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想进国企的人挤破头,你们还记得当年大批人下岗吗?
图片:《钢的琴》当年的「下岗」究竟是怎么回事?到现在,为什么感觉国有企业反而越来越强势了?
好吧!作为经历过周边同事被下岗的人来回答这个问题.
看得出来,由于知乎大部分用户年龄的原因,大家都觉得很遥远了,其实也就过了不到15年而已。
本人曾经在中国最大的国企工作过,那时朱宰相铁腕下岗分流,激活国企,我们周边不少同事都下岗了,后来采取什么买断工龄之类的,把政府本来隐性承诺的铁饭碗几万块钱就打发了(可能在北方一些地方还不到几万块)。现实很残酷,记得一位大姐不到40岁就被迫买断工龄回家了,用她自嘲的话来说:当外婆太小,当小姐太老!青春献给了国家,国家象抹布一样就打发了。上海有"40,50"工程,就是指女40岁下岗、男50岁下岗再就业的工程。
其实我们因为属于长江一带,地方经济尚可,所以大家下岗后,只要不是两口子都下岗,还能活,另一方面,下岗也逼了不少人创业,开始"从头再来"的日子;但东北等很多老工业基地的地方,夫妻双双下岗后,生活困顿,于是喂饱小孩后,全家自杀的事可不罕见;某某油田领导被下岗工人捅死在办公室使得下岗染上了不少血腥和不安的气氛;更有老公送老婆去特殊场所上班的事;该死的下岗,使得人伦颠倒,纲常顿失,因此这次李总理记者招待会上有"兜住底部"一说;刘欢的歌"从头再来"励志,可谁解其中酸涩滋味?
正是因为看到过下岗这样的过程,所以打心眼里不认为有铁饭碗一说,更是对大家挤破头考公务员不屑一顾,可知道当年部委也都有不少下岗分流的吗?尽管这些下岗的后来慢慢回流了,但相信公务员将来也不是铁饭碗!
推荐大家可以看看获东京电影节大奖的秦海璐的「钢的琴」,范伟的「耳朵大有福」等,很现实主义的作品,看得有经历的人泪流满面!
最后说一点光明的,我同事不少下岗的最后混得还行,甚至被逼发财的。
至于为什么现在国企越来越强势,我建议大家看看俄罗斯近年来的发展历程,呵呵!
看得出来,由于知乎大部分用户年龄的原因,大家都觉得很遥远了,其实也就过了不到15年而已。
本人曾经在中国最大的国企工作过,那时朱宰相铁腕下岗分流,激活国企,我们周边不少同事都下岗了,后来采取什么买断工龄之类的,把政府本来隐性承诺的铁饭碗几万块钱就打发了(可能在北方一些地方还不到几万块)。现实很残酷,记得一位大姐不到40岁就被迫买断工龄回家了,用她自嘲的话来说:当外婆太小,当小姐太老!青春献给了国家,国家象抹布一样就打发了。上海有"40,50"工程,就是指女40岁下岗、男50岁下岗再就业的工程。
其实我们因为属于长江一带,地方经济尚可,所以大家下岗后,只要不是两口子都下岗,还能活,另一方面,下岗也逼了不少人创业,开始"从头再来"的日子;但东北等很多老工业基地的地方,夫妻双双下岗后,生活困顿,于是喂饱小孩后,全家自杀的事可不罕见;某某油田领导被下岗工人捅死在办公室使得下岗染上了不少血腥和不安的气氛;更有老公送老婆去特殊场所上班的事;该死的下岗,使得人伦颠倒,纲常顿失,因此这次李总理记者招待会上有"兜住底部"一说;刘欢的歌"从头再来"励志,可谁解其中酸涩滋味?
正是因为看到过下岗这样的过程,所以打心眼里不认为有铁饭碗一说,更是对大家挤破头考公务员不屑一顾,可知道当年部委也都有不少下岗分流的吗?尽管这些下岗的后来慢慢回流了,但相信公务员将来也不是铁饭碗!
推荐大家可以看看获东京电影节大奖的秦海璐的「钢的琴」,范伟的「耳朵大有福」等,很现实主义的作品,看得有经历的人泪流满面!
最后说一点光明的,我同事不少下岗的最后混得还行,甚至被逼发财的。
至于为什么现在国企越来越强势,我建议大家看看俄罗斯近年来的发展历程,呵呵!
