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次再遇到父母亲戚催婚,你就这么回吧

知乎日报 摩米Momself 211℃ 评论

下次再遇到父母亲戚催婚,你就这么回吧

图片:《家族的形式》

摩米Momself,我是妈妈,我是我自己。公众号:Momself

作者:李松蔚

-

有很多人问,过年回家,温馨不了几天,就要开始应对父母亲戚关于催婚,催生,回老家找个工作,劝分……等等话题的「狂轰滥炸」。不胜其扰,但是又不至于撕破脸皮,怎么办?提问的人很多,值得为此再写一篇文章。

遇到这种情况,最简单,最好用的回答都是:

「谢谢你的建议,我考虑一下。」

然后真的花一点时间,去思考他们的言论当中,对你可能有用的部分。

——就是这样。

这个回答好用在哪里?对你来说,这是积极,有建设性的沟通,不伤和气。对他们来说,这也是他们想要的,他们就是想要你「考虑一下」。

话题就可以终结在这里。

这个答案虽然简单,很多人可能会有疑虑。有时候,处理这些疑虑,反倒是最复杂的事情。关系里的很多问题,往往是在跟内心的纠结作战。


问题一:这样回答以后,他们不是更来劲了吗?怎么可能终结话题?这些人缺乏基本的边界意识,不跟他们吵一架,他们只会进一步越界!

对这个问题,我的想法是这样:捍卫自己的边界是必要的,但不一定靠吵。这一招有时候有用,有时候会有反效果。为什么?因为露了破绽。

吵,反而给了他们「可乘之机」。

我有一个朋友,曾经有一份体制内的工作,想跳槽去一家创业公司,父母都很反对。几乎每天一个电话,苦口婆心地劝她三思,最终就会以大吵一架收场。我的朋友很崩溃,每次吵完都会痛哭失声,想起二十多年来父母对自己的控制,悲愤不已。于是又跟父母打电话吵,态度更加激烈,非赢不可。

她却没有注意到,跟父母吵的那几个月,辞职的计划反而被耽搁了下来。

站在她父母的角度,有没有达到目的?

——那么,你想,她父母怎么可能就此停止对她的干预?

所以她越吵,父母越是不断地老话重提。这是一个经典的悖论:越是反抗,越是鼓舞了对方。因为你的反抗本身,反而达成了他们的目的。

争吵是非常勇敢的(看起来是这样),但争吵也转移了焦点。它把目光放到双方的纠缠上,而不是事情本身上。对那个想辞职的朋友来说,她想捍卫自己的边界,只要做一件事就可以——告诉父母:做什么工作是她的决定。说完这句话(甚至可以不说),直接辞职。她会发现,权力本来就在她自己手里。

关键问题是,她不需要非得「打败」父母才能获得独立。

事实上,她后来就是这么做的。父母虽然还有不满,但也接受了这个事实,之后她发展得不错,父母的不满也没有了。他们的关系恢复得很好。

你也一样。你也不需要非得「打败」他们才能获得独立。


问题二:但是被他们那么说,我很不爽啊。难道不能表达一下我的不爽吗?

当然可以了……只要这是你想要的。

劝分和劝分不一样,催婚和催婚也不一样。如果是一些不识趣的亲戚邻居,事不关己地指点一下你的生活。你拿出激烈一点的架势,吓他们一跳,他们在你面前就可能收敛一点,虽然不免在心里想「那个谁谁出去了几年,怎么这样了,真是书读得越多,脑子越抽……」这没问题,反正你也不是很在乎。

但你的不爽也不完全是针对这些人,对不对?

真正会让你不爽的人,多数时候,还是那些你最在乎的人,比如父母。这时你要好好想一想,你追求的结果是什么。你并不想把这段关系变得尴尬,这才是你烦恼的原因。甚至你很清楚,在他们自己看来——虽然你不完全这么认为——他们替你考虑的这一切,是出于百分之百的善意和对你的关心。

既然是你在乎的关系,就多拿出一点耐心维护一下吧。

考虑一下他们的意见,包括这个意见带给你的不爽。在这个不爽当中,是否有一些东西是你自己也没有考虑清楚的?或者暂时还是你的软肋,被别人碰触的时候才会如此痛苦?这个软肋本身不也是需要特别关注的吗?它要如何长好?是否给它一些特别的照料?有什么是需要告诉父母亲人的吗?哪怕是告诉他们:「现在先不要跟我提这个话题,我还没有消化好。但我想自己消化。」

从这些角度,你们的关系就更有可能被好好地维护。

但是,一段健康的关系也并不总是要以忍耐为基础。如果你已经忍无可忍,表达愤怒也是很必要的。但是愤怒完之后,最好还是考虑一下。


问题三:「考虑一下」这个说法,不会显得太敷衍吗?

