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中的商业模式,应该是什么样的?

知乎日报 知乎用户 169℃ 评论

理想中的商业模式,应该是什么样的?

图片:Yestone.com 版权图片库

商业模式有那么重要吗?

知乎用户,善良是一种选择 | 微信公众号:ZiChat

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大萧条之后,各个公司都开始走上了追求规模的道路,全球化扩张、生产要素再分配、消费主义盛行,都是这一历史进程最好的印证,甚至一度有 Too Big To Fail 的说法,没有谁不想成为一家大而不倒的公司。

如果先抛开公司的资本结构差异,利润率本质上可以和资产回报率相等同,没有人不想用同样的本金,撬动更多的利润。如果一家公司有足够高的利润率,股东会对管理层和公司的商业模式本身,有一种非理性的成功期望,认为自己的模式,只要投入更多的资源,就一定能继续当前局面下的成功。在这样的情况下,唯一合乎理性的选择,就是将所有的利润自我造血,进一步扩大公司的资产规模。

但是任何的传统行业,都会面临着边际收益递减的困扰,随着规模的扩张,利润率一定会不可避免的下滑,最终两者在某个时间点上获得动态的平衡,企业的市值、营收、利润都会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

这个阶段里,再产生的利润,合乎理性的选择,无非就是三种。

  1. 与其留在内部自我造血,不如做股权投资,扶持市场上的小公司。想想当年雅虎投给阿里巴巴的那一点钱,十年下来,翻了 30 多倍,值 300 多亿美金,而现在雅虎被卖给 Verizon,才只不过区区 48 亿美金。
  2. 分红:既然我们想不到有什么更赚钱的方法,不如就把赚来的钱还给投资人。这在国外市场虽然常常会被认为是短期利好、长期利空的消息,但当管理层真的认为没什么渠道投资时,还是会把钱还给股东。相比国内,A 股市场少得可怜的分红,不要以为国内不分钱,而是通过各种方式,把钱流转给了大股东,散户就别想凑热闹了。
  3. 留在手上:最典型的就是苹果,手上的现金加上短期流动资产,一共有二千多亿,当然一部分是出于避税的考虑留在海外,但另一方面,都说现金为王,无论是内生性的风险还是系统性的风险,流动性永远是最后的救命稻草。

这个进程如此轰轰烈烈地高举进发了几十年,直到进入本世纪,一切开始有了微妙的转变。

一是互联网的出现,和传统公司的边际效益有着天壤之别,尽管违反直觉,但互联网由于网络协同的效应,往往可以做到边际效益递增。一个社交网站新增加一个用户,几乎不需要任何实际的成本,却可以使社交网络内的关系链,呈现指数级的增长。这一点带来最直观的变化,是资产规模和市场规模的脱钩,你不一定需要庞大的资产才能支撑起一个庞大的市场规模,像 Whatsapp 这样一个几十人的小团队,一样能服务全球上亿级别的用户。

二是 2007 年金融危机的出现,第一次让人们意识到了大而不倒不一定永远成立。随着全球化进程的趋缓,即使仅仅想要维持原来的销售额和利润率,都已经变得更加艰难。于是包括卡夫、宝洁等等这样的传统巨头,都开始了瘦身计划,卡夫的业务分拆出售,宝洁自新任 CEO Lafley 上台后更是精简产品线,砍掉数十个子品牌。

前两天读到 Ben Thompson 的一篇文章,里面提到了宝洁的一个案例:当年花 570 亿美金收购的剃须刀公司吉列,如今联合利华仅仅花了 10 亿美金买了一家名为 Dollar Shave Club 的公司,虽然便宜,但后者已经占有了美国 15% 的市场份额。

所以为什么会这么便宜?公司在追求营收规模的同时,会不可避免地绑架自己走上自我增强的道路。宝洁在过去几十年中,几乎每隔 10 年其销售额就能翻番,靠的就是「研发 - 广告 - 渠道」三驾马车层层堆叠,20 亿的研发费用,需要 100 亿的营销费用让消费者认识到你的好处,而仅仅认识到好是不够的,为了让消费者唾手可得,你还必须占领所有销售渠道的最佳位置,而这要花更多钱。