我家在哈尔滨,由于父亲在商场工作、母亲是大学老师,家也在大学校园内,所以基本没有受到什么冲击,但是弥漫在整个城市上空的绝望气氛还是能感受到的。
街上的小摊贩多了很多,大部分一看就是被逼无奈出来摆摊的,坐在路边也不说话,面前摆着袜子、手套、帽子等廉价商品,我估计一天都卖不出一件。那时候从学校走到家,一条路2000米两侧都是旧书摊,旧书扉页上都是各工厂图书室的藏书章。
政府门前的请愿就不说了,社会治安大恶化,抢劫乃至杀人等恶性事件频发,大部分都是生活没有着落的工人被逼无奈。家长根本不敢让孩子一个人进楼道。至于其他的惨烈故事,听说过,但没有亲眼见到过,就不好在这儿说了。
作为重工业基地,哈尔滨的情况还要远远好于沈阳,我有个朋友是沈阳人,后来聊起来,那时候的沈阳可真算是哀鸿遍野。
至于说工人们是loser的……这就太过分了。举个简单例子,就从今天开始,国家说你之前受过的所有教育和所有专业技能都不顶用了,所有人都要靠克林贡语(你不会说吧?我也不会说)等级和走钢丝的能力找工作,会走钢丝的有饭吃,不会走钢丝的每月给你500块钱,同时没有任何社会保障措施——你觉得你会是个loser么?
街上的小摊贩多了很多,大部分一看就是被逼无奈出来摆摊的,坐在路边也不说话,面前摆着袜子、手套、帽子等廉价商品,我估计一天都卖不出一件。那时候从学校走到家,一条路2000米两侧都是旧书摊,旧书扉页上都是各工厂图书室的藏书章。
政府门前的请愿就不说了,社会治安大恶化,抢劫乃至杀人等恶性事件频发,大部分都是生活没有着落的工人被逼无奈。家长根本不敢让孩子一个人进楼道。至于其他的惨烈故事,听说过,但没有亲眼见到过,就不好在这儿说了。
作为重工业基地,哈尔滨的情况还要远远好于沈阳,我有个朋友是沈阳人,后来聊起来,那时候的沈阳可真算是哀鸿遍野。
至于说工人们是loser的……这就太过分了。举个简单例子,就从今天开始,国家说你之前受过的所有教育和所有专业技能都不顶用了,所有人都要靠克林贡语(你不会说吧?我也不会说)等级和走钢丝的能力找工作,会走钢丝的有饭吃,不会走钢丝的每月给你500块钱,同时没有任何社会保障措施——你觉得你会是个loser么?
我说一点自己的亲身经历。
我家是青岛的,众所周知,青岛是一个老牌的工业城市,起码轻工业非常强大。当年的纺织厂就有十家,从一棉排到十棉。其余的像是玻璃厂、阀门厂、钢厂、烟厂、碱厂一应俱全。最厉害的还有就是码头。毫无疑问,这些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工人扎堆。所以,当下岗浪潮席卷的时候,受到的冲击是非常大的。不过幸运的是,因为是轻工业,同时沾了早期开放的光,恢复的要比东北要快。现在基本上都已经消化了。
说说自己家的事。我妈是一名针织女工,高中毕业,就成了一名光荣的工人阶级。与之相对的是,我姨妈下乡回来进了学校,刚就职的时候反而是一肚子苦水,整天想着换单位。现在看来不可思议,不过结合当时的情况,谁又能不这么做呢?
妈妈大概是95年下岗,就是彻底的失业。但是因为年龄上略有优势,因为她年龄大而不是小,所以她采取了买断工龄的方式,得到了相当不划算的一笔钱,然后就没有工作了。当然,比起很多的六零后下岗工人,她觉得自己还是划算的,但是比起比她更大的,可以直接退休退养的,她就觉得不合适了。
总之,在我小学要毕业的时候,妈妈没有工作了。
虽然有了一大笔钱,但是根本就不敢花。印象中那个时代正好是金融海啸,钱这个东西你留着没有什么用,因为会贬值,但是花了买什么呢?我家里现在还有八十年代末抢购风时代的毛线!!!!
