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镜能做的事,时空调度,人物写实,恐怖气氛必备品……

知乎日报 猪倌; 182℃ 评论

魔镜能做的事,时空调度,人物写实,恐怖气氛必备品……

图片:《霸王别姬》

电影中运用镜子的表达效果?

猪倌,织识为主,卖肉为辅。织识好商量,卖肉要你强。

在电影中,镜子作为生活的一部分出现会使镜头语言更具有生活的真实氛围,但是这并不是说镜子是随便出现的,反而镜子的出现要经过严格的设计,否则拍摄的难度实在是太大了,指不定就会在镜子中穿帮了比如大名鼎鼎的《七宗罪》就因为镜子而穿帮了。相信哪个导演都不希望人为的增加拍摄的难度。

不过电影中有时候也必须出现镜子,比如:

这是《黑天鹅》中的练功房,练功房必须要有那种落地镜,这就给了拍摄的一定难度,可以看出来,摄影机是斜拍的,目的就可能是为了防止摄影机出现在镜头中。

所以说镜子不是随便出现在镜头中。但是镜子作为一种可以使人着迷的生活器物,如果单就只是为了让镜头具有生活的真实感,那真的就是一种浪费了。

往往镜子的出现可以使画面语言层次丰富起来。

1. 人物映像

在影片《一一》中,有很多人物与镜子相遇的画面,大部分不是人物刻意去照镜子,而是镜子撞到了人物。

画面由一面镜子分成了三部分,左边是真实的人物,处在一个狭小的办公室中,每天做着重复的工作,右边是镜子中人物的背景,虽然是同一个人物,但是蒙上了一层虚幻,底层是繁华的大都市,表示的是人物的大背景,在这样的大背景和镜子形成的画面的纵深感中,人物的孤独完美的表现出来。

人物对着镜子是一种私人的自省行为,这种自省行为因为是主观的所以就带上了隐蔽的因素,比如我们在镜子前整理自己的妆容。可是如果镜子是主动的,而人物是被动的,那我们作为观众就可以窥视那个“被观察的自己”,那人物的心理的变化,内心隐藏的感情我们就在观众的上帝视角中一览无余了。

在电影《手机》中有一处武月在卫生间的戏,武月在戏中有三个镜像,因为镜子给了观众一个窥视她丰富内省的全能视角,在三个镜像中,武月是交易者、情人和复仇者。她想要把和严守一的感情公开天下,他恨严守一和其他的伪君子一样——只想和她上床,她要报复,她要获得补偿。而武月也在这里找到了真实的自己。

2. 时空调度

说到时间调度,很多电影惯用的手法是打字幕,可是镜子的出现可以巧妙的实现时间的调度,比如《云图》是由六个故事组成的,这六个故事的时间调度就是通过镜子和电视实现的。

《盗梦空间》中这面镜子中不同的时空就属于不同的时间维度。

而对于空间的调度,《霸王别姬》中有经典的镜头。

段小楼和程蝶衣在同一个画面中。

段小楼在镜子中。

程蝶衣在镜子中。

拍摄角度随着对话的你来我往不停的变化,但是我们照样是可以完整看到两人对话时候的神态,这样就保证了画面的完整,在空间调度的时候不至于成为独角戏。这样的调度还构成了双表演区,段小楼和程蝶衣在心理上的若即若离感情更具有张力,画面更具有层次感。

3. 见证身份

镜子是人的欲望或者是内心交战的见证,面对它,照镜者犹豫于自我投射和自我认识之间,游弋于无穷的梦幻和昭然若揭的现实之间,照镜者对于自己的想象就是自己可能成为的人。

镜子在电影中自然就成了人物所期盼的身份的见证人。

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中马小军戴着翻出来的父亲的胸章在镜子前模仿军人。他清楚自己就是一个小毛孩子,但是带上胸章之后自我感觉良好。他的见证人就是他面前的镜子,镜子给他提供一个结论,下一个证明:不错,真他妈不错,你就是一个战斗英雄,你可以控制一切。但是马小军不是一个战斗英雄,他都无法追求到自己心爱的姑娘。他只是在和自己面前的镜子合谋让自己获得不被当面拆穿的乐趣。

阿飞对着镜子一边舞蹈,一边自我欣赏,阴柔、阳刚兼集的气质让两个女人在他的“镜像”中迷失了自己;他虽然也迷恋女性,但却排斥女性的“母性”。从小寄养在别人家中,任由自我个性的张扬,像一只没有脚的鸟幻想在“空中”永久飞翔;命运显然早已注定,正像“那喀索斯”迷恋自己水中的镜像一样,他迷恋自己在天空中的“镜像”。“无脚鸟”的传说象征着旭仔与生俱来的无根感、疏离感、漂泊感以及对未来的迷茫、对无限的渴望和注定失落的命运。对一个男人来说,把自己的情感固定在“母亲”的身上,他可以轻易地学到拥有女性的方法,并让女人沉迷于他的气质;但是他永远不能以一个成熟的男性,一个有魄力的男性去获得一个与之相对于的女性。在这里,个性化的“镜子”映照的更多是自我的迷恋与成长的迷惘

镜子内外的角色虽一模一样,但内与外是真与假、虚与实的对照关系。许多心理分析电影都会用镜子来作为精神病患(双重或多重人格)的暗示。

我们就是通过镜子看到黑天鹅的。

《不要回头》中镜子中显露了人物的另一面。

4.  增加恐惧

这里的镜子就扩展到了具有镜面功能的物品,比如后视镜、电视镜面等,这些晃动的,或者是模糊的镜面增加观众的心理负担,增加一种悬疑的心理感。比如电影《变脸》中,被割掉面孔的犯罪分子加洛的“脸庞”折射在他对面医生的眼镜上。《色戒》中汽车中王佳芝与司机的对话是通过后视镜的折射表现出来,增强了“他人就是地狱”的感觉。《出租车司机》中社会中的种种不公是通过汽车的后视镜让我们看到的,总给人以主人公在压抑的感觉,观众一直在等待那最后一根稻草。

《老无所依》中警长说话的时候只在电视上可以隐隐约约的看到警长的脸庞,暗示事情的紧迫性,一种压抑感就油然而生。

其实在大量的美国英雄大片中主人公在大都市中飞来飞去,大都市高楼的镜面装饰足以亮瞎双眼也是同理,只是这种感觉被刺激感替代了。

大量的恐怖片中也一直使用镜子这个道具,既然是恐怖片了,那镜子一定会是一个恐怖的道具,这里就不分析了。

拉片很累的,请适度收藏,随意点赞。

转载请注明:微图摘 » 魔镜能做的事,时空调度,人物写实,恐怖气氛必备品……

喜欢 (0)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