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万有瘾力第19期:老无所依

科技万有瘾力 网易新媒体 310℃ 评论

【不管老去的人是否愿意,世界时刻被属于年轻人的科技改变。对老人们而言,未来科技堆砌出的是一个更美好、还是更糟糕的世界?本期《科技万有瘾力》将聊聊正反两方的观点。】

进步总有人信仰,他们一脸阳光,相信科技能够解决老人们的问题。乐观者承认多数科技为年轻人而设,但能够如数家珍般列举为老人而生的科技产品。

乐观者相信,科技进步能够降低个人养老成本

语音减速:老年手机也智能

这款手机将在日本本土和欧美出售

时下的数码玩意,带着闪动黑光的屏。一群人设计的屏幕被另一群人设计的应用软件填满,这两群人都不懂老人的心。更高的屏幕分辨率和像素密度意味着在有限屏幕内装下更多的内容,但更小的字号让老人们看短信更加吃力。“颠覆性”的多点触控对于老人们而言,是一套与以往经验截然不同的操作逻辑,甚至熟悉的实体键盘触感也不复存在。

日本在功能手机时代推出的Raku-Raku老人手机

还好地球上有一个科技树长歪了的国家叫做日本。有制造老年手机优良传统的富士通,从去年起生产了数款老年智能手机,这些手机安装了一套特别的用户界面。这套用户界面有超大的颜色鲜艳的图标,按下去有触觉反馈的虚拟按键和能够减慢对方语音速度的技术。

为老年人深度定制后,几乎看不出使用的是安卓系统

由衷希望这一另辟蹊径的产品遭到华强北惨无人道的山寨。

智能药盒:爸妈,别忘了吃药

老人们常常自嘲是个“药罐子”,家里堆满瓶瓶罐罐。忘吃事小,吃错事大。

UBOX

国外公司开发了一款名为UBOX 的智能药盒,用户设定好每次吃药时间后,到点它便会发出蜂鸣声和灯光,提醒人们吃药。如果用户没有及时取药,它还会将信息发送到预设的“关爱名单”手机中,比如亲人、医生、朋友,让他们来提醒你吃药。

MedMinder,到了吃药时间,对应的那格会亮起

另一款名为MedMinder的药盒也具有类似功能,里面的每个格子都装有不同时间要吃的药。到吃药时间时,盒子就会自动亮起来,提醒用户;如果没被看到,那盒子就会发声提醒;要依旧没效的话,就会致电老人提醒吃药。

监控“魔毯”:隐私和健康 一样不能少

寡居老人不幸离世,N天后才被发现的新闻屡见不鲜,子女恨不得雇人24小时监护陪伴。但很多小辈并未考虑老人的隐私问题,老年人一旦身体状况欠佳,同时也就失去了最后的个人空间。

地毯由特殊的塑料光学纤维和传感器组成,可扫描病人的整个足迹,根据表面光线分布状况生成的二维图像

国外开发的一款名为“魔毯”的项目有望解决两难处境,其原型使用家中地毯内装的传感器感应缺乏人照料的老人下床和行走的速度和压力,分析数据并总结规律,一旦这些数据发生异常则对老人的亲人发送一个警报。相比人工看护或者使用摄像头,这个装置不会侵犯用户隐私。

虚拟访问:足不出户 走亲访友

行动不便的老人越是缺乏社交,身心状态越难以保持健康。

借助

瑞典针对独居老人推出的“家庭访问者”,是一种移动远程监控装置,可以使人通过网络虚拟访问另一个地点。它帮助老年人与他们的生活圈保持联系,不必住在养老院里,而是安全、独立地住在自己家中,同时掌控自己的社交生活。

瑞典的使用者们很喜欢它简单的操作界面,而且他们非常欣赏被赋予的“拒绝别人拜访的权力”,让他们感到有隐私。这款设备也可以用于医生护士远程访问老人,了解老人的健康状况。

老年汽车:一生在路上

对于身体尚可的老人而言,也许年事已高还想要享受驾车出游的乐趣。

谷歌,老司机的希望

英国科学家制造了一种“聪明”的电动汽车,旨在让年龄超过65岁的老人家驾驶时能减少风险。这种车配备了一系列装置,不仅有护目镜,还有可监测心率、心血管健康的生物识别技术设备,以及可监控司机注意力、压力水平和驾驶习惯的设备。

在具备自动驾驶/半自动驾驶的车辆内,都可以安装类似的健康监测装置,一旦发现老司机们状态下滑,系统就自动接管汽车。

GPS鞋:甩不掉的是关爱

相比老骥伏枥驾车出游的壮士,有些老人没有那么幸运,阿兹海默综合症夺取了他们的理智。这些老人忘记了自己的名字和住所,忘记了曾经热爱和憎恨的一切。这个疾病还有一个带有讽刺意味的俗称:老年痴呆症。

GPS鞋;鞋子是“走”失时最有可能在老人身上的物件

而图中的这款GPS鞋,只要你提前设定一个具体的活动范围,如果老人走出了某个领域的话,鞋就会向看护人发送消息提醒,以防老人走丢。相比更可能被忘在家里的手机等定位装置,自带GPS的鞋子甩不掉的是关爱。

无线电视耳机:自动屏蔽广告

另一款有助于提高老人生活质量的小玩意是无线电视耳机。

当老夫老妻的听力衰退程度不同时,这样的耳机尤其需要

老年人的听力一般不太好,即使是将音量调大,有时依旧无法听清。戴上这款TV·Ears,就可以自动增加电视音量,减少背景噪音。当播放广告时,还会自动降低音量,十分人性化。

新疗法能够促使成年豚鼠内耳的毛细胞再生,恢复部分听力

另外,听力障碍本身也有望被治愈,对人类来说,噪音过度会破坏负责听力的毛细胞,而且鸟类和鱼类可以再生内耳毛细胞,但哺乳动物不能。科学家研制的一种新药物通过抑制一种关键的蛋白质,能够促使受损的声音传感细胞再生。

反方:终将有一天 我老无所依

研发中能遮蔽Wifi信号的墙纸,或将找回一张温馨的餐桌

在悲观者眼中,便利的小玩意弥补不了老人们精神的无助。科技在老年人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并非一个贴心的助手,而是距离的制造者。每逢佳节,老人们“交出”家里的Wifi密码后就不再享受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年轻人手中的一块块屏幕将同坐一桌的家人分割在遥远的不同时空。

穿戴式设备将重新定义

手机尚可以放进口袋,但悲观者相信,终将有一天人类会老无所依。方兴未艾的穿戴式设备将占据所有的社交时间,健康设备越发普及,子女越发不关心老人的身体状况,甚至病中照料,都会交给冷冰冰的机器。

Pebble手表能让你不错过手机的每条提示

最终,我还是愿意相信科技,智能手机或许不适合老人,但何不耐心指导父母使用,就像他们教你吃饭、穿衣、系鞋带。iPhone不是孝心,让父母时刻看到你的最新状态才是;科技既非良药,也非毒药,人心才是。

(本文素材采编自网络,部分文字、及图片引用自爱范儿、雷锋网、威锋网、中国科技探索等媒体。)

往期回顾:

科技万有瘾力第18期:触屏再见

科技万有瘾力第17期:未来汽车

科技万有瘾力第16期:复活爱人

科技万有瘾力15期:重返桃花源

转载请注明:微图摘 » 科技万有瘾力第19期:老无所依

喜欢 (0)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