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看点 3. 美式摔角一看就巨假,怎么还有这么多人看?
图片:interbeat / CC BYWWE 摔角这么假,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看?
是的,WWE非常假,从情节到动作都非常挑战智商下限——比如你会看到失败者在地上爬呀爬等待主角炫耀然后放大招一击致命,又比如反派总是坏的毫无逻辑,最后不可避免的被代表正义的好人裁决掉。
然而,WWE从本质上依然是一项体育赛事,而非一场肥皂剧,运动的魅力才是WWE的核心所在,情节只是将WWE每一场赛事贯穿其来的线引线,这就如同其他的体育赛事一样,制造故事,制造情节,给予观众情感带入,使之更加立体的融入一项运动,如同史提芬周的撒尿牛丸:又好看又好吃还能打乒乓球。
这可以和功夫片做个类比:一部功夫片,即使影像再杜可风,剧情再韦家辉,造型再叶锦添,如果武打场面不够袁和平,这就是一部不及格的电影。功夫片的核心竞争力是打得好看,同样,WWE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摔的漂亮。
摔角的蕴含美感看起来似乎和“假摔”背道而驰,假的东西怎么会好看呢?这就要把时间往前推一推。早期的WWE名叫WWF,从1952年起,走走停停算起来有61年的历史了。最早的WWE是一项正经的摔角运动,不过随着市场的演化,变成了一项具有表演性质的赛事。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摔角是一项具有极高危险性的项目,然而其魅力也正在于此。作为一项公众娱乐赛事,WWE不能太血腥;为了吸引观众,WWE又不能伤害摔角动作质量。可WWE又要好看,又要安全,这可怎么办?想来想去,只能玩假招子。
举个例子吧。每次看到兰迪·奥顿使出终结技“RKO”的时候,我身上的毛孔都会有一种说不出的爽快感,然而爽快之后我会摸摸自己的脖颈与喉咙,想象我的脖颈遭受这样一次强烈的冲撞会怎样。
会怎样?会死呗。
30秒30个RKO
且不说他有多大几率使出他的必杀技,如果每次毒蛇在摔角场上都荷枪实弹的跟对手来这么一下子,估计等他拿到金腰带,整个摔角联盟就剩他一个人活着了。
很多人低估了这项运动的危险性,所以WWE官方会喋喋不休的提醒看客“Don't Try This At Home ”,别觉得这些动作稀松平常,如果在实战中使用这些技巧,会出人命的。看看这个:美国一13岁男孩玩摔跤 将5岁妹妹重伤致死获罪
让我们换个角度,正因为WWE的“虚假”,使得它能够保存尽量多的摔角的魅力,获得更加畅快的体验——(那些老家伙我就先不说了)兰迪·奥顿RKO带来的力量感和冲击力,神秘人雷尔在对手身上上下翻飞起舞的灵巧……或者你喜欢看圣斗士星矢,那WWE就给你来个真人版,让几百磅的约翰·塞纳往地板上使劲摔几十次,然后再让他爬起来。极限摔角的力量与美感正是在这种真实的假摔中得以体现的。
WWE失误残酷镜头TOP 10(血腥慎入)
如今的WWE已经尽量保证安全,动作也不如以前那样激烈,尽管如此,失误仍然不可避免。上面这个视频有些是现场表演,有些则是真实发生的悲惨事件。想象一下,像这种近乎搏命的动作,就算是假的,又能假到哪里去呢?
