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欧洲语言里只有英语没有特殊字母?
图片:英语正字法混乱不成系统欧洲仅此一家,这得承认。倒数第二大概是丹麦语,但是论起随心所欲的程度,它还是跟英语差着好大的距离。
特殊字母少,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拼写可以随心所欲不需要。很多语言的 diacritics 是为了规范正字法,保证拼读一致性的同时保留词源。
举个例子:文艺复兴时期,法国人觉得自己语言里的发音好像有那么点多,灵机一动,从古希腊语里把“帽子”借来,用<é>表示闭口 /e/,<è>表示开口 /?/,光秃秃的表示 /?/,和则整体读鼻化元音因无可混淆而无须标符,这样就有了 préférable, je préfère, préférer, préférence 这样戴不同帽子的例子,如此同时又保证了词源清晰可见,并不置换字母 e 为其他组合。
然而,英语显然并不在乎什么拼读一致性,prefer, preferable, preference,你里面的 e 爱一样不一样,反正就写 e 了,你自己猜去。(强行套用下法语正字法规则,英语这三个词本可拼写为 préfer,prèferable, prèference)
都这么摆烂了,自然不需要 diacritics,反正指着一个字母想让它读什么就读什么。
上面只是法语的例子,其他几个主流罗曼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西班牙语)的 diacritics 另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标记不规则重音(意大利语不完全标记,剩下两个完全标记)。
例如西班牙语中,重音未标记时常见在倒数第二个音节,不合规则的则标记出(加粗音节为重读音节):
“estudio”是“我学”, “estudió”是“ta 学了 / 您学了”;
“papa”是拉美西语的“土豆”,“papá”是“爸爸”;
而大不列颠王国语中,下列词的重音需要读者自己从词性来判断,而且重音不同时牵一发而动全身连元音音值也跟着变,却没有任何标记或附加符号提示:
'conduct vs con'duct
'record vs re'cord (美式英语里还丧心病狂地把名词里的 o 读成 schwa,英式则保留 o 的音值)
'content vs con'tent
'contract vs con'tract
'perfect vs per'fect
... (答主偷个懒就不写不同词性的音标了)
接下来举德语的例子。
日耳曼语中常用 umlaut 在保持词源可识别的情况下标记特殊复数或强变化动词的音值变化:
“一只脚”叫:ein Fu?
”一双脚“则是:die Fü?e
按表音来说,德语大可以将“Fü?e” 拼成“*Fy?e"以避免特殊字母,但是却并没有。可以看出两个点上标标记了词根元音变化但又同时保留了形态上与原型中元音 u 的联系。
然而我们大不列颠王国语中同样的变化却使用不同的字母:a foot vs the feet,若不是因为这是入门级词汇,论谁能轻易看出这两个词由同一个词根变化而来?
凡是其他日耳曼语可以用 Umlaut 兼顾音意的时候,英语都毫无创造力地直接用其他字母书写,完全绕开了对特殊字母的需求:goose geese, woman women, stand stood, ride rode, run ran, find found, win wan won...
--- 综上 ---
英语正字法已摆烂
转载请注明:微图摘 » 为什么欧洲语言里只有英语没有特殊字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