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曝光的毒跑道,是如何一步步「毒」到孩子们的?

知乎日报 孙亚飞 308℃ 评论

央视曝光的毒跑道,是如何一步步「毒」到孩子们的?

图片:EaglebrookSchool / CC BY

如何看待「央视曝光毒跑道:工业废料做成」?

孙亚飞,分子美食家/专栏http://zhuanlan.zhihu.com/renchouduodushu

看到 @刘 gabunn 的回答里提到了日本废弃轮胎用于跑道铺设的情况。废弃轮胎本身不是什么问题,我在做橡胶软化剂项目的时候,曾经到访过大大小小几十家轮胎厂,也了解过一些废弃轮胎的再加工产业。轮胎的耐老化性是非常重要的指标,所以坦率来说,轮胎因为风吹日晒而释放有毒有害物质的可能性甚至还要低于常用于标准跑道的聚氨酯材料。当然,合格的聚氨酯材料也不至于会让学生们流鼻血。所以总结来说,不管跑道用的什么材质,废橡胶制品也好,聚氨酯也好,只要产品合格,不应当引起什么不良后果。

但是,何谓合格?我们的跑道标准有缺失,在 GB/T 14833-2011 标准中,对于跑道的推荐指标也只是苯、甲苯二甲苯、TDI 和重金属应当低于某个限值,并没有对所使用材质提出要求,对于跑道铺设之后的上方空气质量也没有任何指标。

作为一种重要资源,废旧橡胶的回收再利用一直是个比较热门的课题,其中轮胎是最主要的废弃橡胶制品,大约占其中的 70%。所以,如果能够将废轮胎重新利用,本是一件兼具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好事情。不过相较于塑料来说,橡胶,尤其是轮胎橡胶的回收再利用并没有那么容易,塑料在加工时添加的诸如塑化剂这些小分子物质,和塑料之间还只是物理作用,所以废塑料的再加工还不至于特别困难,但橡胶就不同了,加工的时候通常都需要进行硫化,而硫化是化学作用,理论上讲,橡胶制品整体就是一个巨型的分子,不具备重新被塑性的特性,要将这样的废弃物重新加工,是比较麻烦的。总的来说,废弃橡胶的回收具有经济性,对环境却不是太友好。

在我看到的轮胎企业中,有不少轮胎厂都在配方中有“再生胶”这一项,不过具体配方基本都是保密,而且不同部位添加的比例也有区别。所谓再生胶,就是将废旧橡胶进行粉碎脱硫之后再进行混炼的产品。当然,用于轮胎的再生胶也是需要高品质的,如果做不了轮胎,就可以用来做雨靴、胶管之类的产品,对性能要求还是要低很多。不过有些废轮胎的力学性能实在太低,混炼做成再生胶都不行,就只能被粉碎成橡胶颗粒,应用于像跑道这样的行业。

由柳知非等人发表在《青岛理工大学学报》上的一篇题为《塑胶场地挥发气体中 TDI 对人体危害的探讨》的文献中,有这样一个分类:

可以看到,废轮胎颗粒用于跑道还是很常见的,而且其中特别指出,因为建设成本的关系,学校一般使用的跑道是复合型,其底胶层中含有一半左右的废轮胎胶粒。

于是我们在这里发现一个很可笑的事实,跑道标准中那些苯的同系物、TDI 什么的,主要都是用来规范聚氨酯材质的,而针对再生橡胶颗粒可能产生的有毒有害物,比如说各种粘合剂,并没有制定标准。

由此我们得出一个结论,由这些所谓黑作坊生产出的跑道,完全是有可能符合国家标准的。

所以,只要这些工厂手续齐全,那么毒跑道的责任让它们承担并没有依据。不过有意思的是,很多这样的工厂没有被曝光的时候,手续都是齐全的,曝光之后,手续突然就不齐全了,天下巧合的事总是特别多,这些我们都司空见惯了。

但是,说到这里,肯定也会有人说:你眼瞎啊?这么恶心的厂家,生产出来的跑道,你还敢说符合标准,自己敢上去跑吗?

没错,如果知道脚下的跑道是这样的工厂生产出来的,我当然不敢上去跑。但,这种跑道却通过了。

我们该怎么办?

实际上,要铺设出对学生健康没什么影响的跑道,在技术上并没有那么难。废轮胎也好,废电缆也好,无非就是天然橡胶、三元乙丙之类的各类橡胶,其中有一些硫化剂、软化剂之类的物质,加工成跑道时会使用粘合剂。这些物质有很多会产生挥发性有机物,所以最直接的方法是通过测定跑道上方的空气质量,这其实只需要一个学过分析化学的人就可以检测,比如有人对合肥一些中学的跑道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如下:

(尚心航等,塑胶运动场有机污染与热污染分析,北方环境,2010-6)

需要注意的是,这张图上的各类物质都是在跑道铺设几年之后检测到的,在跑道刚刚铺设之时,这些物质的含量只会更高,成分也会更特别。因为没有具体标准,我们没办法从这张表上判断这些有机物是否超标,但最起码可以知道两点:一是检测出这些 VOC 不是难事(一台 GC-MS 就可以解决问题),二是跑道可以释放出的有机物种类很复杂,绝不是上面提到的标准那么简单。

所以说,在毒跑道的问题上,我们首先应当制定符合实际的标准。2003 年,国内就已经出现过毒跑道的问题,但是这十几年来,标准却一直滞后,到了 2011 年也没有什么本质的改观,这样还怎么区分出产品合格还是不合格?

不过,标准就是核心问题吗?未必。

在《经济半小时》的这段节目里,可以看到记者虽然也是暗访,但毕竟还是比较容易,看得出来这些厂家并没有特别的警惕,换句话说,他们还是有点底气的,知道自己生产的东西也许有毒(起码等检测结果出来才能坐实),但终究不需要像加工毒品一样东躲西藏,并且他们加工的产品,可以堂而皇之通过建设方,进入到学校之中。买跑道不同于买菜,我们也许很难对超市里的菜去追溯产地,可是学校、教育部门以及建设方对于原料产地可是很容易查到,他们甚至都不需要像记者那样隐瞒身份。他们如果不知道原料商看上去那么不正规,那是失职,如果知道还买,那是什么?所以说,就算跑道将来有了更严格的执行标准,这样马虎的操作流程,铺设出来的跑道怕是也难做到让人放心。

写到这里(6.22),正好电脑右下角收到一条推送:九成网友支持叫停在建塑胶跑道。

得了,看来这件事不是人的问题,只是塑胶跑道的技术还不成熟。早上才发酵的黑工厂曝光,晚上就开始关停几家“黑作坊”,停止铺设塑胶跑道(换别的材质有没有毒害又有谁知道),也许就万事大吉了吧。

所以,既然标题问的是“如何看待”,饶是我一个学理的人也看不下去要说点主观的意见了,一句话回答问题:央视的这次曝光等同于和稀泥。

转载请注明:微图摘 » 央视曝光的毒跑道,是如何一步步「毒」到孩子们的?

喜欢 (0)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