所以,有些人喜欢WWE,有些人不喜欢——这都没关系,但是我希望人们能理解这些“演员”所付出的努力,不要轻蔑的觉得这项运动只是毫无内涵的虚假暴力。用一句俗套的话做结:是的,WWE是在假摔……
——但这是一群用生命在假摔的男人。
然而,WWE从本质上依然是一项体育赛事,而非一场肥皂剧,运动的魅力才是WWE的核心所在,情节只是将WWE每一场赛事贯穿其来的线引线,这就如同其他的体育赛事一样,制造故事,制造情节,给予观众情感带入,使之更加立体的融入一项运动,如同史提芬周的撒尿牛丸:又好看又好吃还能打乒乓球。
这可以和功夫片做个类比:一部功夫片,即使影像再杜可风,剧情再韦家辉,造型再叶锦添,如果武打场面不够袁和平,这就是一部不及格的电影。功夫片的核心竞争力是打得好看,同样,WWE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摔的漂亮。
摔角的蕴含美感看起来似乎和“假摔”背道而驰,假的东西怎么会好看呢?这就要把时间往前推一推。早期的WWE名叫WWF,从1952年起,走走停停算起来有61年的历史了。最早的WWE是一项正经的摔角运动,不过随着市场的演化,变成了一项具有表演性质的赛事。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摔角是一项具有极高危险性的项目,然而其魅力也正在于此。作为一项公众娱乐赛事,WWE不能太血腥;为了吸引观众,WWE又不能伤害摔角动作质量。可WWE又要好看,又要安全,这可怎么办?想来想去,只能玩假招子。
举个例子吧。每次看到兰迪·奥顿使出终结技“RKO”的时候,我身上的毛孔都会有一种说不出的爽快感,然而爽快之后我会摸摸自己的脖颈与喉咙,想象我的脖颈遭受这样一次强烈的冲撞会怎样。
会怎样?会死呗。
30秒30个RKO
且不说他有多大几率使出他的必杀技,如果每次毒蛇在摔角场上都荷枪实弹的跟对手来这么一下子,估计等他拿到金腰带,整个摔角联盟就剩他一个人活着了。
很多人低估了这项运动的危险性,所以WWE官方会喋喋不休的提醒看客“Don't Try This At Home ”,别觉得这些动作稀松平常,如果在实战中使用这些技巧,会出人命的。看看这个:美国一13岁男孩玩摔跤 将5岁妹妹重伤致死获罪
据美联社报道,路易斯安那州杰佛逊郡( Jefferson Parish )警察局在18日发布的声明中指出,“13岁嫌疑人称他与5岁受害者玩‘美国职业摔跤联盟’( WWE )式动作”,动作包括反复将女童摔到床上、捶击其腹部、在其身上跳跃,以及用手肘进行攻击。法医检查后发现,被害女童死于多重伤害,包括肋骨断裂、肝脏撕裂以及内出血。还嫌WWE太假么?
让我们换个角度,正因为WWE的“虚假”,使得它能够保存尽量多的摔角的魅力,获得更加畅快的体验——(那些老家伙我就先不说了)兰迪·奥顿RKO带来的力量感和冲击力,神秘人雷尔在对手身上上下翻飞起舞的灵巧……或者你喜欢看圣斗士星矢,那WWE就给你来个真人版,让几百磅的约翰·塞纳往地板上使劲摔几十次,然后再让他爬起来。极限摔角的力量与美感正是在这种真实的假摔中得以体现的。
WWE失误残酷镜头TOP 10(血腥慎入)
如今的WWE已经尽量保证安全,动作也不如以前那样激烈,尽管如此,失误仍然不可避免。上面这个视频有些是现场表演,有些则是真实发生的悲惨事件。想象一下,像这种近乎搏命的动作,就算是假的,又能假到哪里去呢?
所以,有些人喜欢WWE,有些人不喜欢——这都没关系,但是我希望人们能理解这些“演员”所付出的努力,不要轻蔑的觉得这项运动只是毫无内涵的虚假暴力。用一句俗套的话做结:是的,WWE是在假摔……
——但这是一群用生命在假摔的男人。
嗯,这是每一个中国摔迷都会被问的问题。
职业摔角大概是90年代开始在中国传播,除了早期香港广东等地的部分电视台之外,基本上离不开互联网。而在互联网时代,你几乎一接触职业摔角就已经知道它是怎么回事了,所以每一个问这样问题的人首先有了一个推理:职业摔角就是美国式打架——>而且还是假打——>TMD假打有什么好看的,那些人是白痴看不出来么?
