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近 40 年后,美联储才实现真正独立地运行
图片:Yestone.com 版权图片库美联储于 1913 年《联邦储蓄法》建立,为何直到 1951 年《美联储-财政部协议》生效时才实现真正独立地运行?
在 1913 年圣诞节前夕,美国国会通过了《联邦储备法案》,这一法案从形式上宣告了美联储的成立。美联储在成立过程中遭受的最大阻力就是国会对政府扩权的担忧,议员们担心美联储会成为联邦政府过度干预经济活动、滥发货币的工具。
而实际上美联储在成立之初,确实受到财政部很大影响。之后,美国国会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支持美联储摆脱行政部门影响。1951 年,美联储和财政部达成协议(Accord),正式标志前者获得了制定货币政策的完全独立性。(1951 年之前,美联储也有相当的独立性,但这之后才“真正独立地运行”。)
这一协议之所以能在 1951 年达成,可以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遗产”。(值得注意的是,20 世纪 50 年代,支持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呼声在许多国家都十分高涨。) 战争准备、战争消耗及战后重建、支援他国,美国财政部需要筹集的资金远远超过财政收入。为了降低筹款成本,白宫和财政部对美联储施加影响,要求其实行支持国债市场的明确政策,以保证美国国债的利率处于低位。1942-1945 是美国政府筹资高峰,1942 年 4 月美联储宣布将保持 90 天国债利率为 3/8 个百分点,这一政策持续了长达 5 年。
而一所中央银行一旦采取盯住利率的货币政策,那其就将失去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举个例子:如果国债利率过低,市场需求降低,此时国债价格将下降。为了维持稳定利率,美联储必须作为“最后买家”买进国债,此时货币供应量就会增加。
美联储为了减少联邦政府借款成本而盯住利率,结果就是货币超发与通货膨胀。1947 年美国的消费物价指数 CPI 上涨超过 14%,1948 年上涨近 8%。美联储认为有必要干预货币供应,然而财政部认为降低货币供应量并不一定可以有效控制通胀,而且美联储应保证政府低成本借款。美联储和白宫 / 财政部之间的关系日趋紧张,1934 年被任命为联储主席的 Marriner Eccles 就公开反对维持国债利率,1948 年杜鲁门总统没有将其提名连任。
为了解决在货币政策独立性上的对立,1949 年,国会专门举行由参议员 Paul Douglas 主持的听证会。实际上国会一直支持美联储,Douglas 在听证会后起草的报告就认为应该赋予美联储自由制定货币政策的权力,即便政府借款成本上升也应控制通货膨胀。
1951 年,白宫 / 财政部和美联储的争端被公之于众,美联储顺势要求总统发起与财政部的谈判。杜鲁门成立了一个正式的争端处理委员会,但实际上最后的协议是由美联储和财政部直接达成的。3 月 4 日《美联储 - 财政部协议》正式出台,美联储发布的公告称将避免“公共债务问题货币化”。在这之后,债券管理政策和货币政策得以真正完全分离,美联储开始着手调节货币供应以保持经济稳定运行。
目前,美联储作为美国的中央银行,在制定货币政策的过程中拥有完全的独立性,不受总统和财政部影响。这一独立性受现行的《联邦储备法案》保障:“美联储制定货币政策时不受包括总统在内的任何行政政府部门干预。”
参考文献:
Bach, G.L. Making Monetary and Fiscal Policy
Shiller, Robert J. Can the Fed Control Real Interest Rates?
Stein, Herbert. The Fiscal Revolution in America.
转载请注明:微图摘 » 建立近 40 年后,美联储才实现真正独立地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