为了补贴家用,我妈妈开始挖嘎啦,也就是蛤蜊。我家住的地方,虽然不靠近海,但是离着现在环胶州湾高速还是不太远。妈妈就和她一起失业的同事们一起,开始在沙岭庄——青岛的朋友肯定知道——附近去赶海挖嘎啦。可想而知,她们这种挖法和人工养殖的差的太多太多。但是为了补贴一点点的家用,她还是经常半夜出门去赶海。回来之后,找一个大缸吐清了之后,就在自由市场上卖。
到底赚了多少钱,我不太清楚,但是应该不会太多。但是,我妈这种精神确实值得我学习,而且,随着我年岁见长,更加感到妈妈对我的影响。
幸运的是,我妈这种赶海的日子没能做多久,也就小半年吧,就去了另外一家单位上班了。当然,是走的关系。结果没想到的是,去的那家公司是当时的青岛进出口总公司。刚去的时候还蛮不错,福利工资各方面都好,结果很快进出口放开了,单位又不行了。不过这次还好,终于她熬到了退休的年纪。
青岛那么多工人,我想大部分家庭都会有个这样的故事。别看现在这些年轻的白领什么的人五人六,比如我的大部分的同学,家里的故事说出来都是这样让人悲伤。
我相信,有的人非常崇拜朱镕基;但是,如果他遭遇了我这样的经历,这句话就不会轻易的说出口了。
我家是青岛的,众所周知,青岛是一个老牌的工业城市,起码轻工业非常强大。当年的纺织厂就有十家,从一棉排到十棉。其余的像是玻璃厂、阀门厂、钢厂、烟厂、碱厂一应俱全。最厉害的还有就是码头。毫无疑问,这些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工人扎堆。所以,当下岗浪潮席卷的时候,受到的冲击是非常大的。不过幸运的是,因为是轻工业,同时沾了早期开放的光,恢复的要比东北要快。现在基本上都已经消化了。
说说自己家的事。我妈是一名针织女工,高中毕业,就成了一名光荣的工人阶级。与之相对的是,我姨妈下乡回来进了学校,刚就职的时候反而是一肚子苦水,整天想着换单位。现在看来不可思议,不过结合当时的情况,谁又能不这么做呢?
妈妈大概是95年下岗,就是彻底的失业。但是因为年龄上略有优势,因为她年龄大而不是小,所以她采取了买断工龄的方式,得到了相当不划算的一笔钱,然后就没有工作了。当然,比起很多的六零后下岗工人,她觉得自己还是划算的,但是比起比她更大的,可以直接退休退养的,她就觉得不合适了。
总之,在我小学要毕业的时候,妈妈没有工作了。
虽然有了一大笔钱,但是根本就不敢花。印象中那个时代正好是金融海啸,钱这个东西你留着没有什么用,因为会贬值,但是花了买什么呢?我家里现在还有八十年代末抢购风时代的毛线!!!!
为了补贴家用,我妈妈开始挖嘎啦,也就是蛤蜊。我家住的地方,虽然不靠近海,但是离着现在环胶州湾高速还是不太远。妈妈就和她一起失业的同事们一起,开始在沙岭庄——青岛的朋友肯定知道——附近去赶海挖嘎啦。可想而知,她们这种挖法和人工养殖的差的太多太多。但是为了补贴一点点的家用,她还是经常半夜出门去赶海。回来之后,找一个大缸吐清了之后,就在自由市场上卖。
到底赚了多少钱,我不太清楚,但是应该不会太多。但是,我妈这种精神确实值得我学习,而且,随着我年岁见长,更加感到妈妈对我的影响。
幸运的是,我妈这种赶海的日子没能做多久,也就小半年吧,就去了另外一家单位上班了。当然,是走的关系。结果没想到的是,去的那家公司是当时的青岛进出口总公司。刚去的时候还蛮不错,福利工资各方面都好,结果很快进出口放开了,单位又不行了。不过这次还好,终于她熬到了退休的年纪。
青岛那么多工人,我想大部分家庭都会有个这样的故事。别看现在这些年轻的白领什么的人五人六,比如我的大部分的同学,家里的故事说出来都是这样让人悲伤。
我相信,有的人非常崇拜朱镕基;但是,如果他遭遇了我这样的经历,这句话就不会轻易的说出口了。
下岗这两个字对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生人来说是一个痛苦不堪的回忆,不是一个loser可以概括的,有些小朋友一副精英嘴脸站在历史的高度来说这个事,我认为非常没有人性。
四川虽比不上东三省工业重镇,但当年搞三线建设,成都东郊一夜之间冒出很多大型工厂,比较著名的是420厂,贾樟柯拍的二十四城记就是说这个,虽说有为房地产开发商打广告的嫌疑,但片中所述基本属实。
东郊这些工厂以前牛到什么地步呢?这些工厂的工人,以及工人子弟,是完全看不起成都城区的人的,为什么,因为他们的福利水准,和成都城区的人相比就像是如今的500强外企与个人小私企一般。
我妈说,那会儿成都的姑娘找对象,都是往东郊跑,媒人要能给说个东郊工厂的老公,媒人的份子钱都要多给许多。
然后呢?9X年大规模下岗,东郊成了什么地方?那阵子,一个成都人说买房买在东郊,是被其他人所看不起的,这种观念甚至一直持续到2007年,东郊工厂大规模拆迁,开发商大规模入驻开发,客观来说,那一片虽然称之为东郊,实际也就是成都二环左右,算是相当好的地段,开盘平均价4000,没人买,为什么?因为东郊在成都人眼里就等同于脏乱差穷。
9X年那阵子,每天都能听到爸妈在说,东郊的工人又把一环路给堵了,建设路又有xxx人闹事了,为什么?因为铁饭碗没有了。
同意@cOMMANDO的说法,他们不是loser,不要说他们懒,要知道,很多下岗的工人,都是技术能手,就好像《二十四城记》里,有个工人问厂长:“20多年,我有没有迟到?20多年,我哪年不是先进?”但是对不起,还是下岗了。其实这些下岗的工人中,大多数都是老实巴交的、真正意义上的、被国家所教导灌输的那种合格的社会主义工人,勤勤恳恳几十年,听国家指挥,你一句话,不给人家饭吃了,都是人,两口子要吃饭,孩子要上学,父母要照顾,你让他们怎么办?这是他们这辈子最大的欺骗,国家毁掉的是他们的青春和人生。
一个人,感觉自己受到了这么大的欺骗,感觉自己的青春和人生就这样被毁掉了,他们的心情,岂是一句"loser"就随便概括了?
