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周刊 古代书院的教学一直伴随着糜烂的世风

知乎日报 树八哥 275℃ 评论

生活周刊 古代书院的教学一直伴随着糜烂的世风

图片:武铁辆玻 / CC BY-SA

树八哥

书院是我国或儒家特有的教育组织,自唐而始,自清而终,几千年间起起伏伏,倒是有很多的故事。 

书院起始于唐朝,起初为民办的场所,几个相熟的读书人在这里相互论道、读书、习做,这时的书院往往旁边多有道观、佛院,所以自然也就融合了几家的风格,比如佛家的禅林,道家的别院,与儒家的书院混在一起,自此这哥仨算是磕在了一个头上,也算是佛道儒三家融合的起始,不过真正的融合确是在宋代。到了后来由于唐玄宗的称赞使得这民办的场所确立了合法的地位,也因此书院开始了一段蓬勃的发展。
  
与此同时,官办的书院也开始了发展,由于经费充足,发展的自然优于民间,所以民间的书院便稍微有些被排挤,不过由于没有具体政策上的限制,也是的两者都能够较好的发展,当然呢也由此开始了长达千年的官学与民学之间的纠葛,这一点后文会有体现。
  
这时的书院主要的功能有七,藏书、较书、修书、著书、刻书、读书、教书,主要一藏书、著书为主,像现在以为理所当然的的教书反而并不是那么的重要,而且其功能与当时的秘书省(官职)的工作略有重叠。值得一提的是,这时候的书院,包括以后的书院都是向公众开放的,无论是和尚道士,还是野叟小童,都可以进入,这使得,学问从私学走向了公学,大大扩展了学术的传播。
  
唐朝之后是五代十国,这时候的天下大乱,因此书院也受到了影响,对于这一段时间,钱穆先生形容为潜德幽光,为了避免战火,所以很多书院隐藏到山林之中,继续的教书、藏书、著书,虽然这段时间并没有较大的发展,实际上由于战乱使得书院的数目大大的下降,但这却为后来的宋朝书院的名扬天下埋下了伏笔。
  
宋朝是书院最为辉煌的时代,北宋时,天下未平,统治者没有功夫也没有时间去建立唐朝时的官学体系,所以当时的士人,便主动的承担了教书育人的职责,并且与当时的科举联系了起来,这使得书院在教学功能上得到了强化,并且在唐代的基础上,演化出,讲学,藏书,祭祀,学田这四大规则,使得书院的目的得到了一个较为明确的定义,但替代终归是替代,一旦天下太平,统治者必然会发展出自己的教学体系,使之与民间的书院体系分割开来,推行更有利于统治者统治的教育,由此来看,古今亦然。
  
书院真正的巅峰便在南宋,话说在南宋最为知名的学院有四,号称天下四大书院,其名觞觞,为天下所知,不过究竟是哪四大书院却有不同的看法,大体上是从鼓石,岳麓、白鹿洞、应天府、嵩阳中五选四的玩法,唯一确定的是岳麓为四大书院之首,这点毫无疑问。而且岳麓也确实不负书院之首之名,当年元兵南侵之时,岳麓转入附近的城池之中教书御敌,最终城破院碎,无一人生还,为万代所传唱。后来有人重建岳麓书院,却一直没有张显出往年的荣光。插句题外话的是,本书的作者郑洪波先生正是岳麓书院的教授。
  
当然巅峰并不是说仅仅有这四大的书院,而是在于,书院与理学的合一,并且相对于以往的书院,增加了横向的交流,讲课,这使得一个书院的信息量大大的得到了提高。对于书院起初而言,目的是很杂的,我们也可以说是多样化,这种多样化使得其生命力非常的顽强,对各各人群都有适应的能力。不够后来慢慢的由于其与科举挂上了钩之后,使得它的教育目的渐渐的变的单一,当然这也是其为何能够快速发展的一个主要的缘由。
  
当时的儒学大家有很多,最为著名的是朱熹,现在大都称为程朱之学,程呢,指的是二个人,一为程颢,一为程颐,这两人是亲兄弟,期间因为程颢又称伊川先生,搞的我以为是个日本人,后来一查才知道,那算是个地名;而朱,自然指的是朱熹。这门学问(理学)对于当时而言是有着积极的作用的。

