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科技 · 没人懂的可穿戴市场

知乎日报 王盛林 276℃ 评论

硬科技 · 没人懂的可穿戴市场

图片:NIKE

王盛林,北京创客空间联合创始人

可穿戴现在是潮流,但问题是,第一波潮流过去后,还会有更多人买吗?

我觉得,只有国外的极客、骇客才能支撑起可穿戴设备的第一波购买。果壳预售的5000块智能手表,大部分都是这一群体消费的,比如那些自己也想做智能手表的开发者们。

现在关于可穿戴设备的需求有些是伪需求。可穿戴要有市场,就必须定向。比如是面对背包客、女人、小孩还是老人?而智能手表就没有定向用户,这个东西到底给谁用?做什么用?你很难想象一个使用场景。

可穿戴的商业模式一定是多元的,不能只靠硬件赚钱。比如我们要做一款简单、可摄像的眼镜,背后支撑的是互联网服务。可以做成自媒体电视台和移动广告位:把眼镜给五星级大厨,或者时尚人士,看他们的生活是怎样的,好比一个即时真人秀。它不需要十分大众的市场,所以精准定向和多元盈利很重要。

再有就是需要技术革新。如果一款腕带整个都是显示屏,这才是革新。现在的产品,没有革新性的技术。甚至有些产品技术都是骗人的。比如某大公司出的一款运动手环,只有一个加速度器,它只能显示你的运动量。不走路只是举着手随便晃动,它的计数也会增加。这种产品是不科学的。它成功是因为营销好,做得好看了,做成潮流了。但这种需求是不可持续的,这就牵扯到用户体验。除非你做到自动化,用起来不费事还特别好玩,才值得分享、社交,扩展成社区。

做成时尚也是一个路数。智能手环Embrace+就做得非常好看,根据手机的不同信息来源,手环会变不同颜色,很简洁—想想看,手环本来就是个饰品。

但现在的可穿戴设备,都太极客了。做产品的人,投资的人,用的都是纯互联网思维。我觉得只有投过时尚品牌的人才会懂得,这个东西要怎么设计怎么卖。

我认为,小米的雷军能做好。因为他既懂生产,又懂营销。一个可穿戴产品,做成什么样不重要,能卖出去才最重要。建立自己的生态系统,找准需求,找到噱头,找到盈利方式。

可穿戴肯定不会像手机那么大众,大多也不是刚性需求,但这个领域里肯定也有十亿美元的生意。我个人认为,智能纸尿布就一定是个大生意,因为年轻家长一定需要这个东西:小孩什么时候要换尿布了,立马提示到我手机,这太满足需求了。或者,可穿戴设备可以在医疗领域内施展空间,这就是一种刚需。

总之,可穿戴产品要精准定位到用户需求,做真正有技术创新的产品,有多元的商业模式,还要会做营销。

对于可穿戴设备,我们孵化器投资还是以观望为主。目前吸引到的钱不多,其中有个人也有基金。个人都是朋友关系,基金则是认为,投孵化器比投某个项目可靠,既能提前部署卡位,又比投某个项目风险小些。

现在,所有人都觉得可穿戴设备是很好的市场,但都不懂。
———————————————

「时间线杂志」独家授权发布

「时间线杂志」微信公众账号:TimelineMag,关注智能汽车、智能硬件和设计创意的科技杂志

转载请注明:微图摘 » 硬科技 · 没人懂的可穿戴市场

喜欢 (0)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