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是读得多点好,还是读得深些好?
图片:Yestone.com 版权图片库原题描述
最近刚读完一本书,有囫囵吞枣的感觉,基本边读边忘。读完试图向身边的人解释,发现讲得非常没条理,大部分忘记了。怎么解决?
读书是更注重量的积累,还是深度的挖掘?
量的积累和深度挖掘,本身不矛盾,完全可以并行不悖。
就像吃东西:多吃和深度品味,并不矛盾。
当然,要投入更多时间罢了。
所以我是否可以这么理解?题主的需求是,“有限时间内,积累读书或量深度挖掘,找一个侧重点?”
先说题。我觉得题主所言的“随看随忘”,很正常。过目不忘乃是传说中的技能。大多数人看一本书,并不能就此看懂。
想提高对一本书的理解?两种法子。其一,读慢一点。大多数信息转化率差,都在于读得太快,许多概念和逻辑还没弄明白就草草过去了。
其二,重读。好的书是经得起重读的。
就事论事,这是我的结论。
至于“量的积累”和“深度挖掘”,实际上,“量的积累”约等于“更广泛的学习”,而“深度挖掘”约等于“进一步思考”,这里当然也包括重读。
圣人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所以量的积累和深度挖掘,是相辅相成的。
但圣人又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学也。
许多人大概都有类似经验吧?
自己思考了许多许多,自觉心得深邃无比;结果一查一读,发现自己思考过的,前人已经想过了,而且说得透透的。
许多人大概都有类似经验吧?
读一本书,反复思索,隐约有些心得;但偶尔看其他名家的笔记评述,发现“哎还可以从这个角度来思考啊”,忽然间豁然开朗了?
认识事物,不只有一个角度。从更宽广的视角去看待,其实是最好的“深度挖掘”方式。
阅读的宽度,很大程度上,会提升你的深度。
你光是读查良铮先生翻译的普希金,只是觉得好;再多读读查良铮先生写的译后记,会觉得“哎呀原来这么好”——这种后续阅读,就是另一种“量的积累”。
你光是读杜甫的诗,觉得好;看看《杜工部草堂诗话》,会发现自己其实对杜甫理解可能还是窄了——这种相关阅读,也是另一种“量的积累”。
对许多东西的不理解,其实不是你思考得不够深,而是读得不够广。
许多人会混淆这两者的关系。
杨绛先生说,许多人的问题是读得不够,想得太多。
我的补充是,这世上许多事,已经有许多人替我们做过“深度挖掘”。我们只需要“量的积累”,就能更高效率的获得更高质量的“深度挖掘”了。
如是,若时间有限,就尽量“量的积累”吧。偶尔把眼光放远一点,你会发现自己先前“深度挖掘”,其实一点儿都不深。
转载请注明:微图摘 » 书是读得多点好,还是读得深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