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基层蹲点调研】
光明日报记者?姚亚奇
1976年7月28日凌晨,一场大地震席卷河北唐山,华北地区震感强烈。由于当时的观测能力有限,震后数小时内,震中在哪儿、震级为多少、受灾状况如何成为难以回答的问题,灾后应急救援开展艰难。
40多年来,我国在地震领域不断提高科研能力、救援能力等“硬功夫”。如今,地震台网自动速报系统,让公众在震后十几秒内就可获知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震级等信息;地震应急产出,将科研成果直接应用于震后救灾,缩短了从科研到应用的时间成本,极大提高了救灾效率;从国内应急救援到国际救灾援助,中国救援队冲在灾害发生的最前线,成为挽救人民生命财产损失的坚实力量。
地震信息实现自动速报
走进中国地震台网中心,记者看到速报系统的屏幕上显示着近期世界各地发生地震的波形。“公众通过手机收到的地震速报信息,都是从这里发出去的。”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地震速报员杜广宝一边介绍速报系统,一边告诉记者,“这里测定的地震数据,可以通过程序抓取,自动对外发布。”
杜广宝说:“台网对外自动发布的地震信息,发布速度快,但地震参数的准确性还需要人工复核。两个工作人员同时对数据进行核对,当两人得出的结果一致或差别极其微小时,才能确保速报结果无误。”
据了解,当前全国160多个国家台、1107个区域台的地震数据全部在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汇总。地震发生时,所有台站的地震波数据都会实时传到台网中心。一旦国内发生了3级以上或国外发生5级以上地震,台网中心的地震自动速报系统将触发,并在2分钟左右自动发布地震信息。地震速报的反应速度显示出我国地震观测技术的巨大进步。
地震观测技术的进步,得益于台站、台网观测方式质的飞跃。由国家地震台网、区域地震台网和流动地震台网构成的数字地震观测系统,实现了“数字化、网络化”的历史性突破,大大提升了我国地震监测和速报能力。
2018年,我国建成1个国家地震台网中心、1个国家数据备份中心、31个区域地震台网中心与5个区域自动速报中心,对有效服务防震减灾决策、科学指导抗震救灾及开展地震应急工作产生积极影响。
多种科技手段指导地震救援
“这是由无人机拍摄的鲁甸地震后形成的堰塞湖立体成像。这张图片的区域大概有200多平方公里。通过这张图像,研究人员可以看到鲁甸地震后的水灾情况以及周边地区的滑坡、倒塌等灾情。”在国家地球观象台,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杨建思向记者展示了她的得力“助手”无人机以及由它们拍摄的灾情图像。
地震发生后,震中在哪儿、震级多大、人员伤亡状况如何、会不会发生余震、应急救援如何开展等问题,都是公众关注的重点。“关于地震的基本信息等,地震速报系统可以在几分钟内作出判断。而要回答其他问题,则需要现场的监测数据来支持。”杨建思说。
地震发生后,科研人员是第一批到达震区的人之一。“科学、有效、迅速的应急救援行动,取决于对灾情的把握程度。”杨建思告诉记者,“第一时间到达震区后,我们会架设监测设备,用各种手段快速获取灾情,提供给应急救援队伍。”
汶川大地震后,科研人员将越来越多的科技手段应用于抗震救灾中。“三网一员”人工报送灾情、12322电话报送和主动访问、无人机低空影像等方式成为有效的灾情获取手段;震源破裂过程、具有实时监测数据校正的地震动场预测图(Shakemap)、余震震源分布等成为预估灾情的有效方法。
杨建思说,灾情还隐含在社会各方面的大数据中,如手机热力图、移动通信基站退服、电网的实时监控图变化等数据资料。
汶川大地震后,中国地震局的多家单位共同建立了大地震应急产出工作团队。目前,地震应急产出的内容越来越丰富,除震级、发震时刻、发震位置、震源深度等地震基本信息,还包括余震活动序列、震源破裂过程、地震动场预测图、区域地震构造等内容。
建成国际一流的救援队伍
倾斜的房屋、倒塌的墙壁、凌乱的水泥板……在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一片占地6000多平方米的训练废墟还原了地震发生后的景象。在训练废墟中,记者看到许多救援人员正全身心地投入到应急救援训练中。
“这些受训人员都是国家和省级救援队的技术骨干,通过初级班、中级班和高级班的培训,队员能够提升救援知识与技能。”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主任贾群林表示,“这些训练人员回到各自队伍后,将起到‘火种’的作用,带动更多救援队员提升专业技能。”
2008年7月,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建成并投入使用,成为我国按照国际理念设计、建设的第一座专业化、现代化和国际化救援训练基地。
2009年11月,中国国际救援队通过联合国国际重型救援队分级测评,获得国际重型救援队资格认证,成为全球第12支、亚洲第2支国际重型救援队。2019年4月23日、24日,针对联合国能力分级第二次测评,中国国际救援队在训练基地开展了连续36小时不间断的自测评估演练。
“破拆这种水泥板,是我们的训练项目之一。”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教官张天宇指着废墟中的一块水泥板说,“在受限空间救援考核中,这块水泥板将横在救援通道之间。在联合国测评中,这也是一个重点考核的科目,救援队在13个小时之内把水泥板破开,进入受限空间把人救出来。”
“近年来,训练基地不断学习国际先进救援理念、管理思想、救援技术,中国救援队应急救援能力不断提升,已经成为国际一流的救援队伍。在历次大型国际救援行动中,中国国际救援队的表现得到了联合国、受灾国政府及当地人民的肯定。”贾群林说。
《光明日报》( 2019年05月24日?01版)
转载请注明:微图摘 » 「图」防震减灾背后的“硬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