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画里都是扭曲的人和物的大师,总是被人误读
图片:Egon Schiele: Self-portrait席勒的画好在哪里?
@张小玉 的回答从技法上很好地分析了席勒的画作,我便仅多加赘述一二,谢我斯坦兄邀请。
我在写丢勒的专栏里- 野史 - 丢勒究竟做了点什么,值得反复称道? - 刘的起艺 - 知乎专栏介绍了这个可谓德国最出名的艺术家时,有一点未曾提到:丢勒的忧郁。史学家们从丢勒版画名作《忧郁》中试图分析出对于母亲逝世的忧伤,以及从丢勒患病以及对于宗教压抑气氛的抵制的事实上得出深藏在丢勒气质中的忧郁。而后来的学者,则找到了这种德国式“忧郁”最好的继承人——埃贡·席勒。
席勒的个人气质和“色情”画作:
现世关于席勒的记载给这位天才画家的作品又增添了一丝幻想主义和人文主义共存的忧郁色彩,席勒父亲在其 15 岁的早逝,让他在如此小的年纪便迷失在了情感的倾诉和寻找中,人们喜爱对他和姐姐之间说不清道不明的依赖进行揣测,他自卑又自傲,认为在学校里找不到可以值得说话的对象,他自我怀疑又自我迷恋——留下一百多幅自画像,常与丢勒,伦勃朗的自画像放作一起,让世人津津乐道。他帅气,朋友们评价他什么时候都“一丝不苟”。他迷失,处理不好与母亲的关系,又在母亲面前表现出无比的狂妄——信中大言不惭地说:今后世上的博物馆都会以他的作品为傲,成为丰碑——当然,他实现了。
席勒和姐姐 Melanie(中间),1901 年
1912 年,席勒以“勾引未成年人少女”的罪名被告上法庭,虽然最后罪名并未成立,但还是因为在幼童能够接触到的公共场合散步色情图片而入狱。也许正因为是这个事件,让公众对席勒有了“色情画家”的声名。
Wally in Red Blouse with Raised Knees, 1913 ,水彩
裸体向来对于艺术而言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我们能从艺术史中找到无数个比席勒画作里的女子更具“情欲”的形象,那些虽然冠着圣洁的题材却刻意绘制了给男性观看的艺术作品,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比席勒“低俗”得多。当丰腴而诱人的雅典娜幻化成了世俗的女子,穿上了世俗的衣裳,摆出真实的姿势,反倒成了色情的代表。这正是约翰·伯格所谓的“裸体”和“裸像”的区别。
难道布格罗的作品不比席勒笔下的女子更容易引发男性的幻想?
席勒没有错,只是荒诞的艺术史跟他开了个玩笑。到了他的年代,他有权利选择自己所画的题材,他只是将他生命里最重要的——对于情感的追求放在了画中。也许大家看到了淫秽不堪,对于艺术家而言,却纯洁胜过艺术史上无数缪斯。
席勒的自画像和风格的摸索:
席勒可能是艺术史上最自恋的艺术家之一,短短的一生还留下 100 多幅自画像,他的自画像中或扭曲,或狂怒,或一本正经,是艺术家内心世界最好的在现实的反照,也是让评论家们苦下工夫对其进行研究最好的素材。在前文说过席勒身上所具备的纠结的多重的性格,最直接,反应在了画作上。
双自画像,1915 年,这是让席勒研究者们犹为津津乐道的画作,画作中出现了两个“自我”,两种相似却又迥异的神态,相依相偎,将目光直射到了画布之外。艺术家用自己的画笔,画出了自己的“共同体”。
同丢勒相似的是,席勒也酷爱通过描绘手,留下象征主义般的线索。如果说丢勒的手是早到中世纪末北方画家留下来的弧线线条处理方式,到了席勒这里,便成了棱角分明,划开时代的手势。
