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台湾人总把「和」读作 hàn?
图片:《蓝色大门》因为规定不同。
因为两岸对于「国语/普通话」这套经过标准化之后所形成的语言, 它里面的这个做连接词功能的语素(morpheme), 汉字规定写成「和」的这个语素,在发音的规定有所不同。
由于这套白话语文, 经过三四代人下来, 似乎已有被误解为天经地义盘古开天就如此,
故须先提醒 ---
国语/普通话, 不是完全的自然语言。
国语/普通话, 是在约一百年前方以北京方言当底, 经人为标准化之后所制造出来的一套语文。
而且, 国语/普通话, 对很多地方, 包括台湾以及大陆很多地方的人来讲, 是外来的语言。
国语/普通话, 是经过人为标准化程序, 就个别语素来选音并定音, 而且用一套标准化的
标注音系统(或两套 — 1918ㄅㄆㄇㄈ「注音符号」跟1958拉丁bpmf「汉语拼音」),
用以在书面上固定各个字音, 也同时规定了跟各语素/音节搭配的汉字, 做为正式文字的
书写形式, 所构成的一套语文。
这套语文, 是以在书面上标注有经此种标准化过程所规定的字音的课本,
以及在字典上标注标准音等等手段, 将语音规定一致化且固定下来,
用以教授跟推广, 有标准化规定各别字音跟汉字的一套语文。
对于1945年当时跟之后的台湾来讲, (以及那时跟即使到现在, 对大陆很多地方来讲),
「国语/普通话」是外来语言, 也是根据标准化规定的字音, 来教学推广的语文。
哪个字在课本跟字典上规定是哪个音,那当然就是要读成跟讲成什么音。
做为连接词的「和」, 当时跟现在, 于台湾的课本上跟字典上是标注/规定成 ㄏㄢˋ(han4)音,
那当然就是会被讲成 ㄏㄢˋ(han4)音。
而1949年之后在大陆, 做为连接词的这个语素, 汉字规定写成「和」字的这个字音,
标准音的规定有所更改变动 — 将其合併规定成跟「和平」he2ping2,「温和」wen1-he2,
「和谐」he2-xie2, 等等等实词裡面的「和」字同音, 将这个做为连接词的「和」,
在语文课本上, 在字典上, 改标注成了he2( ㄏㄜˊ)音, 来做为教学这套语言的标准音。
于是, 国语/普通话裡面的这个连接词, 汉字写成的「和」, 因为标准音在
时间前后的规定有不同, 在两岸口语上就会听到有不同的字音 — 在大陆变成了he2/ ㄏㄜˊ音,
而在台湾仍是ㄏㄢˋ/han4 (但在台湾其实也容许依照「和」这个汉字的常用音, 讲成ㄏㄜˊ/he2音)。
因而就有了两岸在这个语素上有不同的发音。
在两岸可互通的这个标准化语言当中, 若有其它发音不同的个别字词音,
除了某些字音可能有因诸如语言接触而会自然发展出的变体音(variants)之外,
均可归因于两岸对于这套人工标准化语言, 在某些语素/音节/字音的不同规定所致。
转载请注明:微图摘 » 为什么台湾人总把「和」读作 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