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住在一个岛上。
从小到大我跟别人说我住在一个岛上,大家都会以为我在玩笑,但的的确确,我真的住在一个岛上:长洲岛。
也许这个名字并不陌生,但通常大家想到的可能是名字相同的香港的长洲岛,或者是因为黄埔军校或者大学城而被知晓。
岛上的餐饮食肆不少,以农家乐居多,深井烧鹅更是闻名于世,然而,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长洲人,我想说能真正叹早茶的地方并不多。
喝早茶,是广东人的习惯。无论是老一辈的清晨时分一盅两件,还是年轻人随时来几份小点心,广州市区里的茶楼,三五步便有一间,而且总是全天候的。相比之下,住在岛上,喝早茶并不是一件随意可得的事。记得小时候,想要喝早茶,只能坐船到对岸的新洲去,往日水路为唯一出岛交通时,新洲是繁华的地方。后来大学城的建设,有了桥,要和早茶的话,可以去小洲村。岛上倒也不是没有,只是要么是只做适合村中老人家作息的早市,8,9点去到已经基本上到了休市了,年轻人平日忙着上班,周末也懒得那么早起;要么就是路边的早餐店,虽然也有点心肠粉,却总少了一份喝早茶的闲适。
前几天突然在好朋友的朋友圈里听说,在我们小时候常去的涌边,开了一个茶棚。
没有特别的门面,只有一个醒目的大红色横幅就当作了招牌。
走进来一看,店里拉起了颜色鲜艳的幕布挡风,也没有市区里大酒楼的华丽装修,只有大排档常见的大圆桌和胶椅,一切都是那么接地气。来这里的都是左右邻里相亲,遇见的人都熟悉地打个招呼,叨叨家常。
市区里的酒楼,现在大多都是即点即做,很少看到点心车,摆满一笼笼的点心,热气腾腾。
哎哟,店虽然简单,点心品种却一点都不少,烧卖排骨凤爪,糯米鸡,叉烧包,应有尽有。
手工捏的肉丸,十分弹牙,一口下去,满满都是肉,感觉太充实了。
而这卖相简单的凤爪,口感特别爽脆,而且味道不同于外面常吃到的那种芡汁浓稠的感觉,妈妈说就像她未嫁时在番禺那边吃到的味道,久违的味道。
清蒸排骨,吃的就是排骨的原汁原味,没有花里胡哨的做法,只放了几粒蒜蓉,卖相也不算很讨喜,却是非常的好吃。
叫了一份鸡蛋拉肠,一上来用的竟然是朴素的不锈钢盘子,很有小时候去邻居家蹭饭的感觉。尝一下,粉很滑,蛋香十足,就着酱油,也不会太咸。
老板叫我去厨房看,并特别跟我说,肠粉都是自家石磨磨的米浆,所以才有这么滑的口感。
萝卜糕是我爸爸喝早茶必点的点心,以前每年过年,家里就会做一盘萝卜糕。也许是因为同一个地方的人,这里的萝卜糕竟然是和往日家里做的一样,萝卜很多很多,而且不会很多油。
老板推荐的还有就是这个牛腩面,牛腩选的是坑腩,牛味最浓郁,用的也是最传统的配方来焖,一吃就是满腔的熟悉。
粥,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碗猪杂粥,分量真的是诚意满满,大概做的都是街坊生意,比汤匙还大的猪润都有几块!
别问我到底吃了多少,每一样都真的好吃。
也许不一定是食材有多好,卖相有多精致,更加谈不上环境和服务能有多让人满意,却让人一试难忘。
在这里,吃到的只有纯朴的味道,那种属于回忆里的,儿时的熟悉的味道。
觅食地址:广州市黄埔区长洲码头附近公交383总站的小河涌边
查看原文 © 版权属于作者 商业转载联系作者转载请注明:微图摘 » 巷子里,寻找回忆里熟悉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