不会。如果你是真的打算考虑一下,这样说就不是在敷衍。

我是建议你真的考虑一下。

至少考虑一下你在乎的几个人,他们的说法。毕竟,那些说法再没有帮助,你在乎他们,他们的意见在你的感受中,就会占据或多或少的份量。

考虑一下在做决定的过程中,他们给你的羁绊。
考虑一下什么是对你最重要的。
考虑一下你追求的东西是什么,为此付出的代价又是什么。
考虑一下在你已经相当坚定的决心里,你仍然在隐隐烦恼的东西。

重申一遍——我是建议你真的考虑一下。


问题四:他们的那些建议对我并没有任何帮助啊?我还要考虑吗?

如果只是建议的话,我主张言者无罪。

他们的意见跟你想要的不一样,这不是他们的错。你是一个想得更清楚的人,你理解你们的差别。所以你听取他们的建议,不妨碍做出自己的决定。

还是可以谢谢他们的建议,并且考虑一下的,对吗?


问题五:如果他们给我的是「建议」,我当然可以考虑一下。有时候他们给我的不是建议,而是高高在上的评判,甚至否定,这种时候我怎么考虑?

是的,这是非常让人不舒服的地方。有时候他们的说法包含了很多侵犯性的部分,而他们甚至都意识不到。——他们以为只是在提建议而已。

这种时候,就看你关心的焦点是事情本身,还是跟这些人的关系了。

如果是前者,我们可以就事论事,从对方的话里只吸取那些对事情有建设性的部分(再怎么不好,总是有一点信息量的)。至于别的东西,不懂装懂也好,杞人忧天也好,三观不正也好,甚至对我的攻击也好,贬低也好……就像你开口念了错别字一样,我只当成你个人的局限,可以不放到视线里。

但如果是后者,你很在乎跟这个人的关系,你不允许这个人的观点,你难以忍受这个人对你有一些错误的看法……你要反击,我没意见。


问题六:如果他们一次次地老话重提呢?我总不能每一次都说「考虑一下」吧?

当然,如果你已经在考虑这个问题了,下次他们再这么说的时候,你就告诉他们:「是的,最近我也在考虑你说的问题,我还需要考虑一段。」

有些问题你已经考虑清楚了——注意,考虑清楚的意思,是在吸收了各方面信息的基础上,做出了最后的决定。这时候已经不再需要更多的讨论。如果你跟别人谈论这件事,目的不再是为了商量,仅仅是出于礼貌而告知。

这时候就告诉他们:「你说的问题,我已经考虑清楚了。」

回到我朋友的例子,如果她考虑清楚了,她就不会在电话里说:「爸妈,我还是要跟你们解释一下我的想法」,也不会说:「你们怎么就不能痛痛快快地支持我一次呢?」更不至于情绪崩溃:「为什么你们总是不理解我!」她一再地纠结于别人的态度,推迟了几次辞职的时间,本身就表明她没有考虑清楚。

后来她说,是因为那时她也在纠结。不是因为父母的态度,而是因为她当时也看不清未来的风险。贸然离开一个看起来稳妥的环境,对她也并不是一个容易的选择。尽管她一直在心里为自己打气,可是她仍然需要一些确定的东西,哪怕只是口头上的一声支持。——也许父母最让她生气的一点就在于此。

她最终想明白的,就是这些只能她一个人来面对。

想明白这一点,就不会再被别人说或者不说什么而轻易影响。本来就是你的事,现在是,之前也是,不会因为别人看好不看好而有任何差别。理解固然好,不理解也没办法。只要明确地告诉他们:「今天,我提交了辞职报告。」

父母当然会说:「哎呀……可是这件事你不懂,怎么不再想一想……」

你告诉他们:「谢谢,不过我考虑清楚了。」

讨论到此结束。

转载请注明:微图摘 » 下次再遇到父母亲戚催婚,你就这么回吧

喜欢 (0)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