当时的士风糜烂,于社会没有责任心,整个社会一盘散沙,无人伦、道德。插一句的是,对于士风糜烂,事实上后面很多次都提到了这个词,然后你会就发现,这个“士”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糜烂一把,交替往复,好不有趣。所以当时的理学就提出的一个“口号”“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一下子就将‘士’这个阶层的人们凝聚了起来,并且因为有了一个明确的目标,而且儒学大家们身体力行的去传播这样的一种精神,所以这一段时间风气变的比较正。另外要这里应该提一句的是,这完完全全是发自民间的一种理念,因为要与后文有个差别.
  
过了许多年,士风糜烂(笑),所以不少有识之士,提出应该兴办官学,以正风气,由此开始了官学的复兴和民间书院的打压,具体做法是,成立府学,县学,而关闭书院,所以最惨的时候书院的数目仅为一,不过书院虽然没了,但人是没有随之而去的,而当官府开始不那么打压的时候,书院又顽强的开始生长,所以整个的一个宋代的书院的发展,可以用一个u型来体现。
  
值得一提的是,在兴府学,打压书院的这段时间里,我们可以看到,政府对于书院这样类似的民间团体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在政治上,对山长(院长)进行直接的任命,或间接的任命,使得书院成为办民办官的一种形式;在学业上,将书院的目标进行的限制,使得其成为整个国家科举体系输送人才的摇篮,甚至很多书院因此都开科举补习班,倒是符合了现在的一种潮流;在经济上,由初期的供应学田(收租),到中期的严格限制,再到后期的放任自流。尽管有如此多的限制,但从各个学院的教义之中却能发现每一个书院的目标却不相同,也就是说除了在科举一方面相同以外(也有少部分书院并不参与科举),很多其他的方面,如学习方法,学习目的,学习的时间,都各有不同,不像现在的大学的精神要么随便一写是糊弄人,要么是随便一改糊弄人,这种差异性,我想对宋朝书院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宋之后就是元,元朝为了保持稳定的统治,大力的推行程朱的理学,所以对书院的发展不但没有耽误,反而得到更好的发展,这我想主要一方面是由于宋朝的遗民采取的不合作态度,他们隐入山林发展书院,另一方面,元朝并不限制,并且大力的推行儒家的制度,这主要的在于书院所宣扬的程朱的理学是一种维持现状的学问,其学的终极目标就是倡礼以维持人伦世界的秩序,这也是为什么元、明(初)、清倡导程朱理学的一个重要原因。元朝对于书院的贡献在于,使得儒学在地域上的影响得到了扩大,在苗疆、蒙古、东北等地都有书院的建设。并且有意思的是,元朝的书院居然除了儒学、武学等六艺以外还开始教授医学,这个书院的功能性又得到了提高。
  
然后就到了明,明朝的前期书院是非常的惨淡的,一方面是由于这是汉人的王朝,使得很多原先引入山林的大家都纷纷出山,维持书院的这样的一种形式就显得人手不够,另一方面,由于明朝前期大力的推行官学,使得每一州县都有学堂,这也大大的限制了书院的发展,其实主要原因是朱元璋不看好书院,所以经常性的有打压。
  
明朝的后期,士风糜烂(笑),糜烂的原因主要在于与科举的联系,因为八股功名,本来引人入利禄之途,它使得学校变为科举的附庸,鲜有独立的精神,而且由于其充斥着腐败,教育的目的便不容易达到;另一方面由于官学过多,使得很多不够为人师者为人师,在整个的教育系统中滥竽充数,降低了学生的水准。

不过就在这个时候,王守仁和湛若水等有识之士,开始了对官学救赎或补救。其一开始的救赎并非是在于书院的拓展,而是在于一种理念的重塑,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见到的心学,心学强调的是行知和一,众人皆可为尧舜,这样的一种平民理论是书院能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它调动了人的一个积极性,使得儒从士阶层又下到了平民阶层,不过这也有问题,问题在于后期就忽略了经史的阅读,并且使之形式化,结果是人们又糜烂了(笑)当然这是后话。
  