事实是,上面这个结论在某种程度上是正确的。很多摔迷在少年时代甚至孩童时代就开始接触并关注这项娱乐体育运动,这种新奇的电视节目和简单的好人坏人模式迅速而且坚实地吸引住了这个群体。
这个摔迷群体确实很难去分辨真实与虚假,或者说,他们根本就不去做这种分辨。他们讨论的是某某某选手多么厉害多么牛X,XXX选手多么卑鄙多么可恶;对Face(正派选手)敬若神明,对Heel(反派选手)恨之入骨;对于老摔迷们支持Heel反对Face感到不可理解进而发生各种骂战,这都是常有的事。
但是,孩子们是会长大的,他们终有一天会明白这是一种Show,而借助互联网上专业网站的兴起、资料的系统化以及摔迷间的交流,这个过程所需的时间已经被大大缩短。
有些人在被告知“比赛结果都是编排好的”之后,觉得被欺骗被侮辱了,愤而离去;另一些人唯恐其他摔迷不知道这是“假”的,以真相帝自居,视挽救无知愚昧的摔迷于水深火热之中为己任;而更多的人,他们在逐渐了解这个行业的“真相”的同时,最终成为职业摔角的忠实Fans。
这里岔开一点说。
职业摔角的起源,最初是军队用于娱乐的一种表演形式,1900年美国成立了第一个大型职业摔角联盟National Wrestling Alliance,到了现在以WWE为龙头公司的整个职业摔角行业的体系已经非常稳定了。
职业摔角从诞生之日起就已经是娱乐与比赛并行的形式,摔迷们在逐渐了解这个行业的过程中,被摔角联盟塑造出来的角色形象吸引进而成为某选手的忠实拥趸(好比摔迷喜欢The Rock、SCSA,这与篮球迷喜欢Michael Jordan、足球迷喜欢Ronaldo Luiz Nazario De Lima、歌迷喜欢Michael Jackson、影迷喜欢Leonardo Wilelm DiCaprio都没有本质区别),同时也学会如何欣赏一场比赛、评价某场比赛或某个摔角手是否精彩或优秀(不类比了)——一场比赛的编排、对抗的真实性、选手对比赛节奏的掌控能力、动作的完成度和观赏性等等等等。这是一个成长的过程,爱上了就很难离开。
相信很多人都会感到奇怪:这假打的比赛也有分精彩和糟糕的么?其实也很好解释,你让一个连什么叫“垒”都不懂的人去看棒球赛,他能告诉你好不好看么?
成年人看了职业摔角之后也喜欢的情况,也有,不过相对很少了。所以职业摔角是个从娃娃抓起的行业。
职业摔角对于美国、墨西哥等地来说,更偏向是一种传统的体育节目,环境比其他国家好得多了,至少别人不会以异样的眼神望着你。不过随着WWE的海外扩张和国内摔迷群体的成长,也许有一天在中国作为一个摔迷不再是一件令人侧目的事情了。
最后简单地说,其实你完全可以将职业摔角看作是一出永不停歇的剧集(比如WWE的第一品牌RAW从1993年每周一期连续播出至今,现在在USA-NetWork周一档9-11pm,收视率基本稳定在3.0),选手对抗的剧情和比赛就是它的卖点。对于摔迷来说,真打还是假打,从来都不是一个问题。
*******************************************************************************************************************
5 月 7 日更新:
……
关于外行人觉得「假」的问题,说点容易理解的。
不了解这个行业的观众,往往是用看待拳击、MMA 的眼光来审视职业摔角比赛的;而职业摔角作为一种表演,注定了它永远无法达到拳击、MMA 那种实际意义上的“真实”。
就好像你如果用看待拳击、MMA的眼光去看功夫电影(尤其是以前的香港武打片),那么毫无疑问那些功夫电影是非常虚假的。而之所以我们仍然看得津津有味,正是因为我们用的是看电影的眼光而不是看拳击、MMA 的眼光。
国内的摔迷们在评价一场职业摔角比赛的时候,也常常会用「真假」作为标准之一,但这都是在职业摔角范畴内的。
职业摔角大概是90年代开始在中国传播,除了早期香港广东等地的部分电视台之外,基本上离不开互联网。而在互联网时代,你几乎一接触职业摔角就已经知道它是怎么回事了,所以每一个问这样问题的人首先有了一个推理:职业摔角就是美国式打架——>而且还是假打——>TMD假打有什么好看的,那些人是白痴看不出来么?
