这儿有很长一段距离,不然现代社会没几个人刚出门手机会没电。
北京南站是高铁站,也就是说她极有可能是坐高铁来到北京,然后转坐地铁。
并且在高铁以及等高铁的途中把手机本来就不多的电量用完了,才在地铁上安静看书,然后就深深迷住了我(^з^)-☆
从我闻到的洗发水香味和我观察到的她头发的蓬松程度、湿度、光泽度可以判断,她刚洗完头发不久,甚至可能是刚出门之前才洗的头。不要问我为什么,我家以前就是开理发店的(´?ω?`)
而且她随身带着的书包比较大,却空空地没装什么东西,说明这段旅程对她来说应该不算太长。
坐高铁来北京,但是整个旅程却没花太多时间,综合以上考虑,我才大胆猜测她是刚从天津做高铁到达北京。并且事实证明我的推理完全正确,由此成功地要到了电话号码。
转载请注明:微图摘 » 小事 · 民间福尔摩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