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同样压力大的两个人,一个得抑郁一个没事?

知乎日报 知乎用户 271℃ 评论

为什么同样压力大的两个人,一个得抑郁一个没事?

图片:albertoadan / CC0

为什么同样是压力大的两个人,一个会得抑郁,一个没事?

知乎用户,想打通社会学与心理学

从发展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角度解释一下。

  1. 首先,每个人的基因对环境的反应是不同的。有些人可能以为,一种特定的基因就会表达出特定的特征。实际上,同一种基因会根据外界环境表达出不同的特征。

以 5-HTT 基因为例。如图所示,LL 对环境不敏感,在大多数环境下都不会发展成抑郁;而 ss 对环境特别敏感,随着环境的恶化,得抑郁的概率飙升。所以同样是在中等虐待的环境,基因型为 ss 的人就比 LL 的人更容易抑郁

2. 除了基因本身,每个人的人生起跑线也千差万别。这条起跑线不仅仅是童年,而可能是从胚胎发育时期就开始了

心理学家 Mary Schneider 早在 1993 年就在怀孕的母猴子上做过相关的实验。从孕期 5 周开始,她就把实验组母猴暴露在无规律的噪音中,目的是让母猴子时常受到轻微的惊吓。

结果发现,后来实验组的母猴子生下的小猴子,与对照组生下的小猴子有明显的行为区别。在独处时(非社交环境),实验组的小猴子倾向于待在原地,且会有一些重复行为,比如啃手指、反复扭动身体等。相对应的,对照组的猴子表现出较少的重复行为,而且愿意去探索周围的环境。

在社交环境中,实验组的小猴子会更频繁地躲在母猴子后面,而且会自然地保持与其他猴子的身体距离,避免频繁的身体接触。当然对照组的猴子也有会这些本能行为,但总体比例明显更低。

后来的心理学实验也证实了这种现象的生理原理。长时间处于压力环境的母猴子, 会通过一系列的生理反应频繁分泌皮质醇(cortisol),而皮质醇会通过胎盘被胎儿吸收,于是造成了实验组小猴子特定的行为模式。Mary Schneider 后来做过另一个实验来确认这个原理。还是两组孕期的母猴子,这次给实验组母猴子直接注射下丘脑(Hypothalamus)分泌的 CRH (如图中所示)。最后的结果显示,实验组出生的小猴子和 1993 年那次实验的结果基本一致。

总结一下,当猴仔还在子宫里时,母猴子的生活环境也会对猴仔的发育造成影响。比如母猴在孕期的生活环境会影响它们的精神状态,并最终通过某些激素的变化来影响猴胎儿的发育。我们没法直接在人类身上做类似的实验,但一些社会学研究表明,很多地区在经历一些重大历史变故后出生的婴儿,在身心健康上与变故之前出生的群体有明显的区别。这也证实了母亲的生活环境对胚胎发育有明显的影响。

3. 另外,神经科学家在对小老鼠的实验中也发现,母鼠抚养刚出生的小鼠的方式也会影响小鼠长大后的焦虑水平。

神经科学家 Michael Meaney 在 2004 年就做过这样的实验。他发现哺乳期老鼠有不同的表现。比如,好的母鼠会帮小鼠清洁,会主动把乳房凑过去喂小鼠。相反,不负责的母鼠什么都不会做,任小鼠自己爬过来找奶喝(一开始小鼠眼睛都没睁开,什么也看不见)。Meaney 分别找来这两种母鼠,分组观察小鼠的行为。他发现,好的母鼠养大的小鼠,长大以后表现出更少的焦虑行为,且也会成为负责任的母老鼠。而不负责的母老鼠养大的小鼠,长大后表现出更多的焦虑,且也会成为不负责任的母老鼠。为了排除先天基因的影响,他还专门把几只好的母鼠生的小鼠,拿去给不负责的母鼠喂养;另外把不负责的母鼠生的小鼠,拿去给好的母鼠喂养。最后观察到的结果跟之前是一样的。这说明,两组小鼠表现出来的行为差异主要还是后天环境作用的结果。

为此,Meaney 进一步研究了造成这种行为差异的生理机制。他发现,不负责的母鼠抚养的小鼠,DNA 表达会被改变,导致大脑中海马体上的糖皮质激素受体数量变少。这种受体主要是用来监测皮质醇(压力荷尔蒙)的水平。当皮质醇水平高时,海马体就会发送信号,最终让肾上腺减少皮质醇的分泌。但是,如果海马体上的糖皮质醇激素受体数量变少的话,整个反馈过程就会受影响,血液中皮质醇的水平会一直维持在比较高的水平,因此小鼠也会表现出更多的焦虑

同理,好的母鼠抚养的小鼠,在海马体上的受体数量更多,对皮质醇的反应也更敏感,会把皮质醇水平稳定在较低水平,因此也会表现出更少的焦虑。

4. 很多发展心理学家通过研究,也发现人们在婴幼儿时期得到的关爱会影响他们长大后对外界压力的反应。比如,早期缺乏关爱的人,长大后对压力的情绪反应更强烈,会表现出更明显的恐惧行为,对负面消息反应过激等。