摘抄一段良心论

<乐吾韩先生遗事> 

有一野老问先生曰:“先生日讲良心,不知良心是何物?”先生曰,:“吾欲向汝晰言,恐终难晓,汝试解汝衣,可乎?”于是野者先脱袄袍,再脱至裤,不觉自惭,曰,:“予愧不能脱也”,先生曰“即此就是良心。” 

以上为例,心学在整个的国家内不断的传播,因为通俗易懂,而且符合人的心里预期,所以学习心学的人越来越多,与此同时,书院伴随着这种新的学说,不断的发展,不过因为朝廷中的大部分人属于程朱之学的系统,所以在朝廷上就开始对王守仁进行打压,不过没打压住,反而造就了第二个立德、立功、立言的“完人”。

与此同时呢,我们能够看到的是,书院开始传入朝鲜半岛,并且在朝鲜半岛生根发芽,后期又传入到了日本,以及东南亚地区,这又是后话。朝鲜半岛推行的是官方学问——朱熹的理学,不过与中国相反的是,朝鲜对书院的利用更多的是在祭祀,而不是教学,而且由于没有一个较为开放的环境,所以朝鲜半岛的儒学家,相对比较保守,也就是在心学在大陆得到发扬光大的时候,朝鲜的大儒们反而嗤之以鼻,认为不符合道统。
  
正如上面所说,在没打压住王守仁的心学之后,心学开始遍布九州,很快的就在朝廷上立的住脚,不过时间一久,士又糜烂了(笑),这个时侯,张居正站了出来,开始打压心学,打压书院,不过文章中说,他的这种打压其实政治上的目的更为强烈一些,因为心学实际上算是开启了民智,并不利于统治,经此打压之后,书院的数量变的少了很多,官学又开始了兴起。
  
然后又糜烂了,不过这回糜烂的不是士阶层,而是朝廷,这时候的朝廷被魏忠贤等人把持,身负民族国家的责任感的士们,慢慢的形成一种类似组织党派的形式,以使得在朝廷之上对抗阉党,那时候称之为东林党,东林是什么呢?是一个书院的名字,东林书院,现遗址在无锡。不过这个名字已经被泛指了,就是说凡是属于这个党派的都可以称之为东林党。这时候的书院较之于宋朝又有了一个大的改变——通过书院之间的联系,形成了类似党派的组织,从而在朝廷上,能够以士阶层来对抗其他的党派。很显然,魏忠贤等不可能坐视着这个党派的庞大,所以用各种手段破坏,暗杀,弹劾,挠痒痒,很多的电影都有类似的情节,我也就不多叙述,只是说,对于书院而言,这一而再,再而三的打压,使得书院的由高潮走到了低谷。
  
很快的就到了清王朝,开始清王朝对书院的打压多,主要原因是防止这种汉化的思维,进入到满人的头脑里,事实上在清朝前期,东北方面几乎就没有书院。不过后来学元朝,又开始开放了书院,因为那时候的要当明朝遗民还是很多的。不过这样的一种对书院的开放,不能算完全的开放,事实上,清朝为了避免像明朝末年一样出现东林党这样的书院党派的存在,所以在某些方面对书院进行了限制。以防止其在高层影响皇帝的决策,不过因此书院反而凸显了另外的功能,虽然不能在庙堂之上对皇帝进行影响,但是却可以影响平民,所以在清朝的中后期,形成了士绅这样的一个阶层,可以以组织的形式与当地的政府讨价还价,并限制政府的行为。从而充当了政府与民众之间的缓冲带。当然目前中国是没有这样的阶层的。
  
后期的清朝被外国打开了国门,书院的这样的一种形式在国内渐渐的开始消亡,开始转变为更为实用的学堂,或者是大学,自此传承了千年的书院在此告一段落。当然该书并没有介绍如今的书院,不过想来文革之后,书院的种子在大陆算是彻底的消亡,无论多少春风,都不能像宋、元、明、清一样,春风吹又生吧。


最后补充,以上是我读《中国书院史》的读书小结,本文或有不严谨之处,可以权当一小品文来看吧,哈哈。

转载请注明:微图摘 » 生活周刊 古代书院的教学一直伴随着糜烂的世风

喜欢 (0)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