四川虽比不上东三省工业重镇,但当年搞三线建设,成都东郊一夜之间冒出很多大型工厂,比较著名的是420厂,贾樟柯拍的二十四城记就是说这个,虽说有为房地产开发商打广告的嫌疑,但片中所述基本属实。
东郊这些工厂以前牛到什么地步呢?这些工厂的工人,以及工人子弟,是完全看不起成都城区的人的,为什么,因为他们的福利水准,和成都城区的人相比就像是如今的500强外企与个人小私企一般。
我妈说,那会儿成都的姑娘找对象,都是往东郊跑,媒人要能给说个东郊工厂的老公,媒人的份子钱都要多给许多。
然后呢?9X年大规模下岗,东郊成了什么地方?那阵子,一个成都人说买房买在东郊,是被其他人所看不起的,这种观念甚至一直持续到2007年,东郊工厂大规模拆迁,开发商大规模入驻开发,客观来说,那一片虽然称之为东郊,实际也就是成都二环左右,算是相当好的地段,开盘平均价4000,没人买,为什么?因为东郊在成都人眼里就等同于脏乱差穷。
9X年那阵子,每天都能听到爸妈在说,东郊的工人又把一环路给堵了,建设路又有xxx人闹事了,为什么?因为铁饭碗没有了。
同意@cOMMANDO的说法,他们不是loser,不要说他们懒,要知道,很多下岗的工人,都是技术能手,就好像《二十四城记》里,有个工人问厂长:“20多年,我有没有迟到?20多年,我哪年不是先进?”但是对不起,还是下岗了。其实这些下岗的工人中,大多数都是老实巴交的、真正意义上的、被国家所教导灌输的那种合格的社会主义工人,勤勤恳恳几十年,听国家指挥,你一句话,不给人家饭吃了,都是人,两口子要吃饭,孩子要上学,父母要照顾,你让他们怎么办?这是他们这辈子最大的欺骗,国家毁掉的是他们的青春和人生。
一个人,感觉自己受到了这么大的欺骗,感觉自己的青春和人生就这样被毁掉了,他们的心情,岂是一句"loser"就随便概括了?