于是有了吉力告诉你,五层刀片是你的生活必备品,可是 Dollar Shave Club 的商业模式极其简单,一个月一美元,每月换一个刀片,没有任何花哨的东西,只有一层刀片,一样也能刮干净。

你会发现,规模至上,往往是大企业缺乏创新的根源。其实质性的问题,在于路径依赖于扩张现有商业模式的规模,哪怕这种商业模式是腐朽落后的,但是,做为对股东负责,你没有办法自我革命,股东无法忍受一张缩水的资产负债表,更不想要你的冒险尝试。如果现有的糖水已经足够好卖,为什么我们需要改良我们的配方,让我们的客户不再买账?

规模至上,带来的连锁反应其实更为深广,例如在宝洁内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经理人的绩效是基于其大区的总体销售业绩,也就是说,哪怕你是负责卖洗发水的,今年销售额烂得一塌糊涂,但只要你所在的大区,整体销售额是上涨的,你一样可以拿到不错的奖金。

面对这样的现状,很多公司的第一反应,自然就是瘦身,砍业务,砍部门,砍人头,更多的还是从节源的角度出发,去压缩成本。但实际上这样的改革是很痛苦的,而且仅仅只是治标不治本,换句话说,公司实际在运作的事情,只是从所有的业务线上,挑出哪些最不具有性价比的业务线,也就是实在难以拉动销售增长的业务,干脆放弃,把资源留给别的还能拉动的业务。但这样的游戏,又能玩多久?

更激进一些的选择,自然是拆分。前两年在概念上很时兴的轻资产公司,很多也是随着这一波的概念兴起。不过,轻资产很快就不再提了,在我看来,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轻资产不轻。很多实际的操作当中,所谓的轻资产公司,无非只是一个壳,实际上还是安置了大量的表外资产,甚至还不惜引入了更高的杠杆,在后来一波的监管潮中,这样的实体也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说了这么多,理想中的商业模式,又该是什么样的?我觉得主要有三个特征:

  1. 轻:这里的轻,是真正的轻,是能够建立网络协同效应的轻,也就是说,在资产规模几乎不变动的前提下,市场规模能够支撑起内生性的指数级增长。从这一点来看,我一直认为 Uber 的估值相比 Airbnb,是不理性的。城市、区际之间,交通网络并不具有网络协同效应,但 Airbnb 显然有。
  2. 敏捷:这里所说的敏捷,一定是基于轻的前提。如果和当今 500 强的资产规模一样,那敏捷永远也只能是口号。一个企业都应该像它的股价一样,从决策、管理、创新等等方面,能够实时做出反应。敏捷意味着你可以随时调整策略,包括砍掉体量尚大,但已夕阳的业务线;意味着你可以灵活授权,每个层级有一定的自主权,不用层层审批;意味着减少中间环节,一个企业的五官,应该直接和市场、消费者连接,而不需要层层中间商……
  3. 基于授权和标准:在轻和敏捷的前提下,一个难以替代的商业模式,绝对不是某种实体的产品或服务,而最好是一套基于授权的标准。就像 ARM 从不自己生产硬件一样,未来不应该是某一家饭店或 KTV 成功,而是一套饭店或 KTV 的标准和规范流程能成功。授权和标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不仅仅只局限在技术标准上,而更偏重于管理。每个企业都有管理,但实际上因为自成一套,管理带来的代理成本,实际上是有很大的损耗的。在长期来看,一套提供标准和授权的管理要素,是具备了巨大的商业价值的,回到这一点来看,无论是平台为王的口号,还是这两年大热的云计算,无外乎不如此。

商业模式,以西施为美的时代已经过去,小而美的时代,才刚刚开始。

本文由【子不语】原创,你可以在微信上搜索公众号【子不语】或【ZiChat】关注我。

转载请注明:微图摘 » 理想中的商业模式,应该是什么样的?

喜欢 (0)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