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天堂前社长去世:用一个软件公司制定了游戏机行业规则
图片:DaraKero_F / CC BY任天堂的成功之处在哪里?
我曾经为这个题目写过一篇论文……只挑些重点说吧。
任天堂从 1983 年 Famicom(也就是红白机)发售之后,称霸游戏产业十年(一直到 Sony 发售 PS),现在很多游戏产业的规则和雏形,可以说都是任天堂订的。但是任天堂在 Sony 进入游戏产业之后也整整挨打了十年(但在掌上游戏机上还是保有优势),一直到Wii发售又再度翻身。
任天堂最成功的地方,在于他定下了游戏业的平台生意规则:以近乎(甚至低于)成本的价格让游戏机迅速普及,再以游戏软件的授权费等收入赚进极高的毛利(详细的后面再谈)。这个商业模式在任天堂之后被进入产业的各家公司遵守,背离的无不失败,到现在业界还是在这个模式下运行着。
硬件方面
其实任天堂严格来说不是个硬件生产商,他没有“开发”各种硬件的能力。任天堂的游戏机,都是由各下游厂商提供各种既有的零组件和解决方桉拼凑而成(甚至连“拼凑”的工作很多也是外包的),最终的游戏机生产也是 OEM 外包。和 Sony,之前的 Sega,微软的同期产品相比,任天堂的游戏机裡的技术含量并不高,成本也相对的低。任天堂游戏机的方向性大概可以归为:
- 低价格
- 重视游戏过程时的“流畅感”
- 不重视数值上的提升,重视用户体验上的提升
追求这些方向性的原因,根本上还是因为任天堂不是硬件公司,而是软件公司的关係。
软件方面
任天堂不止一次的宣称:做游戏机是为了做自己的游戏。而的确,任天堂的游戏从超级玛利开始,每一款都有极高的完成度以及娱乐性,也有极好的销售成绩。父母亲要帮孩子选游戏,认着任天堂的牌子几乎不会有错:没有血腥暴力,又适合亲子同乐(或是孩子之间同乐)。在游戏机硬件能力普篇提高的现在,不耍视觉花招,不用特效诱人,而能达到这个境界的公司真的不多。这就是任天堂厉害的地方。
在以自己开发的游戏赚饱之后,任天堂也开放平台给其他游戏公司开发游戏,但要求所有游戏软件必须要交由任天堂生产(任天堂再转给自己指定的外包工厂生产),任天堂从中索取售价的约 30% 作为委託生产费以及授权金。由于软件是收益递增的产品,这部分对任天堂来说几乎是无风险的暴利,也是任天堂高利润的来源。
对于任天堂、Sony 这种游戏平台商而言,最大的风险在于如何儘早普及游戏机,让游戏机硬件出现的赤字在最短时间内由游戏软件上的收入打平。Sony 做游戏的子公司最近几年的赤字是因为迟迟无法让 PS3 普及,而任天堂去年的衰退则是由于 3DS 的失利。
先说到这裡……想到更多再补充吧。
转载请注明:微图摘 » 任天堂前社长去世:用一个软件公司制定了游戏机行业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