当年的下岗应该是指1998年的下岗潮,那一年全国几乎所有的国有企业都改制,那一年我正好毕业,所以工作很难找,后来还是到处托关系才进了一个厂里当技术工,所以我对下岗记忆特别深刻。
、
大的宏观的我说不来,大概知道是当年的朱镕基总理要对国有企业进行改制,导致了大量的国有企业员工失去工作,被迫离开了工作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工作岗位。其中,下岗的绝大多数都是没有任何关系,没有任何靠山,没有任何背景的40到50岁之间的中年群体。本来年纪就已步入中年,再加上在国有企业呆久了,已经养成了懒散吃大锅饭的习惯。而且,能够下岗的都是一些没有靠山,没有技术的人。所以,那一年有无数个家庭陷入了困境。
也就是那一年,刘欢的那首“ 从头再来” 横空出世,一时间“只不过是从头再来”的歌词遍布大江南北。
那一年,我在本地一个最大的国有企业实习,本来想实习期满就能留在那里上班了。结果,毕业的时候正好碰到国有企业大改制。托关系后才知道说是企业要改成股份制,每个员工都要持股,谁能交足3万元的股份钱谁就能留下,不愿意交的就走人。
那个年代的工人工资才400多一个月啊,结果很多工人都不愿意交,也有的交不起,于是这些人就下岗了。我么,更不要说没钱了,就算有钱也不敢交啊,那个时候在我们这种小县城里谁能知道国有企业改成股份制是什么样子。那时候工人们算的都是,一个月就算有500,一年撑死6000,交了3万,等于要5年才能回本。很多人都感觉不划算,所以那个时候交得起的也不交,宁可下岗自谋生路。所以,那几年到处都是做小生意的。没办法,总要生活嘛。
现在,仔细想来,那几年下岗做生意的现在都发了,现在很多都成了大老板。我们义乌小商品城之所以能够快速壮大起来,下岗潮也是市场能够快速扩大的一个契机。现在市场上收收摊位十几万,甚至几十万一年租金过日子的都是这批人。
现在的国有企业强势是因为有特权可以垄断竞争,他们和银行,政府走的近,很多时候他们比市场上的普通企业能获得资源和特权。套句我亲戚说的话,“再有钱的人最后都要去求坐办公室的那些人”。所以,国有企业因为天生的一些条件而能和那些坐办公室的人走的最近,关系最密切,特权当然也就能够向着他们咯。
、
大的宏观的我说不来,大概知道是当年的朱镕基总理要对国有企业进行改制,导致了大量的国有企业员工失去工作,被迫离开了工作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工作岗位。其中,下岗的绝大多数都是没有任何关系,没有任何靠山,没有任何背景的40到50岁之间的中年群体。本来年纪就已步入中年,再加上在国有企业呆久了,已经养成了懒散吃大锅饭的习惯。而且,能够下岗的都是一些没有靠山,没有技术的人。所以,那一年有无数个家庭陷入了困境。
也就是那一年,刘欢的那首“ 从头再来” 横空出世,一时间“只不过是从头再来”的歌词遍布大江南北。
那一年,我在本地一个最大的国有企业实习,本来想实习期满就能留在那里上班了。结果,毕业的时候正好碰到国有企业大改制。托关系后才知道说是企业要改成股份制,每个员工都要持股,谁能交足3万元的股份钱谁就能留下,不愿意交的就走人。
那个年代的工人工资才400多一个月啊,结果很多工人都不愿意交,也有的交不起,于是这些人就下岗了。我么,更不要说没钱了,就算有钱也不敢交啊,那个时候在我们这种小县城里谁能知道国有企业改成股份制是什么样子。那时候工人们算的都是,一个月就算有500,一年撑死6000,交了3万,等于要5年才能回本。很多人都感觉不划算,所以那个时候交得起的也不交,宁可下岗自谋生路。所以,那几年到处都是做小生意的。没办法,总要生活嘛。
现在,仔细想来,那几年下岗做生意的现在都发了,现在很多都成了大老板。我们义乌小商品城之所以能够快速壮大起来,下岗潮也是市场能够快速扩大的一个契机。现在市场上收收摊位十几万,甚至几十万一年租金过日子的都是这批人。
现在的国有企业强势是因为有特权可以垄断竞争,他们和银行,政府走的近,很多时候他们比市场上的普通企业能获得资源和特权。套句我亲戚说的话,“再有钱的人最后都要去求坐办公室的那些人”。所以,国有企业因为天生的一些条件而能和那些坐办公室的人走的最近,关系最密切,特权当然也就能够向着他们咯。
下岗风潮波及了全中国上千万的家庭,这股改革春风吹到我家的时候,是小学2年级,家里时时都要面临断炊的危险,一家三口人,一个月的生活开支绝对不能超过300,从此最盼望的就是每个月能有一次吃上炖鸡架,那算是一个月里面唯一能见到的肉菜。父母刚开始四处打零工挣钱补贴家用,我那时候学习成绩没问题,就是身体不好,到冬天必然感冒发烧,每次都是“年关难过”。4年级父母出摊做煎饼果子一年多,也仅仅能保证温饱而已。六年级左右父亲做传销,做了2年发现苗头不对就提早退出了,从此练就了营销能力和识别各种传销手段的能力。初中母亲开始到街道居委会,没有编制的情况下一直做到退休,算是有所依托。父亲从退出传销后就开始做药品推销的工作,一直做到现在,算是有点东西了。
