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症可能是心理「绝症」,但你可以试着和它和平共处

知乎日报 老李; 362℃ 评论

强迫症可能是心理「绝症」,但你可以试着和它和平共处

图片:Yestone.com 版权图片库

强迫症的痛苦如何来形容?

老李

没有耐心的可以直接只看加粗字体

先回答问题

1、得强迫症的人真有那么多吗?

1%~3%的人在一生中的某个时期会出现强迫症(Hewlett,2000)。另外一个说法是大型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大约有 2.5%的人口在他们生活中的某段时间患过强迫症(Robins et al)。

男性的发病高峰期在 6~15 岁,女性为 20~29 岁(APA,2000;Foa&Franklin,2001)。儿童往往隐瞒自己的症状,甚至不会告诉父母,因为强迫症持续多年可能都未被察觉。

对于男性和女性强迫症的发病率基本上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在一些特殊情况下男性和女性还是有区别的,洗手强迫和清洗强迫的女性患者较多,而检查强迫和执著缓慢(执著缓慢是指要求过分彻底的行为,例如花两个小时穿衣服,确定每一个步骤,使衣服完美的穿在身上)的男性较多。

2、什么才是真正的强迫症?

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OCD属于焦虑的一种,因为患者无法摆脱某些念头,无法完成他认为必须完成的行为是,就会出现焦虑的情绪。

强迫思维(Obsessions是持续、不受意识控制进入人们脑海中,并导致严重焦虑或精神紧张的想法、影响、观念、冲动。

强迫行为(Compulsions指个体认为自己必须完成的某些重复的举动或心理活动。

强迫症患者不属于精神病患者,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举动想法有多么荒唐,他们只是没有办法控制自己。

最常见的强迫思维的关注点主要和灰尘和污物有关,其他的强迫性思维包括攻击冲动(例如伤害孩子),性幻想(例如反复闪现的色情影像),想实施一些打破自己道德准则的行为的冲动(例如在庄严肃穆的公共场合大声说着淫荡的话),以及反复怀疑(例如担心自己没锁门),虽然大多数人都会产生这样的想法,但是我们可以忘记或者忽略这些想法,但是强迫症患者无法阻止自己的这些念头。他们不会将冲动变成行动,但是出现的这些念头让他们感到烦恼。大多数有顽固的严重的强迫思维的患者为了消除这些想法和随之而来的焦虑就会实施强迫行为。有时候这些强迫行为与强迫思维没有逻辑关系,记得听过一个故事就是有个叫 Zach 的小男孩在吞咽唾沫是必须蹲下触摸地面,有时候必须用下颔碰肩膀,他尝试克服这些行为,但每次都失败了。

通俗的讲,所谓强迫症患者就是他们有一种自己控制不了的思维或者想法使他们痛苦,为了减轻这种痛苦,患者才有了某种强迫行为。并不是这一行为能够满足患者本能的愉悦感,而是这样做能够减轻他情感上的痛苦。

说的专业一点,从以下两个理论来解释:

心理动力学理论,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都和性、攻击、污染有关,是由于无意识冲突和性及攻击冲动有关。心理动力学理论认为治疗强迫症的途径是帮助患者了解其中的内心冲突,通过对冲突的解决来让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消失。然而这种方式只对小部分患者起作用。

认知—行为理论认为,大多数人都会产生一些干扰性的想法,但是强迫症患者不具备终止这种消极方法的能力,首先这些人可能经常情绪抑郁或者焦虑,其次强迫症患者可能会顽固坚持某些道德观念,此外,他们认为对自己和他人负有责任,更难以摆脱例如“我是不是刚才开车撞人了”这种想法,并且他们认为自己本该有能力控制那些坏念头的能力。强迫行为的形成是操作性条件反射。因强迫思维而焦虑的人发现,自己在实施某些行为时候,焦虑会减轻。焦虑的减轻使这些行为得以强化,所以当再次出现时,他们为了减轻焦虑不断实施行为,从而使强迫行为得以巩固,最终形成强迫行为。

3、强迫症的痛苦如何来形容?

关于这个,实在抱歉,无法描述,我觉得就跟没有恋爱的人永远体会不到恋爱的那种美妙,永远无法描述失恋的那种痛苦。哈哈哈哈,跑题了。

说了这么多,顺便说下关于强迫症的治疗,现在的治疗方式无非就是两种,一种是药物,一种是认知—行为治疗。

关于药物治疗,是人们发现影响神经递质 5- 羟色胺水平的抗抑郁药物有助于缓解许多强迫症患者的症状,这些药物包括氯米帕明、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和氟伏沙明。研究表明 50%~80%的患者服用药物之后症状能有所减轻,但是即使对药物敏感的患者,症状也只能减轻 40%~50%。但是药物会有强烈的副作用,一旦停药,症状会反复。

关于认知—行为治疗通俗的讲就是减轻焦虑,抑制强迫行为。举个例子,来访者因为污物而总是想洗手,治疗师可以自己手上摸上尘土,整个治疗过程都不洗手,第二次治疗,治疗师依旧把自己双手弄脏,并且鼓励患者也把手弄脏,当患者觉得焦虑是,治疗师鼓励他不要洗手,并运用些技巧控制焦虑的情绪,多次治疗后,患者即使手脏也不会感到焦虑,并可以抑制自己洗手的冲动。这种治疗已被证实可以显著改善60%~90%的患者的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但是这种疗法不能根本的去处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的症状,而且对某些患者可能根本不起作用。

以下是一家之言,不负法律责任:

我认为强迫症是无法根治的,即使你的行为有了很大改善,但是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你内心的焦虑问题。感谢特邀,所以今晚特意咨询了下台湾辅仁大学心理学专业的同仁,关于强迫症的治疗有无好的办法,最终我俩得出结论是一致的,在没有影响你的正常生活的情况下,试着接受它,学会与疾病共存。

另外强迫症在儿童的时期不易被发现,往往是因为儿童自身羞愧、厌恶加上家长本身可能对某些异常行为的厌恶以及不重视,以及大家往往谈到强迫症色变,生怕惹上身一样,说到这里不得不说说一些其他的心理问题,头疼感冒发烧患者往往会前往医院治疗,而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时,患者往往会逃避或者不认为需要找专业的心理咨询人士治疗,当然这也跟国内心理咨询从业混乱的现状也有很大关系,顺便吐个槽,往往那些没有经过专业长久学习以及积淀研究的但是突击一个月就能考出个心理咨询师证,并且这个心理咨询师证也不是一个权威的认证,只是一帮人为了利益设置的这么个所谓的证件,也希望国家尽快立法设置专业有效的职业认证资质。

谢谢,以上只是一家之言,感谢特邀。

转载请注明:微图摘 » 强迫症可能是心理「绝症」,但你可以试着和它和平共处

喜欢 (0)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