事实是,上面这个结论在某种程度上是正确的。很多摔迷在少年时代甚至孩童时代就开始接触并关注这项娱乐体育运动,这种新奇的电视节目和简单的好人坏人模式迅速而且坚实地吸引住了这个群体。
这个摔迷群体确实很难去分辨真实与虚假,或者说,他们根本就不去做这种分辨。他们讨论的是某某某选手多么厉害多么牛X,XXX选手多么卑鄙多么可恶;对Face(正派选手)敬若神明,对Heel(反派选手)恨之入骨;对于老摔迷们支持Heel反对Face感到不可理解进而发生各种骂战,这都是常有的事。
但是,孩子们是会长大的,他们终有一天会明白这是一种Show,而借助互联网上专业网站的兴起、资料的系统化以及摔迷间的交流,这个过程所需的时间已经被大大缩短。
有些人在被告知“比赛结果都是编排好的”之后,觉得被欺骗被侮辱了,愤而离去;另一些人唯恐其他摔迷不知道这是“假”的,以真相帝自居,视挽救无知愚昧的摔迷于水深火热之中为己任;而更多的人,他们在逐渐了解这个行业的“真相”的同时,最终成为职业摔角的忠实Fans。
这里岔开一点说。
职业摔角的起源,最初是军队用于娱乐的一种表演形式,1900年美国成立了第一个大型职业摔角联盟National Wrestling Alliance,到了现在以WWE为龙头公司的整个职业摔角行业的体系已经非常稳定了。
职业摔角从诞生之日起就已经是娱乐与比赛并行的形式,摔迷们在逐渐了解这个行业的过程中,被摔角联盟塑造出来的角色形象吸引进而成为某选手的忠实拥趸(好比摔迷喜欢The Rock、SCSA,这与篮球迷喜欢Michael Jordan、足球迷喜欢Ronaldo Luiz Nazario De Lima、歌迷喜欢Michael Jackson、影迷喜欢Leonardo Wilelm DiCaprio都没有本质区别),同时也学会如何欣赏一场比赛、评价某场比赛或某个摔角手是否精彩或优秀(不类比了)——一场比赛的编排、对抗的真实性、选手对比赛节奏的掌控能力、动作的完成度和观赏性等等等等。这是一个成长的过程,爱上了就很难离开。
相信很多人都会感到奇怪:这假打的比赛也有分精彩和糟糕的么?其实也很好解释,你让一个连什么叫“垒”都不懂的人去看棒球赛,他能告诉你好不好看么?
成年人看了职业摔角之后也喜欢的情况,也有,不过相对很少了。所以职业摔角是个从娃娃抓起的行业。
职业摔角对于美国、墨西哥等地来说,更偏向是一种传统的体育节目,环境比其他国家好得多了,至少别人不会以异样的眼神望着你。不过随着WWE的海外扩张和国内摔迷群体的成长,也许有一天在中国作为一个摔迷不再是一件令人侧目的事情了。
最后简单地说,其实你完全可以将职业摔角看作是一出永不停歇的剧集(比如WWE的第一品牌RAW从1993年每周一期连续播出至今,现在在USA-NetWork周一档9-11pm,收视率基本稳定在3.0),选手对抗的剧情和比赛就是它的卖点。对于摔迷来说,真打还是假打,从来都不是一个问题。
*******************************************************************************************************************
5 月 7 日更新:
……
关于外行人觉得「假」的问题,说点容易理解的。
不了解这个行业的观众,往往是用看待拳击、MMA 的眼光来审视职业摔角比赛的;而职业摔角作为一种表演,注定了它永远无法达到拳击、MMA 那种实际意义上的“真实”。
就好像你如果用看待拳击、MMA的眼光去看功夫电影(尤其是以前的香港武打片),那么毫无疑问那些功夫电影是非常虚假的。而之所以我们仍然看得津津有味,正是因为我们用的是看电影的眼光而不是看拳击、MMA 的眼光。
国内的摔迷们在评价一场职业摔角比赛的时候,也常常会用「真假」作为标准之一,但这都是在职业摔角范畴内的。
转载请注明:微图摘 » 一周看点 3. 美式摔角一看就巨假,怎么还有这么多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