父母做事情都比较认真,不是偷懒的那种人,但是无论是下岗之前还是下岗之后,事业上都没有很好地发展,现在想想,眼界真是大问题。对于当年的下岗,父母也没有太多的怨言,最多就是骂骂邓小平,说朱镕基狠而已。因为就算没有下岗,他们也认为,自己的人生,在就业的时候就已经确定了。下岗对一般普通百姓的生活冲击是巨大的,小学初中的时候家里经济那么困难,他们也没有让我明显的感觉到失落和绝望。上高中的时候有一次跟老爸谈起当年的事情,他说刚下岗那段时间最难熬,因为完全不知道怎么回事,不知道怎么办,一个人茫然四顾,愁的要死,整夜整夜的失眠抽烟,还要自己去调整心态同时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养家糊口。从下岗到逼着自己去做营销,父亲用了七八年的时间。只是,等到他终于能吃营销这碗饭的时候,早已年过半百。
下岗是什么?下岗,是强硬的改变了千万人生活命运的一双手,推着他们走上了让令其耗尽青春,遍尝苦难的求生之路。我父母这一代人,是唯一一代经历上山下乡,文革,改革开放,以及下岗的一代人,是新中国政治经济巨变的亲历者和承受者。换句话说,是他们帮我们做了实验,好让我们这代人以后能少走弯路,少重复之前的错误。
最后,十分希望能够看到反映当年下岗那段时间的任何文学影视作品。这段历史,影响深远,意义重大。
父母做事情都比较认真,不是偷懒的那种人,但是无论是下岗之前还是下岗之后,事业上都没有很好地发展,现在想想,眼界真是大问题。对于当年的下岗,父母也没有太多的怨言,最多就是骂骂邓小平,说朱镕基狠而已。因为就算没有下岗,他们也认为,自己的人生,在就业的时候就已经确定了。下岗对一般普通百姓的生活冲击是巨大的,小学初中的时候家里经济那么困难,他们也没有让我明显的感觉到失落和绝望。上高中的时候有一次跟老爸谈起当年的事情,他说刚下岗那段时间最难熬,因为完全不知道怎么回事,不知道怎么办,一个人茫然四顾,愁的要死,整夜整夜的失眠抽烟,还要自己去调整心态同时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养家糊口。从下岗到逼着自己去做营销,父亲用了七八年的时间。只是,等到他终于能吃营销这碗饭的时候,早已年过半百。
下岗是什么?下岗,是强硬的改变了千万人生活命运的一双手,推着他们走上了让令其耗尽青春,遍尝苦难的求生之路。我父母这一代人,是唯一一代经历上山下乡,文革,改革开放,以及下岗的一代人,是新中国政治经济巨变的亲历者和承受者。换句话说,是他们帮我们做了实验,好让我们这代人以后能少走弯路,少重复之前的错误。
最后,十分希望能够看到反映当年下岗那段时间的任何文学影视作品。这段历史,影响深远,意义重大。
已经有这么多答题了,讲了许多具体情况。受几位知友邀答,为免重复,就补充说点知道的背景和看法吧。
下岗,本来是企业管理中对职工的一种处理措施,只是个别发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到本世纪初,集中地规模化地在国企发生,则是国企摆脱经营困境的一种现象。到了加入WTO 的2001年 ,累计人数已达3000万人。这以后,依然还在发生,随着国有企业的关停并转改,还有大批提前离职进入社保的人员,把这些人都加上,会远远超过3000万人。总数究竟多少,未见公布,也无处查证。
工人阶级,曾经被称为领导阶级,历史前进的火车头。在新中国建立后,从资本家手上接过的企业变为的国企,新建的国企,包括后来苏联援建的国企等中的工人,是中国工人的主体。一旦进入成为国企职工,就享有至今人们很难想象的待遇,包括子女的看病,都由企业报销。退休后子女能顶替。生是企业的人,死是企业的鬼。工人由此也相信这样的承诺,将来退休了,人人都有幸福的晚年。加上农村当年土改农民分田地,工人和农民,破天荒地获得了好处,在规模最大的这两大人群的支持下,新生政权迅速得以稳固。
当时的国企,叫国营企业,后来说两权分离,即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才逐渐改称为国有企业。这些企业,在管理上没有自主权,全部按国家下达的计划生产,工人工资由国家制订,所得利润全部上交,企业要用钱,得打报告。这个体制下,企业没有自主权,职工干好干差一个样。工人们在迸发了极大的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后,开始懈怠。一些工人,巴不得企业停电或锅炉故障,这样就可以名正言顺地不上班面工资照拿,还有不少优秀的工人,他们的劳绩,可以数倍于一般工人,但工资不能多得。许多国企由于能挣的钱,都交给国家了,设备老旧,大批的企业,越来越缺乏活力。
