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副总裁李明远就曾在公开场合分享过百度“连接人与服务”的战略思考
“不管是滴滴专车还是Uber,关键还是看能哪个应用能最快打到车”
12月17日,百度与Uber签署战略合作及投资协议,Uber宣布接受百度的战略投资,双方达成全球范围内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至此,中国互联网BAT三大巨头都加入了已经愈演愈烈的打车大战。
据百度董事长兼CEO李彦宏介绍,今年夏天他曾到访硅谷,亲自造访过Uber。亲身感受之后的李彦宏被触动,他称赞Uber为美国互联网产业唯一现象级公司。Uber正在实现对传统产业的改造与颠覆,也是李彦宏正在思考的命题。
今年9月之前,百度副总裁李明远就曾在公开场合分享过百度“连接人与服务”的战略思考。所谓连接人与服务战略是对百度在互联网阶段的连接人与信息战略的延伸。差异在于,过去搜索扮演的角色是用户在搜索框里表达需求,百度通过技术算法将信息推送给用户,而在移动互联网阶段,仅仅连接人与信息不能满足用户需求,百度需要通过搜索帮助人们完成信息需求之后进一步完成服务的需求。
为此百度在今年百度世界上还推出了与微信公众号类似的“直达号”。“直达号”目前已经成为百度移动互联网战略中的重中之重。百度早在2011年移动互联网转型时就将地图作为重要入口战略,但在早期并未加入打车大战。此前,百度通过投资易到用车、AA租车,布局了商务用车这一领域,今年8月,百度与易到用车合作推出的商务租车产品“百度专车”,在百度地图iOS客户端上线。
投资Uber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有助于加速百度在移动互联网的布局,比如利用Uber的用户资源、线下服务能力加速百度移动业务的全球化布局,以及百度的商业化。未来Uber也可以利用百度地图获得引流。
Autolab汽车实验室创始人赵奕对《商业周刊/中文版》分析指出,目前人所拥有的移动设备,除了手机之外,汽车未来也会成为重要的移动互联网入口。在美国汽车的保有量大约在两三亿左右,基本和手机用户数量接近。目前中国汽车保有量约为1.2亿台,约为手机用户量的十分之一。尽管如此汽车入口的单个用户价值会比较高。
GGV资本合伙人符绩勋认为,资本对打车应用的大举投入还源于这个入口的想像力和可延展空间。作为一个出行的入口,不仅仅可以解决用户从A地到 B地用什么样的交通工具最方便的问题,未来还可以通过这个入口来找自己想要的东西,这在美国已经发生。
“比如司机每天在十几个工作小时中是有闲置与空驶的时间的,这个闲置时间他其实可以帮你代劳做一些事,比如你的衣服洗好了帮你去取,或者是说你想吃什么东西让他帮你买,如果平台能够对服务质量和品质安全有一定的认证与保证,这个入口就可以发挥更大的价值”,符绩勋对《商业周刊中文版》说。
没有中国区CEO的Uber
在百度Uber战略投资合作发布会上,坐在38岁的Uber CEO Travis Kalanick旁边的是Allen Penn,他的身份是Uber亚太区的运营负责人,也是Uber最早在总部之外开拓市场的员工。
他是Uber的前30号员工,早年曾在普华永道工作,进入Uber后曾经担任过Uber芝加哥运营经理、芝加哥总经理。2年前,他一个人来到亚洲时,Uber在亚洲市场的业务还是一片空白。他呆在星巴克里坐在电脑前思考Uber在亚洲的发展策略。一年十个月之后,Uber在亚洲拓展超过50个城市,建立起近200人的团队,连接起数以万计司机和用户,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这位Allen Penn。
当然这也和Uber的扩张战略密切相关。去年年初Uber几百名员工在迈阿密庆祝进入全球第50个城市,到了今年十月底,已经覆盖全球250个城市。Uber是如何完成这样扩张的呢?比较有意思的一点是Uber在中国并没有CEO,也没有常见的分管财务、市场、人力资源等副总裁。“以往跨国公司拓展会先派公司在其他国家的CEO,当一间公司要设置十几、二十个高管时就会慢下来。” Travis Kalanick说。
Uber的方式是进入每一个城市,都会雇佣当地的人来建立运营团队。目前上海Uber上海的负责人王晓峰在12月16日对《商业周刊/中文版》介绍说,或许未来Uber会变得比较正规、臃肿、官僚化,但至少现在非常扁平,每个城市都像一个小的创业公司在运营,拥有足够多的自主权。比如他们最新搞的几次线下推广活动从构想到实施不到10天。
过去一年Uber在中国进入了进了9座城市。没有任何一个总部派驻的高管,而且是上海团队讲上海话、广州团队讲广东话。Uber认为,一个团队越了解一座城市越有利于很快的做出一些适合的方法来开拓这个市场。
符绩勋认为,打车应用的业态实际上是比较本地化的,这种本地化表现在软件用户需求在各个市场都很不同,不能够照搬,产品软件更不能照搬,因为它牵扯到用户体验与实际需求的匹配。其次落地需要司机配合,他们也是非常本地化的,其次还有政策方面的考量。在这方面本土公司相比更有优势。
Uber 在第一阶段的市场开拓之后,寻找了一位中国合作伙伴百度。Uber CEO Travis Kalanick说,全球性企业,要想独具一格必须采取差异化方式。在Uber的2015年规划,会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入,使得运营更为本土化。此次合作仅仅是双方战略伙伴关系起点,Uber会采取非常开放的态度,未来合作或许会推向全球。
BAT打车大战是否会愈演愈烈?
“酒精过敏的人,醉到趴座位了,Uber司机好心教我如何应对喝酒,需要提前吃下维生素B”,这来自一位名叫周倩的上海女性创业者的朋友圈信息。她是Uber上海的早期用户,当时Uber提供的服务有点类似于今天的滴滴专车,与纯粹出租车服务的打车软件还是有区分,主要面对相对中高端的白领用户。但随着滴滴打车推出专车服务,原本针对出租车市场的滴滴打车等应用直接杀到Uber的正面战场。
Uber刚开始推出的经典产品是高级轿车,其后推出了优选轿车,如今任何车主都可以来服务开车的产品“人民优步”。Travis Kalanick认为,未来会针对更广泛消费者用户,经济出行方式,推出不同级别产品。定价点定位不同。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价位的种类的产品未来。
王晓峰介绍说,北京最近也开始拼车合法化,优步是Uber在中国推的一个跟全球都不一样的拼车产品。“别人把它做成一个便宜的品牌,在我们这儿我们把它做成一个充满了乐趣有些惊喜的产品,司机对你很友好,他可能不熟路,但是他是像你的邻居过来载你一程,跟你吃喝聊天,而不仅仅是会像商务车蓝领司机一样帮你拉车门。”
李彦宏认为,中国用车市场的竞争,仍然处在产业的早期阶段,很多创业公司仍然有机会,BAT等互联网大公司在这个领域也可以有所建树。消费者因为这样的竞争获得更便宜的用车服务。所以无论是Uber还是百度,竞争的关键点在于能否给用户带来价值。“不管是滴滴专车还是Uber,关键还是看能哪个应用能最快打到车,体验服务最好。” 周倩对《商业周刊/中文版》说。
彭博商业周刊85周年特刊精彩上线!即刻点击下载商业周刊中文版APP,关注更多精彩内容!
转载请注明:微图摘 » 百度入局 打车战再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