举个例子,Casey+Glatt+Tottenham 在 2009 年就找了一些从孤儿院被领养走的人(previously institutionalized=PI)做了相关实验。这些孩子都在 1 岁以前入住孤儿院,然后大部分在两年内被领养。在那些机构中,往往都是一个工作人员同时照顾很多孩子。自然而然的,大部分孩子没办法得到充足的关爱。此实验就是为了研究,早期在在孤儿院那些根本不会有记忆的经历,是否会影响长大后对环境压力的反应。实验中的对照组,就是那些一直由亲生父母照顾的人。

结果显示,实验组(在孤儿院呆过的人=PI)在实验开始前就有相对高的皮质醇水平。而实验开始后,在同样的环境中,实验组的皮质醇水平大幅上升(蓝色),而对照组的水平略微下降(绿色)。

这种区别也出现在两组人的行为表现中。不管是恐慌还是总体的焦虑,实验组都明显高于对照组。也就是说,之前在孤儿院短暂呆过的人,在同样的环境中比在原生家庭长大的人表现出更多的焦虑和恐慌

其他类似课题的实验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比如 Tottenham+Hare+Quinn 等人在 2009 年通过 fMRI 得出了一下结果。

其中 Amygdala 是大脑中负责恐惧焦虑等情绪的主要区域之一。在压力环境中(这里的压力环境就是让实验者进入那个机器),较晚被养父母从孤儿院带走的人,Amygdala 明显比其他组更活跃。也就是说,这些在孤儿院生活更久的人,在同样的环境下,比其他人表现出更高的焦虑水平。

5. 最后总结一下,由于基因和成长环境(甚至怀孕环境)的区别,不同的人对压力的反应程度是不一样的。同样面对高压,有些人依然可以保持心理健康,而另一些人却早早崩溃,这都是有生理基础的。这种生理层面的区别,一部分是基因的差异,另一部分源于环境的差异。

完。

-- 我是补充的分割线 --

这个回答可能太注重先天和早期对一个人的影响。人生的起跑线是很重要,但即使在成年后大脑依然有很强的可塑性。即使一开局没摸到一副好牌,努力努力说不定也能把地主干翻。我认为学习这些知识对于个人努力是有帮助的。首先,理解其中的原理能帮我们更好地认知自己的焦虑,而认知是做出改变的前提。其次,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我们分析焦虑的某些来源,让我们可以理解它,正视它,然后放下它,继续前进,去改变它。

而且,了解了早期教育的重要,以后自己为人父母的时候也能用更好的方式打开。很多时候,我们的不快乐来自于父母的不快乐,而父母的不快乐又来自于他们父母的不快乐。心理健康也能像贫穷一样一代一代传下来。学习心理知识,尝试去改变自己,不要让这种不快乐传递下去,也是学习心理学的一大意义。

另外,根据我自己的经验,学习这些生物生理原理虽然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但对自我治愈的帮助就没那么大。这种硬科学自带“情感分离”的效果,因为在学习这些原理的时候我们会把自己当作一个客观的物件来观察,钻太深很容易下意识回避 / 隐藏自己的情绪问题。所以就自我治愈而言,应该要借用现代精神分析和积极心理学等理论。

除了自己努力以外,找到合适的朋友、恋人和社交圈子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之后的心理健康走向。我最近在读 Amir Levine+Rachel Heller 的《attached》,里面有一些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理论,也有帮助我们选择合适对象的方法。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

-- 我是二次补充的分割线 ---

有人问为何容易抑郁的基因能流传至今。

我猜想,抑郁其实是比较极端的情况了,更多人应该是处于容易焦虑的状态。我从两个方面提供可能的解释。

  1. 在生存环境不安全的时期,这种容易焦虑的基因有可能会让个体更加谨慎,也因此更容易活下来。本质上,焦虑是“认为外界有危险,但人没有遇到危险“的时候产生的情绪。比如你犯了错,怕老板骂你,但老板现在出差在外,你还见不到。你只是担心那个可能发生但还没发生的情景。等你真和老板面对面的时候就不是焦虑了,你要么吓得一声不吭,要么奋起反抗怼回去。 所以在危险的生存环境中,容易焦虑的人有可能存活率更高。更具体的解释欢迎参考我的另一个回答:恐惧和焦虑的区别是什么?
  2. 这种焦虑倾向其实在现代社会中也可能有它的用处。比如,容易焦虑的人很多时候做事细心,会未雨绸缪。按照我自己的经验,那些会为考试和论文轻微焦虑的人往往成绩更好。因为焦虑督促他们努力学习。心理学上有一种与拖延症相反的概念,叫 precrastination,就是做什么事都会提前很多。比如我一般从 deadline 前一个月开始就担心论文,所以一般都会提前好几周就把论文写完了。平时读书也是,开学前先把第一周的读了,第一周就把第二周的读了,因为总是担心会发生什么天灾人祸导致我没法正常学习。关于这个,也有另一个回答,解释某些学习好的人如何维持学习动力:为什么学霸很爱学习,是因为可以改变命运吗?

转载请注明:微图摘 » 为什么同样压力大的两个人,一个得抑郁一个没事?

喜欢 (0)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