后来有过一系列的改革,甚至把搞活企业提到了城市改革的中心环节的高度,采取了减税让利,扩大企业自主权等等措施,但仍然未能挡住大面积的亏损。1994年,全国国企职工有1.1亿人,但在亏损企业的职工,就有3000多万人。这部分国企,主要是中小国企。工资得靠银行贷款,而贷款也越来越难。到当地政府上访请愿的,越来越多,还发生了不少有规模的群体性事件。
这以后,一些企业就有了下岗分流,或支付一笔钱买断国有企业职工身份的做法。还有不少企业,退休人员也越来越多,甚至接近于在职人数,更没法支付退休金了。下岗的、被买断工龄不服的、退休的,生活出路就成了影响社会稳定的大问题。于是政府便有了建立养老保障体系的做法。由于从前没有这个体系,没有其中的个人账户,或者有了交之也不多,这就成了后来者交钱,前面的领钱,导致社保账中空账2万亿的缘由。
事情还在继续,民营和外资企业兴起,特别是在加入WTO后,更是有外资企业大量进入,大批新产品在市场上出现,国有企业主要是其中的中小企业,在竞争中越来越处于劣势而难以为继。这一期间,便有了国企要抓大放小的做法,即国家只抓大国企,中小国企,就放归市场。估计到目前为此,如以国企的家数论,90%的国企都消失了。
从前的火车头,连同他们所在的国企一起,变成了越来越多的加挂车厢,没谁来拖啊,要拖也拖不动啊,于是就丢下了。对于数达不知多少千万的曾经的国企职工来说,他们是新中国早期工业体系的创建者,在告别曾有过的地位,甚至贡献甚至辉煌时,是悲壮的。他们中的许多,就是知乎上童鞋们的父母辈或爷爷奶奶,历史就是这样过来的,请不要苛责他们,他们那代人只能如此,何况童鞋们还为他们所养育。
放小的同时是抓大,他们是那些巨无霸,比如央企和地方的大企业,像两桶油、大江大河的电站开发、庞大的电网、不断延伸的高速路和铁路等等,由于资源性行政性的垄断地位,由于在资金上可获得的优越支持,越来越强,而不具备垄断性的,如钢铁、电解铝、水泥等方面的不少大企业,由于产能过剩等因素,如今也处于艰难之中。这就不需要多说了。
下岗,本来是企业管理中对职工的一种处理措施,只是个别发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到本世纪初,集中地规模化地在国企发生,则是国企摆脱经营困境的一种现象。到了加入WTO 的2001年 ,累计人数已达3000万人。这以后,依然还在发生,随着国有企业的关停并转改,还有大批提前离职进入社保的人员,把这些人都加上,会远远超过3000万人。总数究竟多少,未见公布,也无处查证。
工人阶级,曾经被称为领导阶级,历史前进的火车头。在新中国建立后,从资本家手上接过的企业变为的国企,新建的国企,包括后来苏联援建的国企等中的工人,是中国工人的主体。一旦进入成为国企职工,就享有至今人们很难想象的待遇,包括子女的看病,都由企业报销。退休后子女能顶替。生是企业的人,死是企业的鬼。工人由此也相信这样的承诺,将来退休了,人人都有幸福的晚年。加上农村当年土改农民分田地,工人和农民,破天荒地获得了好处,在规模最大的这两大人群的支持下,新生政权迅速得以稳固。
当时的国企,叫国营企业,后来说两权分离,即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才逐渐改称为国有企业。这些企业,在管理上没有自主权,全部按国家下达的计划生产,工人工资由国家制订,所得利润全部上交,企业要用钱,得打报告。这个体制下,企业没有自主权,职工干好干差一个样。工人们在迸发了极大的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后,开始懈怠。一些工人,巴不得企业停电或锅炉故障,这样就可以名正言顺地不上班面工资照拿,还有不少优秀的工人,他们的劳绩,可以数倍于一般工人,但工资不能多得。许多国企由于能挣的钱,都交给国家了,设备老旧,大批的企业,越来越缺乏活力。
后来有过一系列的改革,甚至把搞活企业提到了城市改革的中心环节的高度,采取了减税让利,扩大企业自主权等等措施,但仍然未能挡住大面积的亏损。1994年,全国国企职工有1.1亿人,但在亏损企业的职工,就有3000多万人。这部分国企,主要是中小国企。工资得靠银行贷款,而贷款也越来越难。到当地政府上访请愿的,越来越多,还发生了不少有规模的群体性事件。