懂“造型”的很多人,尤其迷恋席勒,因为席勒能在将肢体扭曲和夸张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却仍然卡着造型的结构,凸显出别样的美感。而席勒画作中,手势的应用,似乎更像是一种刻意的“符号”。比如下图中席勒自己摆出与画作类似的手势。
我们再来看看席勒画作中的风格变化:
自画像,1910 年
The Self Seers (Death and Man),1911 年,一般认为,两个形象都是席勒自己。
此时,席勒时值二十岁,二十一岁,从席勒留下的大量素描水彩和油画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保持着对于形体的夸张,很多时候用直线条取代了圆润的弧线,从而让后世的研究者们试图从中分析出抽象的代表元素。我们可以判定,这个时期的年轻画家在通过不断地创作试图找到一种结构的平衡,实验了大量的风格。
从师承上而言,席勒首先受到分离派创始人古斯塔夫·克里姆特的影响,这种影响直到克里姆特的去世,克里姆特对席勒的偏爱众所周知,在席勒脱离了维也纳当代美术学院后,分离派的展览也一直会邀请他,不得不说,这种提携和推荐,对于年轻的画家来说,太重要了。除了受到了同时代另一位重要艺术家科柯施卡的影响以外,1909 年克里姆特所操办的一场展览中让席勒有机会看到了蒙克,梵高以及让·图洛普的作品,显然,这次的展览经验,直接影响到了年轻的席勒这几年的创作风格,印发了他的风格实验狂潮。
向日葵,1911 年,其实席勒的画作如同毕加索一般,非常好辨认时期,也正如毕加索所说的:“我之所以给我的画都写上日期,是为了让人们知道我是在什么时期创作的”,画面左下角印章似的签名也是席勒的一大标志。这幅画便是在观看了梵高的向日葵后创作的,席勒很喜欢梵高的作品,但不同的是,人们从梵高的作品中看到了对于生命的热忱,却在席勒扭曲成团纠结而呈现抽象形状的花朵中看到了死亡的郁结。难道从这里,就能看出来艺术家命中注定的早夭吗?
席勒的感情生活和晚期的创作:
除了从技法上对席勒的画作进行分析,我想,能让席勒的作品如此迷人的另外一个原因,则是席勒对于恋人的描绘了吧。
1911 年,正是席勒创作风格摸索的时期,席勒遇见了“沃利”,从此,这个迷人的女子成为了席勒画作中的第一个女主角。从沃利身上,后世的我们看到了一个女子最美好的面貌:她美丽,成为了艺术家多幅画作的主角;她忠贞,一直陪伴在席勒左右;她坚忍,面对恋人的离去;同时又大是大非,当战争爆发时,身为平民的她义无反顾上前线做了护士。
自画像,1912 年
沃利画像,1912 年
席勒跟沃利在一起的这段时间里,创作了上面这么两幅画,两幅肖像,一副自己,一副沃利。艺术家几乎采用了同样的创作方式,一样的技法,相似的造型方式和色调以及背后的装饰,不同的是,席勒的自画像中高昂着头颅,一如既往地不可一世,而沃利则温顺地前倾,似乎揭示了两人关系中的主次地位。
这两幅画一起收藏在位于维也纳市中心的利奥波美术馆,美术馆的建设者便是席勒作品最大的收藏者利奥波(他从学生时期开始就致力于收藏席勒以及维也纳分离派代表艺术家的作品),这两幅画曾一度分隔两地,而直到利奥波的儿子花费千万欧元才得以让它们重聚,完成了父亲生前的夙愿。收藏家如同普罗大众一般,对于艺术家的爱情倾心着。
然而,1914 年,席勒结婚了。对象却不是沃利,而是一位中产阶级的小姐——埃迪丝。后世批评席勒的变心,抛弃了相伴的恋人,而投入了对自己更为有力的环境。我们热衷于猜测席勒的情感,甚至在电影《过度》中,沃利不过被描述成席勒情欲的投射对象,埃迪丝才是他用情的真爱。
