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技校如何给了人们尽情嘲笑职业教育的机会
直到现在,中国人都没拿正眼瞧过职业教育 | VICE 中国
截图来自蓝翔技校的 最新宣传片。
这是一条引发了爆发式连锁反应的消息:9月5日,山东蓝翔高级技工学校的副校长带领上百人从山东济南赶到河南商丘,与校长荣兰祥妻子的家人发生冲突。
在此之前,蓝翔技校就是中国的朝鲜:气势恢宏的人海战术宣传广告,森严戒备的管理制度,再加上《纽约时报》四年前发表的那篇关于蓝翔为中国军方培养黑客攻击 Google 等美国科技公司的 文章,都让这家位于山东济南的职业学校成了各种阴谋论和疯狂猜想的聚集地。蓝翔不再是山东的蓝翔,是中国的蓝翔,是世界的蓝翔。
一切都随着 “跨省群殴” 事件急转直下。媒体接下来要做的,是在 “正确” 的舆论前提下彻底毁灭这个神话 —— 正如最近因金正恩长时间未公开露面让朝鲜的神秘感在被层层剥去一样。于是有记者重新 “走进蓝翔”,试着 “揭秘” 这个已被神话成 “中国黑客摇篮” 的 “无法之地”。接下来,荣兰祥的发家史和各种八卦也登上头条,什么 超生、家暴、暴力抢生源、邪教 之类的话题都被挖出来了。
最新的报道,来自昨天人民网一篇名叫《蓝翔校长荣兰祥:舆论火了,招生冷了》的文章。文中荣兰祥认为媒体的添油加醋和社会风气败坏让蓝翔的生源下降,预计今年将亏损1.8亿元。
蓝翔技校的最新宣传片。导演/刘刚
为什么现在才有这么多人 “走进蓝翔”?我们只能像当年猜测蓝翔是不是真的 “黑客培训基地” 那样,猜测为什么最近这所职业学校开始被媒体认真对待。其实早在去年,就有人 以学生身份潜入过蓝翔技校一探究竟,但显然这些都不如 “黑客” 两个字吸引人。
但可以确定的是,随着挖掘机的段子不断发酵,它成了又一个可以用来逃避严肃讨论的借口;蓝翔技校显然也想为自己本来已足够大的名声再添一笔,便自己发布了《蓝翔掀起网络文化风潮》、《蓝翔为什么这样红?》、《蓝翔段子又火蓝翔》等文章;但这些 “危机公关” 手段在互联网时代微弱得不值一提,没人想听蓝翔的自我炒作,而是更醉心于面对任何话题都提出同一个问题:挖掘机技术哪家强?
这些不太好笑的插科打诨,只能再次证明一个从未改变过的事实:中国人依然瞧不上职业教育。说得更直白一些,中国人依然瞧不上蓝领工作。这跟收入没有关系,因为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技术工种在薪水上超越所谓的 “正经工作”,但中国的蓝领却从未为自己的地位骄傲过 —— 因为他们没有自己的文化,没有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没有属于自己的食物、音乐、文学等等;这些都是没用的东西,即使账户里的余额已经足够多,但安全感却依然来自身上穿的衣服和名片上的职位。
即使在今天,社会对文凭的看法也是很分裂的。一方面无论是面对本科生还是海归,似乎必须具备某种天然的抵触情绪:你上了本科又怎么样?你考上博士又怎么样?你从美国英国回来的又怎么样?还不是不如一个送快递的挣得多?可另一方面,这些情绪也可以浓缩成一句话:你还不如个送快递的。
在现实中,很大的机率是你永远都不会招个送过快递的,即使他能满足你的职位要求。海归依然在就业上占优势,招聘依然要求至少 “本科毕业”。理论上,大家都接受了大学教育无法保证就业;但在现实中,几乎没有父母会从一开始就想让孩子上职业学校。
蓝翔技校位于对中国教育制度实践最为坚定的山东省,又在用最极端的方式管理学生;中国式的管理理念,以及一整套中国式的教育哲学在这里被无限放大,给了人们尽情嘲笑职业教育的机会;正如我们都爱嘲笑时尚圈肤浅势利,可其实那些月薪三千却穿着上万名牌的编辑也只是把每个人心中的恶魔展示了出来而已。当骄傲的标准只有一种时,很难有人再为自己的与众不同感到自豪。
所以在这么多人高呼蓝翔技校的疯狂宣传 “牛逼” 和 “大气” 的时候,不如再问问自己真觉得牛逼吗?在看朝鲜的阿里郎团体操时,你嘴上说着 “太牛逼了”,心里永远都在嘲笑。随着朝鲜边境的关闭,我们又可以继续让自己的想像飞扬;蓝翔技校的衰落,留下了一堆段子,段子,和段子。这所职业学校的广告伴随着一代人长大,而如今它到底是不是黑客基地,到底还能存在多久,却可能永远都得不到解答。也许蓝翔技校哪天关门了反而是件好事,至少能让这个社会少一个恶毒嘲笑职业教育的理由。
转载请注明:微图摘 » 蓝翔技校如何给了人们尽情嘲笑职业教育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