这以后,一些企业就有了下岗分流,或支付一笔钱买断国有企业职工身份的做法。还有不少企业,退休人员也越来越多,甚至接近于在职人数,更没法支付退休金了。下岗的、被买断工龄不服的、退休的,生活出路就成了影响社会稳定的大问题。于是政府便有了建立养老保障体系的做法。由于从前没有这个体系,没有其中的个人账户,或者有了交之也不多,这就成了后来者交钱,前面的领钱,导致社保账中空账2万亿的缘由。
事情还在继续,民营和外资企业兴起,特别是在加入WTO后,更是有外资企业大量进入,大批新产品在市场上出现,国有企业主要是其中的中小企业,在竞争中越来越处于劣势而难以为继。这一期间,便有了国企要抓大放小的做法,即国家只抓大国企,中小国企,就放归市场。估计到目前为此,如以国企的家数论,90%的国企都消失了。
从前的火车头,连同他们所在的国企一起,变成了越来越多的加挂车厢,没谁来拖啊,要拖也拖不动啊,于是就丢下了。对于数达不知多少千万的曾经的国企职工来说,他们是新中国早期工业体系的创建者,在告别曾有过的地位,甚至贡献甚至辉煌时,是悲壮的。他们中的许多,就是知乎上童鞋们的父母辈或爷爷奶奶,历史就是这样过来的,请不要苛责他们,他们那代人只能如此,何况童鞋们还为他们所养育。
放小的同时是抓大,他们是那些巨无霸,比如央企和地方的大企业,像两桶油、大江大河的电站开发、庞大的电网、不断延伸的高速路和铁路等等,由于资源性行政性的垄断地位,由于在资金上可获得的优越支持,越来越强,而不具备垄断性的,如钢铁、电解铝、水泥等方面的不少大企业,由于产能过剩等因素,如今也处于艰难之中。这就不需要多说了。
当年下岗是为了打破「铁饭碗」。
什么是铁饭碗呢?干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也一个样。国企领导不能把你辞退。
都知道国企效率非常低,领导指挥不动员工,承担管理责任就变成是虚的。如果要领导承包,对企业效率和盈利负责,领导就得要对员工具有人事裁决权。换言之,你不听话,或者没有技术,就得下岗。以此来提高「效率」,实现企业转型。
下岗有两个好处。第一是甩掉了很多包袱,将其转嫁给社会,从而在企业财务上实现较低的成本——否则很多国企就只有破产一途了。第二是对人力资源进行重新分配组合,激活了那部分有技术有能力有意愿的国企员工。
15年以后,国企的效率和盈利能力是否提高了呢?
几乎没有。
但是转制后,国企都变成股份制了,领导具有绝对话语权,这种话语权不仅体现在人事裁决上,更体现在投资收益分配上。虽然它仍旧是号称「国有」,但实际上是资本家们所有,因为收益并不会分享给国民。这里的资本家包括了出租权力的各级官员,和国企各级领导。
这些新兴资本家很快就意识到,在现阶段的中国,如果去发展产品和技术,盈利太慢。最快的盈利手段是独占社会稀缺资源,形成垄断。比如矿产、石油、房地产、公共运输、金融服务、医疗服务、教育等。在这些领域,你看到公权力和国企身影频现。
换言之,就是根据公有制,你的就是我的;但根据企业法,我的不是你的。
所以朱镕基时期的国企改革,本质上就是通过法律法规,合法剥夺了公民对国有资产的所有权。
什么是铁饭碗呢?干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也一个样。国企领导不能把你辞退。
都知道国企效率非常低,领导指挥不动员工,承担管理责任就变成是虚的。如果要领导承包,对企业效率和盈利负责,领导就得要对员工具有人事裁决权。换言之,你不听话,或者没有技术,就得下岗。以此来提高「效率」,实现企业转型。
下岗有两个好处。第一是甩掉了很多包袱,将其转嫁给社会,从而在企业财务上实现较低的成本——否则很多国企就只有破产一途了。第二是对人力资源进行重新分配组合,激活了那部分有技术有能力有意愿的国企员工。
15年以后,国企的效率和盈利能力是否提高了呢?
几乎没有。
但是转制后,国企都变成股份制了,领导具有绝对话语权,这种话语权不仅体现在人事裁决上,更体现在投资收益分配上。虽然它仍旧是号称「国有」,但实际上是资本家们所有,因为收益并不会分享给国民。这里的资本家包括了出租权力的各级官员,和国企各级领导。
这些新兴资本家很快就意识到,在现阶段的中国,如果去发展产品和技术,盈利太慢。最快的盈利手段是独占社会稀缺资源,形成垄断。比如矿产、石油、房地产、公共运输、金融服务、医疗服务、教育等。在这些领域,你看到公权力和国企身影频现。
换言之,就是根据公有制,你的就是我的;但根据企业法,我的不是你的。
所以朱镕基时期的国企改革,本质上就是通过法律法规,合法剥夺了公民对国有资产的所有权。
转载请注明:微图摘 » 现在想进国企的人挤破头,你们还记得当年大批人下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