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很大众,却是天下最好看的黄

知乎日报 蔓玫 449℃ 评论

不是很大众,却是天下最好看的黄

图片:蔓玫 / 知乎

【花名册】天下最好看的黄

蔓玫,旧书《节气手帖》各电商平台有售。

我在四月的尾巴上,出门想去寻棣棠花看。这好像有点晚了。

对大众来说,棣棠不算是太有名的花。但它长得实在好看。枝条颀长,翠叶细密,花朵是一股极浓郁鲜丽的金黄——我不喜欢黄颜色,连带着黄色系的花原也是无感的。但棣棠,是个例外。

要我怎么说好呢?棣棠的花色实在太好看了。拿出调色盘,用最干净新鲜的中黄配柠檬黄,才能细细调出来的那一种。相比之下,油菜和向日葵太淳朴,迎春和连翘太寻常,蒲公英太低微,金合欢太高调……只有棣棠,拿捏得最好,浓郁、清亮、鲜明、含蓄,仿佛很下了一些别的花木所没有的功夫。是以看过的黄花越多,越暗暗觉得谁也比不上它。

我这话可不是一家之见。日文里叫棣棠花为「山吹」——据说,是来源于其受到山间微风吹拂,柔枝款摆的样子——由此花朵而来的浓黄色彩,即是大名鼎鼎的「山吹色」。日本传统色系里,山吹色绝对属招牌之一,与之联系在一起的也总是些很上流社会的意象:高贵、优雅、财富,诸如此类。一个典例便是《源氏物语》,但凡描写那些贵族男女的衣着器物,黄色系里最常用的大概就是山吹色。

(不过这颜色也不能乱用。跟季节、身份地位,都有关系。)

从平安时代起,日本文化就很偏爱棣棠花。不只《源氏物语》,其他如《枕草子》《徒然草》里都有关于它的描述,相关的和歌俳句,就更多。怪不得后来棣棠花的学名要叫Kerria japonica——种名 japonica,即有「日本」之意。《源氏物语》里另有一位美丽的姑娘叫玉鬘,形容她的美貌,便是像春日盛开的「八重山吹」一样娇艳。

日文里「八重」是重瓣花的意思。「八重樱」即重瓣晚樱,「八重山吹」就是重瓣的棣棠花。棣棠分单瓣和重瓣两种,虽系同根生,但风格差异略大……单瓣者极清简灿烂,重瓣则要秾丽得多,像个绣球。古往今来,大家好像都偏爱重瓣者多一点,庭园绿化也以之为多。尤其在古代,野生者多为单瓣,难免有庶民气质,不比重瓣花朵,看上去富丽,又少见,故此身价就高起来了。

相比之下,棣棠在中国的遭遇不算太好。它的名字被众人闹不清楚,因为早年《诗经》里有「棠棣」,大家争论几百年,分不清这个「棠棣」和「棣棠」是不是一个东西。要到唐宋之后,棣棠花的美才渐渐显山露水,但地位仍不高。不知是否因为同类中的竞争者太多,如蔷薇、玫瑰、荼蘼、木香,花期相近,先入为主;又或者它没有香气——古人推崇的花,好看是很重要,但更重要是得有香味的。

棣棠在中文里的别名甚多。什么金钱花,金旦子花,蜂棠花,地团花……都有点意思。我印象深刻的如「黄度梅」,很像人名,但不知其来历;又如「地藏王花」,据说是因为「这样好的颜色只有地藏王才有资格用」。啊,未免太不解风情了一点。

还是去看风景最好。我见过最好的棣棠,曾在苏州的山间,扬州的水畔。柔枝漫延,花光浓艳,映衬一片山色翠微或水色潋滟,款款摇曳着。直看得人眼明心畅。

相见不如怀念。

P.S. 虽说若逢十月小阳春,棣棠仍可以再蓄势开上一批,但论明媚鲜艳,自然不能与春光深处相媲美了。

【植物档案】

棣棠(山吹,黄度梅,地藏王花,金钱花,金旦子花,蜂棠花……)

学名:Kerria japonica

蔷薇科 棣棠属

听说棣棠花也有白色(如下图),但我在中国植物志里没查到。有待考究。

至于日语里的「白山吹」,实为蔷薇科另一物种,鸡麻。显著区别在于鸡麻只有 4 个花瓣,算是「5 瓣花·真·蔷薇科」中一位奇葩……

转载请注明:微图摘 » 不是很大众,却是天下最好看的黄

喜欢 (0)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