无论如何,在 1914-1918 年的作品里,我们看到曾经扭曲激昂的席勒风格慢慢沉稳下来,那些锐利的直线也渐渐再次被柔和的曲线所取代。席勒开始频繁地参加展览,渐渐获得了名声,即便在 1915 年战争时期,他也受到了尊重,仅仅是让他干一些看管的工作,甚至妻子埃迪丝也获得了随军的待遇,居住军营不远处。这场战争丝毫没有影响到席勒的创作生涯,甚至于战争结束后获得比之前更为响亮的名声和更多的机会,在 1917 年的一次展览中,他的所有画作一售而空。
Portrait of dr. Hugo Koller,1918 年
在席勒后期的风格里,我们看到了更多的颜色应用,更为客观的柔和的线条,在经历了疯狂的尝试后,随着婚后生活的平静和市场的打开,席勒的画风也稳定了下来。有人惊叹于这些后期作品的造型精准,也有人怀念那个无所不能的席勒,可惜的是,历史没有给我们太多的时间见证一个天才的成长,1918 年,是席勒创作生涯的最后一年。
家庭,1918 年,这幅画是席勒晚期最重要的一幅画作。图画中的三人正是席勒即将圆满的家庭——席勒自己,妻子埃迪丝以及尚未出生的孩子。此时离席勒最重要的老师之一克里姆特去世已经三年。
这幅画作,图画中的三个人视线诡异地瞧向了三个不同的方向,难道又揭示了什么不好的事情即将发生?1918 年,西班牙流感爆发,埃迪丝怀着六个月的身孕去世,而仅仅在三天后,席勒也因为同样的病离开了这个世界。在最后的日子里,席勒画了许多埃迪丝的素描,我们虽然没能从《家庭》中看到明显的席勒即将为人父的喜悦,但他却最终连看一眼自己的孩子的机会都没有,只是将想象中的形象永远地留在了画布上。
同年,奥匈帝国战败,随后这个曾经强大到不可一世的庞大帝国分崩离析。我们不能忽视这个时代诞生于此的一大批伟人:卡夫卡,斯蒂芬·茨威格,弗洛伊德,米塞斯,沃格林,薛定谔等等……以及,埃贡·席勒。
如此,我们再回过头来列举席勒的画究竟好在哪里:
1,传统技艺(造型),当站在席勒大幅绘画的原作面前时,图像性所传达出来的精准已经足以让人惊叹,在知晓造型的观众面前,这就是不可多得的佳作。尤其在观赏席勒看上去毫不费劲似乎草草而就的素描和水彩时,感触尤其深刻,线条有意识的变形,抽象元素的探头以及整体形态的把握,都说明了席勒是一个颇有功底的画家。
2,对风格的追求和把握,我们花了一些篇幅来回顾席勒的风格,早中期对于以克里姆特为首的画作中装饰元素的吸收(这一点在席勒的风景画中体现得尤为强烈,虽然在文中没有给出,但席勒风景画相对于克里姆特华丽耀眼的装饰风格更多了跟同时代立体主义同源般的解构意识),中期对于不同艺术家的风格吸收和应用(不仅仅是造型上的,也有颜色上的影响)。
3,题材的范本,与早期定制型的肖像画和人体画的不同,席勒为后来的研究者们提供了大量的可以用于考究的关于艺术家心态的范本——自画像(如同伦勃朗不同时期的自画像),以及我们所说的在人体上的“色情画”,对于现代性横行的当时无疑是一种时代的产物。
4,情欲或情感,这是我们最先或者最后关注到的东西。也是观者们乐于去了解的关于艺术家的故事的主要部分。这是不可避免的从《名人传》流传下来的,对于艺术家本体的“崇拜”。
文字资料不在手边,很多有意思的细节缺乏考证我也就没怎么瞎说。主要年份参考了一些网页资料(然而很多时候它们内容上都自相矛盾)以及维基艺术,如有纰漏还请指出。
转载请注明:微图摘 » 这位画里都是扭曲的人和物的大师,总是被人误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